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伊朗用200发导弹对以色列完成了宣战,开战,到结束战争!
事实上并非不宣而战,一个多月前就说要开打了。只是前戏太长,观众散了。
200发导弹指向三个地方,两个空军基地,一个摩萨德总部。
200发导弹之后,伊朗称军事行动已结束,警告以色列不要报复!否则加倍。
这么看伊朗是把这次的袭击,当作为哈尼亚复仇的第二只靴子落地。
尤其是针对摩萨德总部,发泄怨气和复仇的成分非常大。否则石油基地,发电站这些目标不是更好吗?
200发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刻意留有余地。
从复仇的角度看,这迟到的靴子代价有点大:一次美国和欧洲国家打脸式的欺骗和一个纳斯鲁拉灰飞烟灭。
严格说,还有一个哈尼亚的继任者辛瓦尔,以及几千被BP机炸死炸伤的黎巴嫩人。
所以,这200发导弹可以细分为100发是哈尼亚的,50发是纳斯鲁拉的,还有50发是佩泽希齐扬被骗后恼羞成怒的!
尽管以色列刻意封锁了本次伊朗导弹袭击造成的伤亡信息,但从零碎信息看,尽管不是死一个这么简单,但也未见对以色列造成很大的后果。
可以有几个推论:
1.伊朗本次攻击,看似凶猛,实则留有余地。其目的是为了释放国内复仇呼声的压力,以及回应欧美欺骗性的承诺。
2.种种迹象,伊朗对欧美依然存在幻想。打完之后,佩泽希齐扬警告,美国和欧洲国家需要“让以色列安分一些”,如果以色列继续搞袭击暗杀,那么伊朗的回击将更严厉。也就是说,伊朗可以打以色列,但不想与欧美为敌,并幻想欧美协助管控以色列。我们把这种思想叫做,革命的不彻底性。
3.以色列一定会还击,并且会打铁趁热。他本来目标就是要伊朗和美国下场,可惜伊朗的攻击太温柔,还远远未达到让美国下场收拾伊朗的后果。最大的遗憾是以色列无法把祸水引向美军基地。所以预测以色列还有更大的动作。
4.这一轮袭击也可以看看欧洲的众生相。欧盟,法国,德国等都加入了美国谴责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的阵营,但分裂的是,法国和欧盟前脚都在支持黎巴嫩,也就是说,以色列打黎巴嫩不对,而伊朗打以色列也不对。真是一群没有主权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