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千年不入海,如今入海口还要人工修建?淮河到底经历了什么?

柏拉图得诉说 2024-12-09 17:54:56

淮河,这条位于中国东部的大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我国第七大江河,淮河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流经4个省份,河道全长近1000公里,可谓江河巨擘。

然而,与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不同,淮河的下游却长期没有直接入海的出路。

1194年,黄河改道后抢占了淮河的入海口,淮河被迫改道从洪泽湖汇入长江,800多年来,淮河一直靠“借道”才能出海。

如今,我国耗资438亿修建了淮河人工入海口,淮河终于又有了自己的天然出海通道。

这其间,淮河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淮河的历史沧桑。

淮河的独特地理特征

与中国的其他主要江河相比,淮河有着独特的地理特征。

首先,它横跨我国南北气候的转变带,使得水文变化复杂,洪水与干旱交替。

淮河上游地处北方季风区,雨水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

根据气候记录,1960-2013年这一地区夏季降雨可占全年的70-80%,这样强烈的降水脉冲性,常常在短时间内产生特大暴雨洪水。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淮河中下游已逐渐过渡到亚热带气候,年降水量较高但变化更为平缓。

两种气候模式的转变,使得淮河流域整体易发生洪涝灾害,上游来水量剧增时下游仍处干旱的“泛滥性干旱”现象时有出现。

其次,与我国其他主要江河相比,淮河的河道坡降极为缓和,地势平坦。

数据显示,从源头到河口,淮河的总落差仅约240米,其中距源172千米的涡阳站就已达到近90%的落差,仅剩下游的10-20米可用,这种低洼的地形是淮河频繁水灾的重要地理因素。

与长江、黄河等大河不同,它没有切割高原形成的深谷地形,而主要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区的低山丘陵。

平原河网发达,河道弯曲狭窄,使淮河的排水能力十分有限,一旦下游形成瓶颈,水灾即难以避免。

最后,支流众多也是淮河流域的典型特征。

截至2005年,淮河水系已绘制水文站2964个,控制流域面积达258,7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和的27%。

这些支流、涵洞、水库等水文要素使得淮河流域“情势复杂,问题突出”。

它们既可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也可能在枯水期反过来瓶颈淮河本身的供水。

以上地理特征的共同作用,使得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水旱灾害并存,治理难度大。

正如水利专家指出的,淮河流域是一个封闭的大“人工湖”,必须依靠精心调度方能正常运转。

在古代,淮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这一美称与其背后的民生渊源密不可分。

自汉朝起,淮河流域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万顷沃野”的美誉,此地气候温和、水源充沛,自古便是鱼米丰收之区。

据历史记录,淮河流域曾出产过“八珍八美八荤八素”,即鱼、虾、蟹、鸭、猪、鸡、狗、羊等八种畜产,以及菱角、莲子、藕、茭白、蒜薹等八种蔬菜,所产的大米质地细腻,是朝廷贡品和民间美食。

可以说,淮河对中原文明的基石——农耕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它孕育了鱼米丰足的江淮平原,浇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也正因如此,淮河水利在历代统治者眼中备受重视。

早在春秋时期的管仲就主持疏导过淮河,以后数千年间,朝野要员更是没完没了地改造着这条母亲河。

由于先天地势低洼、水系错综,淮河也深受洪涝之苦,历史上其水患记录极为频繁,有“三年两灾,两年一旱”之说。

重大水旱灾害几乎毁掉所有文明成果,使万顷沃野蜕变为黄沙漫漫。

最为重要的是,自1194年黄河改道后,淮河的出海口被彻底阻断,水患更是雪上加霜,无法汇入大海的河水只能在下游积聚,泛滥成灾。

当今淮河流域面临的种种威胁,与800年前的一个悲剧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黄河的争夺

说到淮河的水患,就不得不提它和黄河之间的种种纠葛,两个母亲河之间,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的场面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公元1194年,淮河与黄河的纠葛迎来重大转折。

这一年,黄河在泗水一带决口南下,夺取了淮河的入海口,于是这条“中国第一大河”放弃了5000年的山东入海口,横冲直撞地奔入了淮河故道。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两个母亲河的关系彻底撕破了脸,前者强占了后者的天然出海口,使淮河只能从此“让路”,改道汇入长江。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负面影响持续放大。

