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应该是中国漫长历史中受关注度最高的职业,因为皇帝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最高权力。皇帝穿的龙袍,便是构成皇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袍不是简单的一件衣服,而是整个皇权文化的高度浓缩。
一、龙袍的出现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服装,龙袍精美大气,衣服上的图案设计更是极为精妙。更为重要的是龙袍所具有的权力象征性意味,仿佛穿上它也就拥有了权力一般。
早在商周时期,天子身穿“冕服”,上面绣有龙纹,对它的称呼还有“龙衣”“衮服”等,但此时尚不称之为“龙袍”。衮服的设计一般为上衣下裳,龙绣于上衣之上,但这种衮服并不是皇帝的日常穿搭,只有在祭祀等重大场合才会穿着。秦汉继承了周代的礼仪制度,并出现了比天子权力要大得多的皇帝,但其服饰却依旧是冕服制度,且颜色大多为朱色和玄色。
富大龙饰演的秦始皇
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黄袍”,上面也绣有龙纹,但此时也没有所谓“龙袍”的称呼。真正将皇帝穿的袍服称作“龙袍”的是满清入关之后,其龙袍颜色也延续明朝的明黄色。我们今天看到的龙袍大多是皇帝服装体系中的“吉服”与“常服”,相较于更高一级的礼服要次一些,但礼服在一年中极少出现,皇帝大部分时间内都会身穿吉服或者常服。
《步步惊心》清帝雍正
龙袍上一般绣有龙纹,龙是中国神话的神兽,也是最尊贵的象征。龙纹早在商周时期便已出现,但其形状却并不固定,秦汉时期的龙甚至更接近于老虎形状,直至隋唐时期,龙的形状才开始由神话中的森严形象向雍容华贵的形象转变,至宋元时期龙形趋于固定。龙纹成为皇室专用的图案,其身长越来越长,身披鳞甲,其爪的数量根据身份等级而变,皇帝用五爪金龙,太子等则用四爪。至清朝,龙文化伴随着皇权达到最顶峰亦发展至最高峰。
五爪金龙
二、清代龙袍的特点
龙袍是皇帝的日常着装,上面绣有九条金色长龙,金龙按图案类型可分为团龙、正龙、升龙、降龙与行龙等,盘缩成圆形的金龙团案一般称之为团龙,龙头朝前、龙身盘踞的龙称之为正龙,象征着江山永固。团龙与正龙图案是龙袍所有金龙图案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而两种亦可以合二为一,称之为正团龙纹,即龙的形状既是龙头向前,同时还是盘成圆形。正团龙纹一般出现在龙袍的前胸与后背处,双肩则分别有一条正龙纹。除此之外,在龙袍的衣襟处,还会有升龙纹,顾名思义,即龙头朝上而身体在下,有着“飞龙在天”的含义,升龙纹也只能在皇帝的龙袍上使用,寓意皇帝正如同那升龙一般享受着群臣与百姓的拥戴。
除金龙纹外,龙袍上还绣有五彩云纹、红色蝙蝠纹等,五彩云代表着祥瑞之兆,而红色蝙蝠则取“洪福齐天”的谐音。有朋友或许还会注意到在龙袍的下部有许多弯弯折折的曲线条,如同奔涌的波浪一样,这代表着大海,寓意着皇帝的生命与王朝能够像大海波浪一样绵延不绝,也寓意着皇帝的统治不仅包含广阔的陆地,还有一望无际的海洋,正所谓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
三、龙袍与皇权
中国的服饰受儒家礼仪影响最深,其重等级、讲风俗的特点使中国的服装除了遮蔽身体的作用之外,更包含了区分贵贱的因素。当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但在中国尤为凸显。龙袍所具有的一切特征,无论是五爪金龙,还是其所独具的“明黄色”,抑或是皇帝专享的各种纹饰,都意味着龙袍所具有的强大的排他性与独一无二性。要知道“明黄色”在古代社会是不能为平民乃至官员使用的,这是皇家颜色,但皇帝却可以通过赏赐所谓的“黄马褂”来表示对一个人的喜爱与偏好。
黄马褂
正所谓见黄马褂如同见到皇帝一样,身穿黄马褂者也往往如同拥有了尚方宝剑一般,具有了皇权赋予他的巨大权力,以致于人们不用看到皇帝到来,仅仅看到一件黄马褂,便要跪倒在地进行膜拜。黄马褂是如此,龙袍的影响力则更加凸显,赵匡胤“黄袍加身”便成了皇帝,这里的“黄袍”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龙袍的象征。孙悟空大闹凌霄殿后,身穿玉皇大帝的龙袍,自封为齐天大圣,想和上天平起平坐。即使是想要打破一切的孙悟空,也需要借助“龙袍”所具有的威严。在某种意义上说,穿上龙袍便等于成为皇帝,这也是许多电视剧里,太子谋反时总要自己在家偷穿龙袍的原因,或者即使不敢穿,也要先行定制一套龙袍。
黄袍加身
文史君说
当皇帝穿上龙袍时在想什么,史家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猜到的是,当他穿上金色龙袍的那一刻,他应该感觉自己拥有了全天下,有了真正的权力。龙袍是皇帝身份的象征,是皇权的外延,但它又往往反向赋予人以权力,究竟是皇帝赋予了龙袍以威严,还是龙袍赋予了皇帝以威严,我们已然无法分辨,或者说在漫长的帝制社会中,龙袍和皇权早已经浑然一体。
参考文献
陈玲:《清代龙袍所象征的精神世界》,武汉纺织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房宏俊:《试论清代皇帝明黄色朝服的功用》,《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