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作者之谜,找了两年,终于解开迷津

文学私秘 2023-10-20 22:26:09

【本文内容较长,引述资料较多,如果不感兴趣,敬请跳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给人印象相当深刻的课文,可以说是哺育了几代人。目前,这篇课文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中。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老课文。它能够始终没有离开小学教材,与它的内涵有着密切关系。

从国家维度上讲,《富饶的西沙群岛》宣示了我们国土南端的蓝色区域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汉语的文字来讲,这篇文章,用华丽的语调,勾勒了南海波涛下面的瑰丽、神奇、隐秘的世界。

在影像尚还稀缺的年代,这篇课文,以它栩栩如生的笔触,再现了西沙群岛海域下面的神奇的景象,即使今天,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神秘的“海底总动员”一般的海底景象,但这篇课文,仍然以它的高密度的语言表现力,散发出它的依然保持着耐人寻味意蕴的文字魅力。

正因为如此,《富饶的西沙群岛》在语文教材中,处于不可撼动的地位。

这篇课文最早出现在1961年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6册》中,自那之后,它在各版教材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公众的共同的美好记忆。

那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在所有的教科书中都没有注明它的作者。在目前的统编本教材中,只是在这一课的左下角,注明“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试用本)语文第6册》”,也就是1961年版的人教版教材,而回避了对作者的指认。

在网络上也有人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褚娇娜”,但没有任何教科书确认过这一点。而“褚娇娜”这个名字,也找不到任何的背景资料,完全像是一个不存在的莫须有的人名。

一般情况下,《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类课文,包括另一篇风景类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等等统称为“教材体”课文,认为这些文章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资料编写的。

即使是这样,教材编写者也应该有所本,《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有它的独特性,如对西沙海域的水中生物描写甚详,但也不同于通常的介绍西沙群岛的科普文章里经常提及的一些特色鱼类。《富饶的西沙群岛》里描写的水底游鱼,多是从潜水者的角度所观看到的浅海鱼类,而不是从第三者角度,对西沙群岛周边的深海鱼类的概括性、纵览性描写,这意味着《富饶的西沙群岛》有着它的独特的素材来源,而不可能来自于一篇科普文章。

这样的文质俱佳的文章肯定有它的作者。钱钟书曾经谦虚地说过,蛋好吃,没有必要研究生蛋的鸡。但是实际上,钱钟书在研究学问的时候,恰恰从蛋追踪到鸡,才写出了至今依然无人能敌的《管锥编》。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课文,其作者能在这样短小的篇幅里,上天入地,穿云入海,绘声绘色,纵横海空,精练而绮丽地把“西沙群岛”的最典型的维度给凸显出来,难道我们就不应该追问这样的大手笔的操盘手究竟是谁?难道我们不应该把这位作者的更多作品探究到底,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营养吗?

笔者也是偶然的原因,触发了这样的好奇。我妻子从事小学语文老师一职,以前经常问我一些语文问题,其实很多问题,我都被问懵了,所以,我觉得很烦。因为一个语文问题,必须把课文看一遍,理解透了,再去仔细琢磨句子的含义,回答语文的解析作业。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就这样闯进了我的关注中。重温这篇课文,依然觉得整个文章,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恰到好处,言简意赅,是什么样的大师写出了这样的深入到教材达五十年的佳作?

于是,我开始了在网上寻找这篇课文的作者的探访之旅。

这篇课文最早出现在1961年出版的教材中,那么,要寻找它的源头,肯定是从1961年之前的出版物、报刊中向上溯源。

首先,找到了一本叫《南海资料索引》的书,由海南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是凡关于南海的资料,这本索引里都罗列出来,是一个很好的寻访指南。

其中有一章,是事涉“西沙群岛”的文章、书籍索引。

这部分索引分“西沙自然概况”、“西沙地理、地质” 等几个环节,显然,“西沙自然概况”更具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出处的潜力。

从索引中可以看到,《人民日报》1960年5月14日,刊发过一篇署名为张牧的文章:《富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几乎与课文的标题一模一样,且时间也接近教材的首次出现时间。

是不是课文的出处呢?

