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标准提前实施加剧中国汽车产业下滑,环保与经济该如何平衡?

商学中人 2019-06-02 17:27:48

1860年,后来的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正住在匹兹堡,他这样描述这个城市的环境——“烟雾穿透了任何东西,如果你把手放在楼梯的栏杆上,当拿开的时候它就变成了黑色。你洗完脸或者手的一个小时之后,他们会变得和以前一样脏。烟雾中的黑灰落在头发上,刺激着皮肤,很不舒服。”

即便一百五十九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仍然会惊讶于当时的环境之糟糕。这其实是工业化国家起飞阶段必须付出的环保代价。

为了发展经济和稳定就业,这几十年来,中国环境被破坏的情况同样是触目惊心,这也催生了近两年对环保的高度重视。然而,不能轻忽的是,环保与经济平衡的“度”该如何把握。

比如,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当然是有利环保的好事。但欲速则不达,也要充分考虑到对经济和就业的冲击影响。

今年7月1日,多个省份即将实施国六标准。原本,按照工信部的规划,由国五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六a排放标准有四年过渡期,国六a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六b排放标准设有两年过渡期,首先在2020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国六a”排放标准。

但后来为打赢环保攻坚战,15个省市要提前一年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更是一步到位直接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这就给汽车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描述了这一严峻形势:全行业库存高达300多万辆,流通环节库存占压的资金额高达5000亿元,许多生产商和渠道商在生死边缘徘徊。

当然,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销售的低迷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也不必否认,国六标准的提前实施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另外,以环保为名限制国二国三标准汽车的行为,也是对消费者财产权的漠视和伤害。在欧美国家,20年以上车龄的老车不少,照样上路行驶,它们只要符合生产时期的排放标准就可以了,而不必非要通过最新的更高标准。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4 阅读:63
商学中人

商学中人

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