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跳水队新晋"难度王"陈芋汐的3.8系数动作养成记
天赋与坚持的双重加持
陈芋汐这位来自上海的小姑娘,从3岁开始接触体操,6岁转战跳水,展现出了非凡的运动天赋。她的启蒙教练金晓峰至今仍记得那个"一丁点大的小囡"在水中灵巧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的样子。但陈芋汐的成功绝非仅靠天赋,她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将这份天赋发挥到极致。2017年刚进入上海跳水队时,面对206C这个高难度动作,她曾在训练中几乎以平行水面的姿势重重砸下,鼻头通红却依然咬牙坚持,仅用三堂课就掌握了这个动作。
突破极限的难度升级
在2024年加拿大跳水世界杯上,陈芋汐以难度系数高达3.8的626C动作技惊四座。这个动作要求选手在倒立后进行三周向后翻腾并抱膝入水,难度系数之高让许多选手望而却步。但陈芋汐不仅完美完成,还获得了三位评委的满分评价。这套动作的养成源于她从小养成"用脑子训练"的习惯,每个动作都经过反复推敲和上万次练习。教练余晓玲评价她是个"非常聪明,懂得思考的运动员"。
克服发育关的艰辛历程
进入发育期对跳水运动员而言是巨大挑战,身高从157cm长到165cm的陈芋汐需要将体重精确控制在42.5公斤左右。她曾自曝一天要称重10次,严格控制饮食,几乎戒掉了所有甜食。为了保持动作稳定性,她在训练中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即使是在奥运夺冠后仍坦言"心里并不完全喜悦",因为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正是她能驾驭高难度动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