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好发挥最近一批受到表彰的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的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联合推出“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模范法官风采录”栏目,全面展现模范法院、法官的亮点工作和闪光事迹,为进一步推进法院工作现代化,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提供有益经验。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
索南曲吉,女,1990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西藏自治区聂荣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一级法官。她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基层,坚持公正司法,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如我在诉”的意识,肩挑正义、手擎公正,把司法的阳光送到了大山深处、草原尽头。近年来,索南曲吉共审执结各类案件2080余件,审结涉民生案件908件、追回农民工工资3876万元,为胜诉当事人执行到位标的额9000万余元。2022年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2024年荣获“全国法院妇女岗位建功成绩突出个人”“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法官最大的魅力于我而言,是将公平正义体现在每一个案件中。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我们欣逢盛世,誓做平安社会的守护者,愿为法律尊严的维护者,愿做社会安宁的燃灯者,善成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今后,我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天平”增辉,为党旗添彩,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西藏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而聂荣县更因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含氧量低的极端环境被戏称为“一年只有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聂荣,藏语意为“有盘羊的山谷”,四季均有寒风和雨雪的光顾,在这里,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海拔4700多米的严寒高地被世人称为“生命的禁区”,也不乏各类案件的发生、受理、审判和执行。索南曲吉,女,藏族,西藏昌都人,1990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2014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西藏自治区聂荣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一级法官。她积极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基层,坚持公正司法,以“如我在诉”的意识,肩挑正义、手擎公正,把司法的阳光送到了大山深处、草原尽头。2021年被那曲市委组织部记三等功,2022年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2023年被评为全区法院先进个人,2024年荣获“全国法院妇女岗位建功成绩突出个人”“全国模范法官”荣誉称号。
索南曲吉深入夏季草场,用心用情化解民忧。
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将奋斗写在“世界屋脊”上
索南曲吉,西藏聂荣县的一名基层法官,10年来默默坚守在这片“屋脊上的屋脊”之地。从加入法院工作的那一刻起,索南曲吉便意识到责任的重大。她下定决心要用青春与热血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公平正义,为这里的群众带来温暖和希望。10年来,索南曲吉从书记员成长为员额法官,又从执行女将到副院长,角色不断转变,但初心始终如一。无论是立案、审判还是执行,她始终奋斗在办案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使命。
“快刀斩乱麻”的办案标兵。这些年,索南曲吉和所有西藏法院人一起,在法治基础薄弱、自然环境恶劣的民族地区坚守着对法律的信仰。她共审执结各类案件2080余件,占全院案件总数的76%;审结人身损害、劳务合同等案件300余件,坚持“把案件判公、把人心判暖”;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审判执行力度,审结追索劳动报酬案件300余件、追回农民工工资3586万余元;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倡导“孝老爱亲、以和为贵”,审结婚姻家庭、继承抚养等案件115件;审结司法救助案件39件,救助资金达70万余元,参与开展各类普法宣传800余场次。她以“头拱地”的精神披荆斩棘,成功办理了全区首例拒执案,让法律的威严和温情深入人心。
如我在诉,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的心坎儿上。索南曲吉常说:“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才是人民法官的使命。”扎西老阿爸的债务纠纷便是她工作的一个缩影。面对老人一边承受丧子之痛,一边艰难讨债的窘境,索南曲吉毅然踏上300多公里的征程寻找债务人。途中,山路颠簸,车辆抛锚,她和同事兵分两路,一路修车,一路徒步七小时,最终找到债务人。通过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债务人深刻认识到还债的法律与道德义务,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当索南曲吉将欠款交到扎西老阿爸手中时,老人紧握着她的手,热泪盈眶地表达感谢。那一刻,索南曲吉深切感受到,坚守的意义不仅在于职业成就感,更在于各族群众对人民法院的信任。这种信任,正是她扎根那曲、扎根聂荣、坚定履职的动力之源。
“温情执法”的贴心人。在审理多某等多人系列盗窃案时发现顿某年龄存有疑点,考虑到刑事责任年龄是对罪犯是否判处实刑的重大事实依据,庭审后,索南曲吉带领干警驱车100多公里,迎着寒风刺骨的天气来到顿某家里向当地基层组织和村民了解情况,得知顿某的真实年龄与身份证上确实不一致后,她多次与公安机关协调,最终查清顿某系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法适用缓刑,让公正司法可触可感。该案审结后,顿某含着泪水激动地说道:“我一定不会辜负法官姐姐的良苦用心,好好做人,报效家乡,做一个像法官姐姐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顿某家人眼里充满了感动的泪花。目前,顿某在某劳务公司工作,积极向上,任劳任怨,得到公司同事的一致认可。
索南曲吉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建一档,解一纷,消一诉,让法治成为群众坚定的信仰
A4纸正反两面的“一案一档”是索南曲吉和同事们办好案件的宝典。档案中详细记录案件的细节信息、当事人的性格以及办案心得。这不仅是解决“千头万绪的事、千家万户的事”的载体,更是因案施策、提升案件质效的“指南针”。无论是在草原牧场还是在高山沟壑,索南曲吉始终用真心、耐心和同理心,努力搭建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司法审判更加有温度。草原牧人亲切地称呼她为法官“mimi”(藏语意为小妹的意思),这份家人般的称呼,正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认可。
