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荐举制度,与科举制度并存,是如何成为宋朝选官重要标准的?

大王右史 2023-06-08 13:17:2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和互动体验。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高考季,无数学子迎来了决定自己人生命运走向的第一次大考,考试再次成为全民热门话题。

现代社会的高考以及公务员考试其实和我们古代科举制有非常深的渊源,比如古人讲科举第一名称为“状元”,我们至今都在将各省、市、县高考第一名称为高考状元;古人以科举选官,现代社会代之以公务员考试。

科举制催生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一直到今天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人才教育思想。

在我国以考试选拔人才自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萌芽,隋唐时最终确立,后世不断改进完善,到如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客观来说科举制是相对公平公正的选官制度,它是“唯才是举”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

科举制破除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世家大族把持官员任用的特权,为寒门子弟打开了晋升的途径,更有利于网罗天下英才,而且科举选官相当于变相将官员任免权由世家门阀收归到皇帝手中,加强了皇权。

那么为什么在隋唐以后有了这样一个相对完善的选官制度,宋代依然还要推行由官员推荐提拔官员的荐举制呢?这不是削弱了皇帝的人事任免权吗?今天我们就好好聊一聊宋代的荐举制。

宋代以前的荐举制

论起历史,荐举制比科举制更为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荐举制的雏形。比如察举制、举孝廉,严格来说这些都是荐举制的一种形式。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盛行,中正官成为决定官员任免的重要官员。

但是当时的中正官多由世家大族和本地豪强担任,导致中央选拔的高级官员基本都出自世家豪强,只有低级官吏才会对寒门子弟开放。这也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由来。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力量很强,是皇权的重要支柱。一旦一些有为之君想要遏制世家侵害世家利益时,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换一个皇帝,所谓皇帝其实也不过是世家大族的代言人。

但南北朝时期的皇帝已经着手策划削弱世家权力,小规模的实行考试选官制度了。

到了隋唐时期,隋炀帝正式推行了科举制,武则天则进一步确定完善,自此科举制正式成为封建社会主要选官途径,政治斗争由以往世家大族的争斗演变为以科举朋党为主的斗争。

但是此时荐举制依然还作为科举制的补充制度而存在。皇帝依然会不定期下令让中央高官和地方官员举荐一些人才入朝为官。

而到了唐中期以后,荐举制再次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以冬荐制的方式将这一制度固定下来,即一些中高级官吏在每年年终时可以推荐一两名官员人选。

二是运行方式发生改变,以前官员推荐以后直接任命了,但在荐举制制度化后,地方和中高级官员推荐的人员需要参加吏部考试才可以进行人事调动。

也就是说形成一种官员升迁考核的固定制度,即科举选官、荐举考官。科举让读书人进入官僚体系,荐举则关系到进入官僚体系后能否升迁。

宋代则延续了唐代形成的冬荐制,推行荐举制,但宋朝统治者又进一步对荐举制进行了发展完善。

宋代荐举制的运行

宋代,荐举制仍然是提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却对被荐举官员以及荐举人本身设置了许多限制条件。

在被荐举官员人选上,宋代规定了什么样的官员可以被荐举(政绩、人品等等),还需要对被荐举官员进行调查,主要针对该官员在从政期间有无突出功绩、是否有违法失职行为。这其实已经有了我们现代组织部门的功能。

此外,为了防止一些官员通过荐举制牟利,宋代荐举制还规定了如果被荐举官员被提拔后,在新的岗位上有失职行为,那么他的荐举人也要受到连带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朋党形成了震慑。北宋名臣包拯就曾经因为举荐的人犯错而受到牵连。

但是如果说被荐举官员后续再次被他人荐举升迁后犯了过错,那么以前的荐举人是不会被追究责任的。

被荐举官员不得是荐举人的亲朋好友,也就是一些关系避讳,避免裙带关系出现。

在荐举人资格方面,必须是在知州、通判级别以上的实职官员才有荐举资格。皇帝认为担任荐举人必须要有丰富的地方从政经验,确保荐举人能清楚辨别被荐举人是否真的有从政能力,更好的发挥政治作用。

