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吴哥城东北侧,有一座胜利门,直接通向王宫。这里是国王出征的专用通道,也是迎接军队胜利归来的地方,相当于巴黎的凯旋门和北京的德胜门。过去,胜利门是吴哥城最重要的城门——
2025年2月2日早上8点多,我乘坐嘟嘟车,穿过吴哥城,来到胜利门。清晨,这里游客稀少,看不见一个人影儿,路上也很少有来往的车辆。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出胜利门的通道,我开始自己的第二天吴哥之旅。
走出胜利门,回望城门楼,阳光洒在巨大的面像上,仿佛露出自信饱满的微笑。吴哥城门的外观基本相同,均为高约23米的塔形结构,顶部雕刻着高约3米的四面佛像,模仿了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
在胜利门外,护城河之上,有一段长约50米的石砌堤道,两侧的栏杆展示了印度教神话“搅拌乳海”的故事。在吴哥城内,许多建筑上,都可以看到天神和阿修罗手持神蛇共同搅拌乳海。
贯穿城门的道路,被称为“胜利之路”,正对着城内王宫正门前的战象平台和广场。在城门外的道路两侧,分布着托马侬神庙、周萨神庙、茶胶寺等众多的建筑。
胜利门没有经过太多修复,基本保持原貌,显得较为破败。在道路旁边的地上,摆放着大量石雕残块,表面都有醒目的编号。两侧的雕像损坏严重,绝大多数的人物没有头部,仅存的几尊头像已面目全非。
在吴哥城四周,共有五座城门,每一座城门都有不同的意义。西门是惩罚犯罪者的通道,南门和北门是城内百姓日常出入的门户。东门是百姓死后火化的必经之路,被称为“死亡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