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啊,最近英国王室又上热搜了,不是因为哪个王子又谈恋爱了,也不是因为哪个王妃又穿了啥爆款,而是因为一个数字:一亿英镑。一年,花掉一亿英镑!相当于九个多亿人民币啊!
我的天,这得是多少个包子、多少杯奶茶啊!然后就有人问了,英国人是不是傻?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通货膨胀都快把人逼疯了,还花这么多钱养着这帮“吉祥物”。他们啥也不干,每天就是出席活动、挥挥手,一年下来挥掉一个亿,图啥呢?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说英国王室啥也不干,这话说得有点绝对。
人家一年跑两千多场活动呢!查尔斯去种树,凯特去探望病人,卡米拉跑慈善,听着好像挺轻松,但你想想,一天跑好几个地方,还得保持微笑,还得说些得体的话,这也不是个容易活儿。当然,你要说这活儿有没有实际价值,那还真不好说。种棵树,能改变气候吗?探望病人,能治好病吗?好像都不能。
但这里面,就有点像咱们过年贴春联、放鞭炮的意思了。图个啥?图个喜庆,图个热闹,图个心安。英国王室,某种程度上,就是英国人的“春联”和“鞭炮”。再说了,这一个亿也不是全进了王室的腰包。大头是修房子!
白金汉宫几百年的老房子,水管漏水,电线老化,不修能行吗?你想想,你家老房子住久了,是不是也得翻修?这道理是一样的。还有就是员工工资,几百号人要吃饭,要穿衣,要养家糊口,这都是钱啊。当然,最关键的问题是:英国人为什么愿意掏这笔钱?这里面,就有点像咱们中国人对“家”的感情了。英国王室,在英国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种象征,一种历史,一种文化。
想想莎士比亚的戏剧,想想狄更斯的小说,哪个离得开王室贵族?英国王室,就好像一个老物件,摆在那里,不一定有用,但看着就觉得安心。尤其是经济不好的时候,社会动荡的时候,有个王室在,就好像有个压舱石,稳住人心。而且,英国王室也不是光花钱不挣钱。旅游业就靠他们拉动呢!白金汉宫、温莎城堡,每年吸引无数游客,门票收入、纪念品收入,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还有就是“皇家认证”,英国货只要沾上“皇家”两个字,立马身价倍增。查尔斯出去访问,那可不仅仅是吃吃饭、握握手,也是在给英国货站台,给英国企业拉生意。所以说白了,英国人养着王室,不仅仅是为了图个“面子”,也是为了图个“里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人对王室就一点意见都没有。经济好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无所谓,经济不好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抱怨:这一亿英镑,能干多少事儿啊!给医院多雇几个护士不好吗?
但抱怨归抱怨,真要取消王室,估计没几个人同意。毕竟,几百年的传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这就有点像咱们中国人对“老字号”的态度。老字号的东西,可能不实用,可能有点贵,但总觉得有那么点味道,有那么点情怀。说来说去,英国王室这事儿,还真是挺复杂的。既有经济账,也有感情账,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考量。
有意思的是,咱们中国人看英国王室,也挺有意思的。一方面,觉得他们花钱如流水,有点浪费;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挺有范儿,挺有气派。这大概就是围城效应吧。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英国人看着咱们的奋斗精神,羡慕不已;咱们看着英国王室的优雅从容,也觉得挺有味道。所以啊,这世界上的事儿,还真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英国王室,既有它的价值,也有它的争议。你说它好,它也好;你说它不好,它也确实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