荐举人本身也要经过政治考察。一旦犯过一些刑罚,就会被剥夺荐举资格,这样做就是为了确保荐举人本身品行端正,这样他荐举的人大概率也不会差。

荐举名额有明确限制,不同级别的官员能够举荐的人员多少也不同。这一方面有高级官员的特权存在,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宋代官员数量和实际职位之间差额过大,许多官员任期满后往往得不到及时调整,因此政府也在想办法限制官僚队伍数量。

宋代荐举制的运作

宋代荐举制决定着中下层官员的晋升命运,当时许多刚入仕途的官员只能去州县任职一些低级官职,必须经过选人改官才能向上晋升。

第一关要先完成由州县官吏向京朝官的身份转变。要闯过这一关则需要三任六考。有5名荐举人推荐,通过考核后方能成为京朝官,也就拥有了向上升职的入场券,可见荐举制对当时官员仕途晋升的重要性。

不过对于三任六考仅仅是针对有出身的州县官,一些没有背景的州县官想要转为京朝官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即使进了官僚体系,自身背景还是很重要的。

而且宋代荐举制还规定,荐举人可以通过增加考核的次数来抵消荐举人,有些人没有能力和人脉找到5名荐举人推荐自己,但是通过增加考核次数则可以抵消这一限制。

荐举制的弊端

宋代荐举制的弊端主要有三。

第一点就是滋生腐败。荐举人手中掌握的荐举名额对中下级官员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为了获得荐举名额,许多中下级官员对上级竭尽所能巴结逢迎,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贿赂,通过这样来获得荐举人的推荐。

这在南北宋时期均有存在,虽然朝廷明令禁止,但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官员们仍然趋之若鹜,而这些依靠贿赂上位的官员必然不会想着如何做出政绩,而是也进行贪腐,将自己投入的成本给捞回来。

可以说宋代荐举制在后来形成一种卖官鬻爵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政治风气每况愈下,官吏队伍日益腐败的趋势不可逆转。和荐举制初衷背道而驰,这也是两宋政治的一大污点。

第二点就是容易形成朋党。被举荐的官员在政坛上直接被划归为举荐者一方的势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中下级官吏为了晋升不得不依附于一些高官,而高级官员也利用这一点提拔自己的心腹亲信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对于中下级官员来说,这是一种政治恩遇,于是乎在当时朝堂上形成以荐举关系为纽带朋党。

宋代政坛党政倾轧非常严重,荐举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熟悉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王安石为了推行变法,通过荐举制提拔了许多革新派,比如吕惠卿等,安排他们到关键岗位,同时对保守派大臣进行打压。保守派在掌权之后也是如此操作,打压革新派。

荐举制完全沦为党派斗争的工具,提拔的官员只看政治阵营不看政治才能。

第三点就是资历取代了才能。当荐举制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提拔政策后,它不可避免的被官场上的人情世故所影响。

对于官员的提拔由最初的唯才是举演变为按照资历提拔,其实这一现象即使是现代社会依然层出不穷。

由于三任六考这一手段本身就比较强调官员的资历,而且官员的任职资历还可以抵消举荐人人数限制和出身,所以资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举荐因素。

诚然这一条件对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来说也有好处,比如可以通过熬资历来熬出一个前途,但总体来说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弊大于利的。

很多尸位素餐的躺平式官员通过熬资历获得了升迁,而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在底层白白浪费了大好年华,等到能够一展抱负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英雄迟暮,美其名曰大器晚成。

对现代制度改革的启示

宋代荐举制度作为科举制的重要补充,最初推行时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但是随着荐举制度逐渐僵化,荐举制逐渐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设立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以人选人,对荐举人的依赖性很强。荐举人品行端正一心为公,则会举荐真正为国为民的贤良,一旦荐举人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贪污腐败现象。

任何制度只要依赖人去执行就必然有弊端,这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

治官之道,首在用人。人选对了,才能发挥制度优越性,选错了,再好的制度都会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

宋代荐举制即使对如今的选人用人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希望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完善制度,选举能人,让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得到提拔,让尸位素餐之辈无处可藏。

0 阅读:14

大王右史

简介:半路出家的历史半吊子,带您一起窥探九州风云,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