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对领导,比努力工作更重要。
第三集,吴秀雅得知马超抢功摇身一变组长,被失眠困扰的她,终于忍不住发飙了。马超当然无耻,吴秀雅确实天真且懦弱,但这件事的根源是吴秀雅的直属领导是胡经理。
胡经理,年过五十,已经进入退休倒计时。对她来说,干得好,没有上升空间,不出错,就是万事大吉。
因此,保守主义就成为胡经理的最优解。当吴秀雅申请五万元的调查经费后,胡经理只批三千。
胡经理的判断是,公开招标就是策划部和广告部的王者之争,内宣部就是走个形式。既然是走形式,那就没必要花钱折腾。
胡经理知道吴秀雅性格温顺人能干,但没想到,这事儿竟然被吴秀雅搞成了。
花小钱办大事的吴秀雅,并不会因此得到胡经理的垂青。
因为胡经理是快要退休的人了,稳定大于一切。
我以前不明白,为何领导喜欢能力平庸但听话的,而不喜欢能力强悍不听话的。后来明白了,前者的管理成本低。
是的,领导的精力是稀缺品,管理成本太高,通常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
企业做大做强后,听话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企业和员工的双向奔赴。按照剧情设定,众和个大集团。
话说回来, 胡经理的年龄和身份注定她喜欢听话不惹事的员工,这也是她长期不给吴秀雅升职的主要原因。
马超抢功,吴秀雅当着同事的面据理力争,这对胡经理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看似最温顺听话的吴秀雅,竟然是个刺头!
于是,胡经理让郑昊以男友的身份给吴秀雅做思想工作。
郑昊说了一大堆,意思很明确,牺牲吴秀雅,成全其他人。
然而,吴秀雅也不服气,胡经理有机会给我澄清,但她没有做。
郑昊明白胡经理不公平,他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从董事长的角度继续上价值。
郑昊说这么多,都可以汇总为一句话,那就是官僚主义万岁。
关于马超抢功这件事儿,吴秀雅的态度是我一定要论个是非曲直。
而胡经理和郑昊的态度是,我们身在职场,要以大局为重。
吴秀雅干得不开心,从来不是工作繁重,这就是年轻牛马的优势,年龄不到三十,精力充沛,相信天道酬勤,熬夜通宵依旧无怨无悔。
可是,跟着胡经理这种守成大于开拓的领导是没前途的。
国人的职场经验经常强调,跟对领导,比努力工作更重要。
为什么要这样?
社会学家翟学伟在《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中提到,中国人在角色互动中表现出典型的偏正结构。
在偏正结构中,上级(权威者)是“正位”,下级(非权威者)则是“偏位”。在职场中,这种偏正结构表现为上级的决策和判断被认为是正确的,下级通常只能执行而不多加质疑。
人非圣贤,都会犯错。偏正结构会出现四种情况,
第一种,正位正确,偏位正确,双方皆大欢喜。
第二种,如果正位正确,偏位不正确,正位也能利用权威纠正错误。
第三种,如果正位错误,偏位错误,那么双方依旧可以和平共处。
第四种,正位错误,偏位正确,这是最复杂也最让中国打工人头疼的一种,而吴秀雅和胡经理的状态就属于这一种。
我干活最多,我能力最强,然而,公司却重用偷奸耍滑的马超,直属领导竟然劝我息事宁人。
吴秀雅是有讨好型人格,但她不傻。
然而,她遇见了最大的阻力,胡经理拉出郑昊当说客。
发现了没?
公事私办,这是胡经理促成的结果。
郑昊当胡经理的说客时,一会儿叫胡经理,一会儿称胡阿姨,称呼反复横跳。而吴秀雅一直说的是胡经理,从来不说胡阿姨。
郑昊和吴秀雅的价值观不同,郑昊的性格偏传统,他继承了传统中国情理社会那一套逻辑,看人情。
而吴秀雅讨厌人情,因为人情是她在职场上打怪升级的阻碍。她明明可以靠能力吃饭,然而,因为郑昊,郑昊家和胡经理的私情,让她变成了靠关系进公司的打工人,一个人情社会的既得利益者。
更讽刺的是,吴秀雅是人情的受害者。因此,人情在吴秀雅的职场经验中 ,是个贬义词。
吴秀雅在职场中受的委屈,其实是人情社会的必然。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在人情社会,重情不重理。
“情”字的内涵是义,是适宜,是和气,而非利;而“理”字往往包含利益、是非、章程、真假和道理等。郑昊让吴秀雅息事宁人,就强调了这是在给胡经理做人情,将来会有大回报。
即便在当下,做人情就会有大回报依旧是国人的集体潜意识。
未必如此。
因为人情是糊涂账,它无法被量化——在传统中国,算清账反而是不通人情。
胡经理牺牲吴秀雅,坚持将错就错,她对吴秀雅没有愧疚,反而会觉得吴秀雅在公司维权是不懂事。
这就是胡经理为何会让受害者吴秀雅当众道歉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吴秀雅是对的,胡经理做错了,那么胡经理将错就错的底气在哪里?
简单讲,她的底气来自她的地位。
在中国文化中,权威被视为天然正确,当代职场也是如此。这意味着,上级的决定或行为,往往被视为不容质疑的正确,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决策本身是错误的。这个思维模式往往会导致职场中的“将错就错”现象。
《年会不能停》中,马杰和皮特发现调令出现乌龙,依旧愿意将错就错,配合表演,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就是草台班子的本能反应,即便他们发现自己是草包,但也努力不让别人看出自己是草包。
《不讨好的勇气》里,胡经理愿意将错就错,继续抬举马超,打压吴秀雅,因为让吴秀雅受委屈,她依旧会有吴秀雅当内宣部的社畜,如果给吴秀雅澄清真相 ,那么她的业务能力就会被董事长质疑。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通常是胡经理的最优解。
中国当下在建设法治社会,但是,我们国人现在奉行的规则,依旧有很多人情社会的惯用逻辑,这就注定领导对员工的影响极大。我喜欢《不讨好的勇气》,就是因为它把当代职场那种人情社会的逻辑拍出来了。
刷剧时 我会想到公司年会,获奖第一名的总是给领导唱赞歌的节目,大家的觉悟都很高嘛。
话说回来,对员工来说,最好的领导当然是总能给出正确判断,领导吃上肉,员工也能喝上汤的那类人。
而胡经理是那种自己吃上肉,把吴秀雅的汤端给马超。
这就很过分。
有趣的是,尽管我在这里辨是非讲道理,在职场上遇见领导让我背锅,依旧没有反抗的勇气。比如有一年,我发完《无问西东》的稿子,题目竟然是《无问东西》。事后我被罚一千块,我却不敢说领导是那个错误的根源。
在权威面前,总容易下跪,多么可怕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