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这东西啊,大家都挺熟悉,它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绿植。今天咱就来说说薄荷抗冻基因的事儿,看看它在零下5℃还能存活的那些门道,再讲讲在东北温室项目里,双层膜覆盖的一些技巧。这薄荷啊,在一些地方种植的时候,可是有不少讲究的。
先说说在居家环境里种薄荷的情况吧。我就听说过这么个事儿,有个北京的网友,在家里阳台种了一盆薄荷。夏天那会儿啊,薄荷长得那叫一个旺盛,他没事儿的时候就摘点叶子泡泡茶,感觉还挺惬意。可到了冬天,他就犯愁了,因为北京的冬天虽然没东北那么冷,但有时候气温也能低到零下。他的薄荷就有点扛不住了,叶子开始发黄,有些甚至都枯萎了。
这薄荷啊,在冷的地方种植,确实是有难点的。不像那些在温暖环境下生长的绿植,比如说散尾葵、龟背竹啥的,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那叫一个舒坦,但是到了冷的地方,就有点力不从心了。薄荷相对来说耐寒性还算不错,但要是温度过低,比如零下5℃左右的时候,也能存活,这里面是有不少技巧的。
就说这抗冻基因吧,薄荷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其实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进化。就好比东北有种叫地黄的药用植物,它的耐寒性也很强,在冬天那种寒冷的环境下,它能把自己的生理机能调整到一种低活性状态,来抵御寒冷。薄荷其实也有类似的本事,它的抗冻基因会引导植株做出一系列的变化,比如说让细胞内的水分减少,降低结冰的可能性,再就是改变一些细胞膜的结构,让细胞更不容易被冻坏。
再看看东北那边的情况,东北的冬天那是相当冷,对于种植薄荷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就了解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个黑龙江的种植户张大哥,他在温室里种薄荷。开始的时候,按照老一套的方法,总觉得薄荷能挺过东北的冬天,但是第一年冬天过后,发现薄荷损失了不少。后来他就开始研究双层膜覆盖这个技巧。
他发现啊,在当地这种寒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光是单层膜根本不行。就像有些地方种水仙,用普通的塑料膜罩着,在稍微冷一点的晚上,水仙就可能被冻伤。而双层膜覆盖就不一样了,就拿他在哈尔滨周边温室种植薄荷来说,先用一层厚一点的塑料膜搭建一个大棚,就像给薄荷建了个厚厚的房子,这层膜能够阻挡大部分的冷空气。然后在里面再盖一层薄一点的膜,这层膜的作用就像是给薄荷穿上了一件贴身的保暖衣。
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呢。从时间上来说,刚开始搭建温室的时候,那要选个好日子,比如在当地的大寒节气过后的一个晴天。因为这个时候空气比较干燥,能减少一些病菌。而且在搭建的过程中,薄膜的衔接处一定要密封好,哪怕是一个小缝隙,冷空气钻进去了,薄荷就会受影响。
从种植的时间点来看,张大哥一般是8月开始育苗,在东北这样的地区,这个时候的温度还能让薄荷苗茁壮成长。到了9月中下旬,就把薄荷苗移栽到温室里。刚开始,他担心薄荷苗不适应这个新环境,每天都观察得很仔细,就发现刚开始那几天,薄荷苗有点蔫蔫的,大概七天左右,才慢慢恢复生机。
到了11月的时候,气温开始下降得厉害,这时候就该搭建双层膜了。等12月最冷的时候,他的薄荷在双层膜的保护下,还能保持一定的生机。到了第二年1月,气温偶尔会降到零下20℃左右,但是他温室里的薄荷,因为有这双层膜,还能存活。到了2月,气温开始回升,薄荷就又开始快速生长了。大概一个月左右,就有不少新叶长出来了。
咱们再把薄荷和另外几种冷门绿植对比一下。比如说肾蕨,肾蕨在温暖的南方地区长得特别美,在一些潮湿的山林里,叶子舒展得像一把把绿色的小扇子。可是这肾蕨到了东北,简直就像到了外星球一样,冷一点就受不了。还有卷柏,卷柏有个很神奇的特点,它能“还魂”,就是即使看起来干得不行了,只要遇到一点水又能活过来。但是它的耐寒性却不怎么样,在东北那种寒冷的气候下,要是没有特殊的保护措施,很容易就死掉了。再比如说玉簪,玉簪在华北地区的园林里很多见,它很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但是它的耐寒能力一般,到了东北,没有做好保暖措施的话,冬天基本就过不了关。
薄荷和其他这些绿植一对比,就看出它抗冻基因的厉害之处了。而且啊,从空间范围来看,在客厅种薄荷的也有不少。有个东北的网友就和我说,他在客厅的窗边摆了一盆薄荷,本来以为冬天能好好的,结果叶子还是有点发黄。后来听别人说要把薄荷放在更避光、温度相对高一点的地方,他又调整了一下位置。再加上给它做了简单的保暖措施,用旧的毛毯遮了一下盆底等怕冷的部分,慢慢地薄荷状态就好转了。
在办公室里种薄荷也很常见,很多人觉得薄荷有清新气味能提神。但是办公室的温度一般是相对恒定的,如果温度偶尔下降到接近零下的时候,薄荷也会有危险。这时候如果能给薄荷创造类似东北温室那种双层膜保护的小环境,估计它也会好很多。
还有在一些小型的咖啡厅里面,种薄荷用来装饰或者装饰饮品。但是因为咖啡厅门窗有时会开关,温差比较大,薄荷的生长就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果能借鉴一些耐寒方面的种植技巧,比如像东北温室那样把薄荷放在一个相对封闭保暖的小区域,那薄荷也能更好地生长。
说到这,咱们再来聊聊在花卉市场常见的矮牵牛。矮牵牛颜色特别鲜艳,在华中和华南一些温度比较适宜的地方,长得那叫一个灿烂。可是在东北,要是没有温室保护,那基本是无法过冬的。因为它的花期短,而且耐寒能力很差,就像那些热带的花卉,离开了温暖的环境就没法生存。
再看薄荷,它在这样的不同地区和环境下,都有着独特的种植注意事项。而且啊,不同的种植方法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比如有的地方用陶盆种薄荷,觉得透气性好,薄荷长得更好;有的地方用塑料盆种薄荷,因为塑料盆能保持一定的湿度,也不赖。
咱东北这边,地形地貌多样,不同的地形种薄荷也有不一样的讲究。像平地种薄荷,浇水的管理就比较方便;而山地种薄荷,可能要注意防止雨水积在根部导致根部腐烂。在东北的山地里,我听说有个种植户李大爷,他在山坡上种了薄荷,因为他知道山地的土壤排水性好,他还在周围种了一些其他的植物来抵御寒风,比如种了一排紫穗槐。
在城市阳台种薄荷的话,空间有限,而且光照和温度的控制也和在农村或者大温室里不一样。有个在上海的网友说,他阳台上的薄荷在冬天很难过,他试过用小塑料袋把薄荷盆包起来,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后来他想了个办法,把自己的阳台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小温室,用保温板隔开了外面的寒风,薄荷在那个小环境里,就好多了。
从这些种植薄荷的例子来看,我们确实能从薄荷身上学到不少耐寒种植的知识。而且通过和其他绿植的对比,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薄荷的优势。那我就有点好奇了,在你们那里,有没有什么独特的种植薄荷的小技巧呢?或者有没有其他的绿植种植也面临像薄荷这样寒冷环境下的挑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