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吃饱就别喂了,当心过度喂养!多观察他吃饱后的表现,别弄错
有了孩子后,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操心,特别关心孩子的饮食方面,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吃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他的发育方面,吃不好会影响身高等发育,落后于同龄人。
所以在照顾孩子时,饮食要多关注一些,加强营养,让孩子发育得更好!
不过吃好不等于吃太饱,这一点有很多家长弄错了,本来已经吃饱了,但家长还是要拼命地让孩子多吃点,以至于出现了过度喂养,如果你也正这么做要注意了。
过度喂养,除了会让孩子身体难受之外,还会出现一些潜在的危害。
一,容易让孩子长得越来越胖。现在的生活不同于过去了,每天都有吃的喝的,还有水果零食,嘴巴完全闲不住,一顿不吃也不会饿出问题,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过度喂养,就会出现营养过剩,孩子慢慢长胖,到时候长大想瘦很难,肥胖后不仅影响颜值,还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挺麻烦的。
二,容易影响大脑发育。当长期吃太多的话,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那么就会对大脑造成伤害,久而久之影响大脑发育,这种情况对孩子来说很不利。
三,容易造成消化吸收不良。经常性地给孩子吃很多,会给消化器官带来压力,始终得不到休息,长期这样吃进去的食物没有办法得到完全消化,也不能很好的吸收营养,经常如此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伤害,身体发育也受影响。
看到了这么多过度喂养带来的危害后,家长们要懂得给孩子吃食物时,一定要适合而止,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孩子吃饱就别喂了,当心过度喂养!多观察他吃饱后的表现,别弄错!
如果是还没有吃辅食的宝宝,他们一般都还不会说话,没有办法亲口说出来吃饱了,但宝宝一旦吃饱后,会发出一些信号,家长们要及时接收,不能闷着头使劲喂了。
宝宝在吃母乳的时候,一开始饿的时候吃得很快,声音很急促,有大口吞咽的声音,听到再大的动静,宝宝也不为所动,只会专心吃奶,等到吃得差不多了,宝宝就没那么专心了,吃奶速度会变慢,再等到完全吃饱后,宝宝会自己挪开不吃。宝宝在用奶瓶吃奶的时候,吃饱了就不会把奶嘴放嘴巴里。出现这些表现时,不要再喂,而是要间隔几个小时再喂,养成吃奶的好习惯。
如果是已经吃辅食的宝宝,一开始会大口去吃,慢慢吃饱后就不张口了,或者直接把食物吐出来,遇到这个情况不要发火,多半是宝宝发出的吃饱了的信号。再大些的宝宝就简单了,他们吃饱了会说出来,或者吃到一定程度可以询问一下,吃饱了立即停止别吃。
过度喂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家长们要多观察孩子的一些微妙动作,不要强迫孩子吃太多,即使判断的有失误,偶尔没吃饱也没关系,到了下次孩子反倒吃得更好。
另外喂孩子喝奶或者吃辅食的时候,都应该在一个固定场所,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不要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吃,更不要一边追一边吃,这样的话都很容易出现过度喂养。还有多观察孩子每天吃奶和吃辅食的量,摸索出规律也不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么做的呢?千万不要因为爱孩子,出现过度喂养,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