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奇遇夜,现场来了很多明星。娱乐圈一向拜高踩低,等级分明,众星云集,现场活脱脱的是一个名利场,把他们的现状的淋漓尽致。
娱乐圈有小圈子,以前是京圈,港圈,西北圈。现在是文艺片,喜剧片,主旋律片,悬疑片,各类型演员导演形成自己的小圈子。
娱乐圈更新换代也快,曾经的所谓圈子大佬都已经老去。而新贵们正在崛起,这一次沈腾,吴京,黄渤都是新崛起的话事人,而雷佳音,于和伟是这些人捧出来的演员,都是一个圈子的。
吴京主攻主旋律;沈腾和黄渤主攻喜剧。而雷佳音和于和伟是张艺谋的御用演员,而张艺谋签约了徐峥的欢喜传媒,徐峥和黄渤是好友,本来就是混一个圈子的,徐峥和沈腾,吴京,还合拍过《我和我的父辈》,由此可见他们也是一个圈子。
所以他们这些人,堪称影视圈的“新贵”。
另外,港圈的周润发,惠英红以及谢霆锋,这些巨星也来了。新贵和巨星都算是大咖,现场在金字塔顶端的还有一位陈凯歌,他是这些大咖也要尊敬的人物。
从他这几次出席活动,吴京,章子怡等人都让他占据C位,就能看出他的绝对地位。
算下来,他算“两朝元老”,曾经的影视圈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等人)说了算,现在是吴京徐峥等人,而陈凯歌却依然能跟上他们的脚步,因为他审时度势,懂得转型。
对比之下,曾经和他齐名的冯小刚,这次他也来了,可是他的待遇,却不能和陈凯歌相比。
冯导以前是什么性格呢,恃才傲物,桀骜不驯,有话就说,清高无比,票房灵药,娱乐圈的演员,谁见了他,都得给三分面子。从来都是演员巴结他,从未见他低下头颅。
而如今,他竟然化身社交达人。一进去就挨着跟场内人士打招呼。
他先毕恭毕敬问候了陈凯歌,弯着腰很有礼貌,陈凯歌都没站起来,还顾着跟旁边的人说话。
问候了陈凯歌,在路上又听见谢霆锋叫他,冯导转头够迅速,立刻小碎步过去跟谢霆锋打招呼,不同于陈凯歌的是,人家谢霆锋站起来了。
后来他又去了沈腾和吴京那里,这俩人正在那聊天呢,看到冯导来了,立刻回头。冯导蹲下,跟这俩人热聊,估计在讨论结束后,一起去聚餐吧。
看到冯导这马不停蹄,鞍前马后的模样,让人感慨冯导真是个聪明人,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都看惯了冯导那风光的样子,记得他嫉恶如仇的模样,却忘了他是怎么成功的。因为碰上了在郑晓龙,赵宝刚,王朔这群大佬,在他们面前,冯小刚只是一个小弟。
冯小刚说王朔是他的北斗星,他能大段大段背诵王朔的作品,经常性拿笔记记下王朔的话。连王朔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使看不上,也无法把他怎么样。
在冯导这能屈能伸的态度下,他成了王朔京式喜剧文化大旗最好的接班人。他的那些贺岁档作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等等,都有王朔身影。
幸得王朔真传,他才有了当日的风光。后续他又跟着华谊兄弟,王中磊王中军等成了内娱不可一世的人物,那些年要多风光有多风光。
可是后来,大家都知道。他的作品如果芸知道,老炮儿也都不尽人意,于是他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开始低调起来,影视圈,好像也没了他的地位。
蛰伏几年后,他整装待发,认清局势。他又开始像当初刚入行一样,谨小慎微起来,放下身段拍起了电视剧,北辙南辕和回响,虽然评分一般般。
人也开始谦虚起来,不再骂观众,开始检讨自己;并且看清楚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不再是票房神话,于是面对有着话语权的新贵,他也会有礼貌打招呼。
能做的都做了,那冯导还能不能卷土重来来?据说他的非常勿扰3已经筹拍了,这可是好砝码,成败在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