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和亲本质,怒斥朝廷懦弱,戎昱《咏史》

凝萨 2024-12-30 11:44:41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和亲,又叫和戎、和番。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与外族进行联姻,以求达到和平相处的目的。据考证,和亲始于西汉。西汉初年汉匈和亲,西汉统治者为了休养生息,提升国力,想出来和亲办法。人人都知道昭君出塞的故事,她被选为和亲对象,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

自汉代起,和亲一直都有发生。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和亲故事有,解忧公主出使乌孙,文成公主进藏、弘化公主远嫁吐谷浑等。唐代诗人戎昱对和亲这件事很有感慨,他以此为主题写下了一首《咏史》。

戎昱生活在中唐时期,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之久,在此期间内乱不断,外族入侵。唐朝的边境也陷入乱战之中,吐蕃趁乱入侵大唐,一路攻入了长安。面对内忧外患、朝局紊乱,唐代皇帝为了解决问题,又想起了和亲政策。朝廷软弱无能,把和平的希望压在弱女子身上。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等几位皇帝都进行过和亲,结果反而助长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作为一个关注现实、心怀天下的诗人,戎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他希望唤醒人们的认知,在屈辱中换来的和平无法真正实现。他视和亲为耻辱,讽刺朝堂君臣无能懦弱。戎昱如此有正义感,据说和他的遭遇有关。他相貌英俊、文采风流,乃是翩翩公子。京兆尹想要把女儿嫁给他,但要求他改姓。戎泛指西部的少数民族,京兆尹觉得这个姓氏会拉低门第。戎昱严词拒绝,宁愿不求高门女,也不愿意改姓。

在戎昱看来,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要忠于理想信念。哪怕遭遇杀头危机也不能丧失志气。这就能理解他为什么会写下这首《咏史》,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创作主题。诗中写道,历朝历代的史书上记载了很多关于和亲的故事。哪怕人们觉得十分强大的王朝,也会采取和亲政策。和亲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安定和平,真的可以实现吗?只要熟读史书就知道,安定和平靠的是贤明君主和忠贞臣子,怎么能寄希望于弱女子身上呢!

有道德有良知的人绝不希望用女子美丽容颜平息敌人的刀兵。尘烟起、马嘶鸣,是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时机。面对外敌,和亲这样拙劣的计策往往没有效果。从西汉到唐代近千年的历史,地下埋了多少忠臣名将的尸骨。其中可以成为股肱之臣的名人绝对不会采用和亲的政策。他们用自己的才智解决内忧外患,而不会试图用简单的办法解决敌人入侵。

0 阅读:0
凝萨

凝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