黄河带来的泥沙在淮河下游积累,河道淤高,形成大片沙地和湖泊。

这些高出河面的沉积物严重堵塞了排水通道,成为水患的“帮凶”,根据考古报告,自1194年后百余年间,黄淮交汇处的地面就抬高了5-10米;到近代,淮河下游的堆积层已有10米厚。

这样的地形抬升使淮河流域无法排出洪水,水灾频发,黄河夺淮,是导致淮河800年水患的罪魁祸首,它破坏了淮河下游的自然屏障,使外来泥沙大量积累,加剧了水旱灾害的发生,为治理淮河创造了巨大困难。

为了应对常态化的水患,我国历代都在淮河流域采取了治理工程。

其中明代“两淮十圩”体系,以及清代“两江十三圩”的规划,可谓前无古人。

这些工程枢纽和排洪系统覆盖面广,对当时淮河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排涝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两汉时期凿通、改建的古运河成为淮河地区重要的排涝和灌溉渠道;郑和下西洋时开凿的北运河,大幅提升了水运能力;明清两代修建的诸多圩区,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水量,分散积水压力。

然而,这些治理工程终究是杯水车薪,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主要的瓶颈在于技术和资金不足,大部分河工仅依靠人力修筑,防洪标准有限,无法抵律极端天气的袭击,直到20世纪中叶,我国水利事业才真正迎来春天。

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新中国成立后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治淮工程,与此同时,修建人工入海口的设想也被提出,并逐步成为淮河治理的重中之重。

人工入海口: 淮河的现代化“突围”

2003年,耗资85亿元人民币的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水,标志着淮河下游800多年的排洪梦想成为现实。

这条总长166公里的人工河道自洪泽湖起点,经滨海等县最终抵达黄海,淮河从此拥有稳定的出海口。

一期工程在此基础上新建了多个枢纽建筑,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了改造。

主要工程包括:淮阜枢纽、三圩闸、滨海闸、海口闸等重点水利枢纽,以及沿线的桥梁、涵洞等建筑物加固或改造工程。

这些设施协同运转,大幅提升了淮河下游的防洪标准。

数据显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淮河流域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上升至100年一遇,受益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超过2000万,2003年和2007年两次特大洪水中,淮河入海水道的巨大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通过泄洪排涝,它极大减轻了中下游地区的水患压力,避免了更大损失的发生。

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国家又决定启动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

这项438亿元人民币的重大水利工程将在原有基础上全线加宽加高,极大提升淮河下游的防洪能力。

建成后,洪泽湖的防洪标准有望由100年一遇上升至300年一遇,淮河流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0年,国家正式批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立项建设,这标志着淮河流域防洪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一期工程的顺利扩展,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438亿元,主要通过全线扩宽深槽、加高加固堤防等措施,大幅提升淮河下游的排洪能力。

工程竣工后,淮河入海通道的设计行洪能力将达到7000立方米/秒。

这将使洪泽湖的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大幅提升至300年一遇,有效保障下游近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渠北地区逾1700平方公里的排涝标准也将由5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受益人口近百万。

从生态环境看,二期工程的建设运营将有利于淮河下游湿地的恢复,维护本地区生物多样性。

项目沿线及出海口附近拟恢复湿地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

这为珍稀鸟类与淡水生物的归来创造了条件。

在社会经济方面,淮河入海通道的畅通也将进一步带动周边产业结构升级。

预计到2035年,流域内的第三产业比重将达到50%以上,结束其长期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状况。

此外,工程区内多个县市将打造成为野生动物保护区与湿地公园,旅游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结语

千百年来,淮河与水患的斗争几乎永无止境。

今天,在科技进步的当代,淮河流域的面貌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治理理念和手段层出不穷,淮河终于有望真正摆脱“灾河”的代名词。

我们期待着未来淮河入海水道的全面建成,期待着那一道道起伏跌宕的治淮英雄谱,最终迎来完满的终章。

参考资料

CCTV-4《国家记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2020-6-25

中国水事,化解淮河“进退两难”窘境的入海水道工程2022-07-30

0 阅读:3
柏拉图得诉说

柏拉图得诉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