“枫桥经验”的坚定践行者。“枫桥经验”指引我们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面对复杂的矛盾纠纷,索南曲吉始终拓宽调解思路,丰富调解“菜单库”。她将审判职能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积极践行以和为贵的“羌”(藏语意为“和”)调解理念,坚持服务“关口前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调解过程中,她常常坐在温暖的牛粪炉旁,与群众喝着香醇的酥油茶,时而当“和事佬”,时而化身“及时雨”,时而扮演“红脸汉”。通过“串门式”谈心、“拉家常式”交心,她将纠纷调解融入群众生活,让诉讼止于未发,为群众守住了稳稳的幸福。那曲山高水长,调解工作常常需要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但索南曲吉从未退缩。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法官职业的热爱,也用真诚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切期望。
“正气昂扬”的执行女将。执行难,难在执行处在矛盾的风口浪尖;执行工作不好干,男同志也对此感触良多。但作为女法官的索南曲吉硬是主动请命,挑起了执行局工作重担,而且一挑就挑了5年。夏某,拖欠农民工工资几年逍遥法外,申请执行人都几乎放弃了,但索南曲吉迎难而上不放弃不退缩,终于在她不懈努力下查到夏某可能躲避于四川某县农村,她立即前往四川开展异地执行。人生地不熟加之同村村民不配合等因素,采取常规查人找物甚至守株待兔等方法都无济于事,她便决定直接去其家中找线索。第一次的闭门不见、第二次的抵抗情绪、第三次的动之以情,夏某及其家人被她长途跋涉为民执行的不易所感动,也被她势必追回劳务费的决心所震慑,终于不再回避,夏某家人询问案件来龙去脉,主动帮忙劝其积极面对并履行还款义务。夏某顿然醒悟,当即筹资,至此五年的旧案全案执行完毕。
案子要办得服人心。随着聂荣县的经济发展,各类民商事纠纷日益增多。马某等23名农民工因未拿到劳务工资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后23名农民工还是未拿到劳务工资,便申请强制执行。由于春节将至,且涉案人数众多,又系涉民生案件,索南曲吉积极与聂荣县交通局及聂荣县人社局沟通协调,并组织召开解决该起欠薪纠纷专题讨论会。立案后,不到20天的时间,328万余元执行案款全部执结。
索南曲吉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入户走访 送法上门”活动。
搭一庭,审一案,普一法,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流动的法庭不变的公正。如果说斗风战雪、逢山开路是高原干警司法为民的“巡洋导航”,车载流动法庭自然成为了高原法院调解纠纷、审判执行、基层治理、维护稳定的“航空母舰”。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心,在崎岖的泥路上、茫茫的草原上、凛冽的寒风中,一辆车、一枚国徽、一把法槌,加上索南曲吉和书记员就组成了一个便捷多功能的“流动法庭”。虽然轻装简行于草原雪山之间,但承载的是法律的庄重和威严,播撒的是正义和公平。现场调解、立案、送达、开庭、执行等,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让法治在这片有着独特风土人情的热土上落地生根。车载流动法庭,是雪域高原法院的一张名片。索南曲吉以车为庭、以法为剑,将正义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高原的土地上。车一停,她便和同事开始现场调解、开庭审案、即时执行。每一次庭审的展开,都是为百姓排忧解难;每一次裁决的落槌,都是正义得以伸张的见证。
不把法官当成官是索南曲吉工作的初心。牧民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很多时候他们来到法院是带着迷茫和无助,往往经历过协商无果的彷徨与无奈,又面临不懂法律、不解程序的担忧和困惑。对此,索南曲吉不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裁判者,更当作是群众的贴心人。以初心致匠心、以匠心见初心,始终以人民的情怀做人民的法官,努力在冰冷的法律条文和群众的热切期盼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法律既有力度,更不失温度,把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期盼和要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春风化雨”的调解能手。索南曲吉始终坚持案结事了的理念,强化调解优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调解原则,因人而异、因案而异进行案件调解,进而协商解决纠纷、服判息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次某诉其女儿扎某排除妨害纠纷中,双方情绪激动,骨肉反目成仇。面对复杂的家庭矛盾,她没有一判了之,而是通过多元解纷渠道圆满化解。她联合村两委一遍遍地给父女二人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并多次登门,采用“拉家常”的方式,逐步消除双方对立情绪,最终双方接受调解达成协议。一场持续三年多的父女纠纷得以圆满解决。这仅是她近年来调解成功的近千件案件中一个缩影。
她常说:“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切实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为了让法律走进牧民群众的心中,索南曲吉和她的团队坚持用“带着糌粑味儿、酥油香”的语言,将抽象的法条化作鲜活的故事。在牛羊成群的草原间,在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旁,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消除隔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90后”的她,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从初出校门的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人民法官。她说她曾经在《人民日报》上读到过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若干年后你会发现,那段青涩时光中的历练,便是命运赐予你最好的礼物。”回顾过往,满满的都是收获。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她将始终像高原上的雪莲花一样,扎根在这片净土上。
采访手记
坚守源于热爱
“巾帼不让须眉”,索南曲吉裁断有速、调解有方,她常怀为民之心,捍卫公平正义,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去影响周围每一个同志,用真诚和热情去感动和温暖周围每一个人,参加工作以来,共收到群众锦旗30 余幅、国旗1 面、哈达数条,这些都代表着群众对她工作的肯定和满意。在当事人眼里,她是身披法袍、公正无私的“清明法官”;在同事眼里,她是年轻有为、兢兢业业的“谦谦学者”;在人民群众眼里,她是深入基层、不摆架子的“知心邻居”。
坚守源于热爱,勤奋定能功成。10年的光辉岁月里,索南曲吉肩挑正义、手擎公正,把司法的阳光送到了大山深处、草原尽头;10 年来,在前行、摸索、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索南曲吉谱写出了一曲曲守护公平正义的赞歌,正因为一心维护公平正义,索南曲吉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成长。从初出茅庐到迈过而立之年,索南曲吉更加坚定了对审判事业的执着,她将继续立足本职,坚守岗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郭毓琼 | 通讯员:旦增德吉
责任编辑:屠少萌|联系电话:(010)67550734|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