这个发现相当的诱人。

立刻找来张牧发在《人民日报》第二版上的《富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全文如下: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张牧

在我们祖国南海的广阔海面上,散布着许多小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岛屿,它像几十颗灿烂的明珠,屹立在碧波万顷的海上。

西沙群岛是由大小十五个岛屿和无数的沙洲组成的。西沙各岛一般不算太大,突出海面也不高,平均都在海拔十米以下。大多数岛呈椭圆形,也有少数呈环状。岛的周围还有珊瑚礁盘环绕,形成天然的防波堤。每当涨潮时,海潮冲击礁盘,掀起丈多高的白浪花,远远望去像是千万朵白玉兰花做的花冠,使西沙的姿态格外雄伟、壮丽;而当退潮时,海面又显得那样平静,一颗颗俊丽的珊瑚石花半露于海面,在珊瑚石下隐藏着各种各样美丽的小贝壳。

踏上永兴岛,第一眼就看到堆积如山的鸟肥。这是岛上工人已经加工后堆放在码头上待运的。如果走进森林,你就像踏在软绵绵的地毯上,那厚厚的一层全部是鸟肥。专家们把岛屿表面的这一层称做鸟粪层。所谓鸟肥不完全是鸟粪,它还掺有一些腐烂植物的茎叶等其它杂质。鸟肥主要含有磷、氮、钾等化学成分,是我国农业上最好的天然肥料之一。西沙有九个岛盛产鸟肥,储藏量最多的永兴岛、石岛和东岛,估计各约有二十余万吨。

岛上的人说:初登永兴岛时,几乎遍岛都是热带鸟。每到傍晚,海桐树上歇满了各种鸟,有些鸟一点也不怕人,甚至用手也能捉到,如果遇到刮风下雨,有些鸟就飞进房子里,甚至歇在主人的床头。这几年由于岛上居民增多,永兴岛上的鸟已大部飞到东岛了。现在东岛的鸟是最多的,有人把它叫作“鸟之国”。在碧海绿岛上空,万鸟飞翔,争鸣斗艳,是西沙又一壮丽美景。其中有一种鸟,它不劳而获,依仗它的身躯和眼力,专门掠夺其它海鸟衔回哺喂幼鸟的鱼虾。在东岛上空就可时常看到群鸟和这种鸟激烈的争夺战,岛上的人把这种鸟称为“强盗”。

海鸟是渔民的好朋友。渔民在海上打鱼,海鸟常常给他们帮忙:海鸟成群地盘旋在鱼群上空,渔船跟着鸟群追捕鱼群,常常获得丰收。因此,渔民把这种鸟叫作“导航鸟”。

西沙群岛是我国鱼产蕴藏量最丰富的优良渔场之一。我国广东省渔民每年有好几百条船到这里打鱼。这里盛产有石斑鱼、沙丁鱼、马鲛鱼、红鱼、墨鱼、鲨鱼、鲭鱼、鰆鱼等,每条鱼一般都有十来斤,大者数百斤以至几千斤。这里捕鱼旺季为3月至7月。去年西沙渔民在全国大跃进的鼓舞之下,增加了六种捕鱼作业,据说前途最大的是大型围网,一网的最高纪录曾达到一百二十担,一般情况下也有一、二十担。

西沙还盛产大量的海马。渔民说每年5、6月以后,海面上就可以看到成群的海马在戏水。海马脂肪可熬油,是精密仪器重要的滑润油料之一,价值极贵。

西沙的大海龟也很出名(下略)。

西沙群岛盛产海参(下略)。

到西沙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那各种各样的海螺、贝壳,它不仅耐人欣赏,而且具有经济价值。螺肉可食,味极鲜美;壳可做工业原料,每担价值五、六十元以至百元不等。至于那五光十色的小贝壳更是逗人喜爱,大的如唐寇贝、笙螺、蜘蛛螺、笋螺,小的如虎斑宝贝、榧螺,更小的如眼球贝,花瓣贝、货贝等,不仅形状奇特,种类繁多,而且颜色鲜艳、光泽夺目,绝非人工所能复制。由于它逗人喜爱,我国古代就曾把它当做流通的货币。因此“贝”字就是模拟贝的形状创制的。

西沙群岛,遍地是宝。每一个岛屿,每一块海区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毫无疑问,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这是一个通过参观者的视角,介绍西沙群岛的海产资源的文章,内容比较接近于偏时事的知识介绍,没有课文中的优美的描写风格,与课文没有任何关系。

显然,可以把报纸上的这一篇文章排除出我们的寻访目标了。

按照索引,再向前溯源,我们重点关注一下,刊发在《人民日报》1959年4月10日上的《祖国南海上的明珠——西沙群岛》。全文如下:

