今天咱们学点简单轻松且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知识,:二十四节气。严格讲,它不能算是新知识,毕竟这套理论已经延续几千年,遗憾的是,就算我们天天都能看到它,能说明白讲清楚这套理论的人屈指可数,国学经典,不容辜负。因此,今天我带着大家把这些内容梳理和串联一下,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是国学的传承者。
昼夜等长:秋分
一、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即便你手机上电脑上都有日历,你也经常查看日历,但是能完整说出二十四节气的人少之又少,更有闹笑话的,比如,有些人以为有夏至和冬至,就想当然觉得也有秋至,实际上只有秋分,有些人以为有小雪与大雪,就想当然觉得肯定有中雪,实际上并没有,那二十四节气包括哪些内容呢?和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具体划分如下: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降水开始,与量增多,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春雷萌动,动物也苏醒了,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空气清新,草木茂盛,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6、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开始炎热,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14、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天气转凉,露水出现,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空气凝露,渐有寒意,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19、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开始小程度的降雪,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开始大程度的降雪,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冬天的极致,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天气进一步变冷,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当然,由于阴阳交替,这预示着春天也就不远了。
二、二十四节气有什么意义
即便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但总体来说,我们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近8亿的农村人口仍需耕种劳作,二十四节气清楚的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与风水学上二十四山刚好对应,所以又有了二十四节气方位,有关的知识我们另篇再叙。
欢迎朋友们点关注加星标,以便共同学习进步,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将抽空对所有留言逐一回复。
以下是近期比较受欢迎的推文链接,供君阅读。
1、教你10分钟学会“掐指一算”,趋吉避凶实用小妙招。
2、教你20分钟学会八卦九宫,预测、催旺及化解家庭成员吉凶。
3、教你10分钟学会民间风水师最喜欢用的经典招数--福元三合风水
4、教你30分钟学会古今高级风水师专用的掐指一算--排山掌法
辛苦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