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波动大的人注意!小心是这个精神病,自杀率超高!

德济脑科 2025-04-03 08:21:23

“时而情绪高涨,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时而消沉沮丧,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种极端的情绪波动背后,隐藏着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历史上,海明威、梵高、毕加索、丘吉尔等名人都曾受其折磨,因此它有“天才病  ” 之称,它就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简称 BD),也称之为“躁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风险等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数据,世界约有4000万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中国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人数接近1275.1万例。这一疾病会让患者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这种病该怎么办……3月30日是第11个“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今天将从科学的角度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疑惑。

一、双相情感障碍具体症状有哪些?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在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的情感疾病。在躁狂发作期间,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异常高涨,精力充沛,思维异常敏捷,语速加快,可能出现言语滔滔不绝的情况。同时,患者往往自我认知极高,可能会做出一些冲动、不切实际的行为或决策,如大肆挥霍金钱、过度社交等。而抑郁发作时,患者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状态,情绪极度低落,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提不起精神。伴随身体能量下降的表现,如感到疲惫不堪,或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等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可分为两种亚型:

•  双相 I 型障碍:以躁狂发作作为主要特征,患者会经历严重的躁狂发作阶段,可能还会伴有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的症状较为明显和严重,对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影响较大。

•  双相 II 型障碍:主要以抑郁发作为主,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但偶尔会出现轻度躁狂发作(也称为轻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的症状相对较轻,不像躁狂发作那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但仍然会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还有一种被称为 “软双相情感障碍” 的亚型,其症状相对更轻,躁狂和抑郁的表现都不那么典型和严重,但依然具备躁狂和抑郁的一些特点,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细致的评估和诊断。

二、为什么会得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不过大量研究表明,它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主要涉及遗传、神经化学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较为明显的遗传倾向,据统计,约 80% 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例与遗传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增加个体患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如果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几率会相对较高。

神经化学因素:

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对于情绪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的水平和功能往往存在异常。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水平在躁狂发作时可能会升高,而在抑郁发作时则可能降低;血清素水平的失衡也可能导致情绪的波动和调节障碍。

环境因素:

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特定事件也可能成为双相情感障碍的诱发因素。长期的压力、重大的创伤性事件(如亲人离世、严重的自然灾害、遭受暴力侵害等)、慢性的生活困境(如长期的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以及药物滥用(如长期使用某些精神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风险。

三、患者家属应该注意什么?

双相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进程,高度依赖于全方位环境的积极支撑,尤其是作为家属,可以做的有: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关爱和支持,尊重患者的感受和情绪变化。通过鼓励和肯定,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增强应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监督药物治疗:

严格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连续性。记录患者的服药情况,避免漏服、多服或随意停药的情况发生。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有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识别早期症状:

家属要熟悉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发作规律,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行为和言语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躁狂或抑郁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患者就医,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发展。

参与心理治疗:

积极鼓励患者参加心理治疗,并与治疗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配合治疗师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计划。家属自身也可以从心理治疗中学习一些应对患者情绪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家庭应对疾病的能力。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等。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社交活动,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满意度。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引导患者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如阅读、绘画、运动等,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不仅需要环境的包容和支持,更依赖于专业治疗手段的介入,该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涵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有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遵医嘱使用)。

心理治疗主要通过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患者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常见的有认知行为疗法、人际与社会节奏疗法、家庭治疗等。物理治疗方面,脑部刺激疗法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而言,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目前,电休克治疗(ECT)、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等非侵入性手段,凭借其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小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难治性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例,深部脑刺激(DBS)和迷走神经刺激(VNS)等侵入性手段,通过精准调控脑区神经,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 阅读:0
德济脑科

德济脑科

上海德济医院为联想控股集团所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