祖国南海上的明珠——西沙群岛

我们从海南岛的海口坐轮船向东南航行,向着美丽的西沙群岛疾驶前进。

西沙群岛距海南岛的东南岸约一百多浬之遥。远远地看起来,就像飘浮在碧蓝色海面上的一朵绿色的花朵。

这个岛分东西两群岛,共包括十五个小岛屿和无数的沙洲。岛屿星罗棋布,遥遥相望。好久以来,人们关于她的像仙境般的传说早就使我神往了。想不到,现在她就在我的眼前。西沙,这些美丽的珊瑚岛对于刚刚投进她的怀抱的人,是多么新奇和别致啊!那里的海水清澈得就像水晶般似的,凭肉眼也可以看得见两三丈深的海底,海里的珊瑚多的真像天上的繁星。还有身上满是斑纹的小鱼,各种奇形怪状的海参、海胆……,它们在五彩缤纷的珊瑚丛中回游,好像无数的蝴蝶、鸟雀在万紫千红的鲜花丛中飞舞一样。如果你带上水镜,泅到水下礁滩上一看,一丛丛的珊瑚树,红的、绿的、白的……色彩缤纷,绚丽得真像到了海内仙宫。

到过西沙群岛的人,都会感到这里的海洋真像是鱼的世界。在黄昏的时候,渔民到海边垂钓,只要三两个钟头,便能钓到几十斤鲜鱼。每年的4、5月间,这里的海滩上都爬满海龟、玳瑁,渔民只要用两只手把它们一翻,这几百斤重的怪物,便四脚朝天任人捕捉。岛上的渔民对我们说,他们计划在今年捕捉大龟一千五百只。这些海龟的肉不但可以吃,龟壳和龟底版还可以提炼出贵重的药材来。

人们说,西沙群岛又是鸟的“天下”。那里的树林栖息着数以千万计的各种海鸟。当我们到达西沙群岛不久,就看到了“强盗鸟”打家劫舍的奇异的情景了:当黄昏将届,成群的?鸟刚从海里“吃”罢鱼飞回岛上的时候,天空里的强徒——“强盗鸟”便开始了它们的拦途截劫的活动了。自岛上往远处海面一看,强盗鸟在海空上翱翔着,窥伺着,当它们一发现?鸟,便马上飞上去用锐利的嘴追啄它们,直啄得对方把鱼吐出来,它才敏捷地用嘴在半空中接过去。在这儿,还有许多数不尽的不知名字的小鸟。它们一飞上天空,多的就像把天空染成黑墨墨的一大片。当你用手巾在空中挥舞几下,它们便莫名其妙的成群结队在你的头上盘旋。由于年代的久远,这里的鸟群便为农业生产大跃进积蓄了无比丰富的鸟粪层,有的地方厚度达一公尺多。估计全岛蕴藏的鸟粪便有二十八万吨以上。鸟粪含磷质,是农业生产上最好的肥料。鸟粪还可以提炼出药品原料,每一百斤鸟粪含有纯净的十斤咖啡因。人们头痛感冒常服的“APC”,阿斯匹灵,以及救急用的强心剂,都需要咖啡因配制。

西沙群岛是祖国的宝岛。我国的劳动人民很早以前就在这里进行开发“宝岛”的活动了。抗日战争前,在西沙群岛活珊瑚礁下,还发现过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我国铜币,证明早在明朝,这里就有我国祖先定居。在西沙群岛北岛南端热带灌木丛中,现在仍有完整无缺的石碑,这个碑身高约六十公分,宽十八公分,厚四公分,碑的中间还刻上了“视察纪念”,左边刻有“大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字样。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政府在接收西沙群岛时,也曾在那里立过碑。

今天,当我们到西沙群岛访问的时候,我国的劳动人民已经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建设起美好的家园了。岛上已出现了一栋栋崭新的楼房。当我们穿过木瓜树和野菠萝织成的林荫道时,小狗便汪汪地扑上前来,肥鸭子也蹒跚地从我们的脚下走过,羊群在道旁安闲地嚼着青草,人们在菜地里浇水,在树阴下织网,更多的人在海岸上挑着鸟肥急急忙忙地奔跑着。今年工人们生产的鸟肥将比去年增加四倍。第一季度运肥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

本报记者 陈福北(附图片)

这是《人民日报》记者写的一篇图片报道,很有文采,也描写了海底盛况,但与课文的描写文笔完全不一样,基本可以把这一篇也排除出我们的视线了。

在《人民日报》1959年2月28日,曾经刊发过一篇地理知识介绍《我国南海岛群—西沙群岛》,会不会有我们需要的收获呢?

这是一篇中性的地理知识介绍,不涉及任何文艺的笔触,与课文差距相当巨大。

索引里还提到《旅行家》杂志1959年第3期登载过一篇《我们的西沙群岛》的文章,可惜这期杂志太过久远,只能找到这份杂志的目录,但是内容难以看到。但看这份杂志的性质,也不像是课文的出处。

至此,寻找课文源头的努力,就卡在这里了。

那么,换一个思路,会不会课文是从书籍中摘取相关段落编写的呢?

于是,找到了儿童读物《从南海归来》,作者:王祥珩,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9月版。

但这本书里与西沙群岛的关联性也不大。

而最具有课文出处可能性的是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57年7月出版的《我从西沙群岛来》。全书只有15页,图文并茂,非常具备改编成课文的潜质。

这本书的作者贾化民是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曾经于1956年12月,受海南岛鸟肥公司邀请,前往西沙群岛采访,回来之后,写了这样一本非常有趣的儿童知识书籍。

但是通观全书,也不是课文的出处。

至此,有一种走入死胡同的感觉。

但不甘心,一有闲空,还是在网上到处逛逛,寻找蛛丝马迹,用各种形式的工具,在各个旮旯里到处爬梳爬梳,有一天,用《富饶的西沙群岛》里的语句搜索,竟然有意外发现:课文里的部分句子,竟然出现在一篇影评中。

这篇影评名叫《“珊瑚岛”观感》,刊登在《中国电影杂志》 1958 年第12期,作者署名为:方杰,它评述的是1958年公映的纪录片《珊瑚岛》。

影评中有这样一段话:

——碧蓝碧蓝的海浪,缓缓的冲涌而来;夕阳映照着辽阔的海面,海水被分成深蓝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层层的交错着,五光十色,丽艳夺目。在这里,船出动了,船上载着一群键壮、活泼的人向西沙群岛前进。影片便是以这种抒情的、引人入胜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群岛的风光。 而作者的匠心还在于他把几个岛上的不同特点,用简洁的手法,在不多的镜头里向我们展现出来。这里有群鸟棲居的东岛;有鸟粪成山的石岛;有草木不生的螺岛;有树木丛生的吴德岛。——

其中“碧蓝碧蓝的海浪,缓缓的冲涌而来;夕阳映照着辽阔的海面,海水被分成深蓝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层层的交错着,五光十色,丽艳夺目”,就出现在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我们比较一下:

影评内容:碧蓝碧蓝的海浪,缓缓的冲涌而来;夕阳映照着辽阔的海面,海水被分成深蓝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层层的交错着,五光十色,丽艳夺目。

1961年版课文内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深蓝色,淡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八十年代版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呈现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1995年版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2001版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删掉上版的“绿的”)。

统编本: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完全同上版)。

从课本的演变流程看,虽然在语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最原始的出处,仍是影评里的句式。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富饶的西沙群岛》的部分语句,早在1958年的影评里就已经出现。

为什么一篇影评里会出现课文里的语句?

纪录片《珊瑚岛》里,是不是存在着课文的来源秘密?

现在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珊瑚岛》的视频,而且,《珊瑚岛》的纪录片脚本也可以在书籍中找到。这部纪录片是八一厂拍摄的,所以重点表现军人建设西沙群岛的现实场景,并不纯粹是一部西沙风情的观光片。也不像是课文的出处。

至此,寻找又陷入了困顿。面对无法进行下去的死结,只好又丢了下来,这一丢,又丢了一年多。

一年后,挫折感逐渐淡化,又萌生了继续探寻的欲望,总觉得《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所有秘密,已经近在咫尺了,但只差一步,无法找到突破,就像福尔摩斯探案的时候,会陷在最后一公里的泥沼中,无法接近真相。

于是,又开始找,这一次从半途而废的纪录片《珊瑚岛》开始接着搜索。

把《珊瑚岛》涉及到的所有关键词都列了出来,逐一在资料堆中爬梳。

其中,用《珊瑚岛》的导演张加毅的主题词,便找到了他发在《大众电影》1958 年第13期上的文章《西沙群岛拍片随笔》。

当时是通过“图书馆文献传递”功能获得这篇影评的,当看到这个文本时,《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出处之谜,也就迎刃而解了。

张加毅当时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他于1958年,拍摄了一部反映西沙群岛军民生活与劳动的纪录片《珊瑚岛》,他所撰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介绍他拍片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

我们看一下张加毅的个人简历,了解一下他的创作历程:张加毅,生于1925年,逝于2004年。山西省襄汾人,纪录片编导。1939年后在八路军历任部队文工团演员、导演、团长、文化科长等职。1953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纪录片编导。主要作品有长片《移山填海》《珊瑚岛》《绿色的原野》《海上南泥湾》《向毛主席汇报》《南海诸岛》,短片《骨肉亲》《跨征途》等。《向毛主席汇报》获总政治部优秀影片奖,《骨肉亲》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还创作歌词《草原之夜》,电影文学剧本《浪子燕青》,电视连续剧《水泊梁山》等。

张加毅虽然是电影编导,但是文学功底很深,他为电影《绿色的原野》创作的歌词《草原之夜》,流传很广。这首歌曲,巧妙地以情人之间的相互思念为架构,反映了时代的创造热情与人们的奉献精神,以小博大,以情动人,成为中国歌曲的经典之作。这首歌被称为“东方小夜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

张加毅的《西沙群岛拍片随笔》这篇文章的主体内容,被教材编写者抽取了其中的绘声绘色的描写部分,构成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主体。

《西沙群岛拍片随笔》共分三段,第一段标题为:仙境般的世界。这一段,成为《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主要素材来源。

下面,我们将《西沙群岛拍片随笔》的文字(下面简称“随笔”)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文(下面简称“课文”)内容,进行逐段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的来源所在。我们选用的课文主体是1961年版的课文,因为这显然是最接近原本素材的课文版本。

第一组:

随笔:这里,深蓝色的海水,包围着一层层淡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的海水,一块块、一条条的相互交错着,五光十色,十分美丽。

课文: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显出种种色彩,深蓝色,淡青色,绿色,淡绿色,杏黄色,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

第二组:

随笔:海底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一座座高耸的山崖矗立在峡谷旁边。原来在上面看见海水奇异的色彩,就是由这些山崖和峡谷造成的。

课文:这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深浅不同,从海面看,色彩就各异了。

第三组:

随笔:每一个山崖或礁石上,都长满了各色的珊瑚。有的像松柏树,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把雨伞,有的像一串串的葡萄。

课文: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

第四组:

随笔:一群群五色的鱼儿,从珊瑚林中穿来绕去。有的身上涂着各色的条纹,背上拖着一根很长的鳞。有的头上还长着一簇红缨。有的长得像一只黄色的木箱,唯有尾部拖着一根小小的尾巴、笨拙的游来游去。更奇怪的是飞虎鱼,它周身像是插着许多把纸扇,当游动时,所有扇子一齐打开,美丽极了。在一个礁盘洞内,我发现了一尾身上长满刺儿、眼睛瞪的圆溜溜的气鼓鱼。用鱼镖一触,它就呼的一下鼓了起来,鼓得简直像个皮球一样圆。

课文:一群群的鱼在珊瑚林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一种飞虎鱼,周身象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有一种气鼓鱼,身上长满刺儿,眼睛圆溜溜的,有时鼓起气来,象皮球一样圆。

第五组:

随笔:我们拍下了一组有趣的电影镜头:夜晚,海龟成群的爬上沙滩上来产卵,工人们发现之后迅速的跑过去攀住它的甲壳猛力的一翻,庞大的海龟四脚朝天,拼命的挥动着四肢,任凭它使出天大力气,仍然寸步难移。

课文: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地爬到

沙滩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的甲壳一翻,海龟就四脚朝天,寸步难移了。

课文里还提到了龙虾、海参、贝壳、鸟类,但都没有什么花团锦簇的描写,基本是说明式的叙事交代,这应该是编写者从其它的素材来源中剪裁而来的,现在看来,这与课文中描写鱼类部分的生花妙笔明显风格不同。

因此,我们对照原文,可以清晰地看到《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生成轨迹:教材编写者从《大众电影》中看到了导演撰写的一篇西沙群岛的拍摄散记,觉得其中以第一人称撰写的西沙群岛的奇异风光,颇有文彩,具有改编成课文的潜质,便对这篇课文大刀阔斧,砍砍削削,把第一人称的视角给删减干净,然后再补入西沙群岛的其它侧面与维度,添加开头与结尾,便形成了《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一篇课文。

开头与结尾部分的加入,形成了这篇课文的总——分——总的结构,也锻造了这类写景文章的共性模式。可以说,形成这种共性的写景文章的制式模本的始作俑者,正是教材的编写者。

虽然文章的框架是教材编写者一手打造的,但文中的生花妙笔的描写,却来自于原文的作者张加毅。可以说,张加毅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当之无愧、铁板上钉钉的第一作者。

而明确了作者,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来源之后,我们才能更明晰地参透《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选择了什么样的观察视角,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构思意图,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内涵实质。

0 阅读:6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