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每卖一台亏4.5万?雷军砸钱造车,背后各打算盘

岁月如梦焕 2025-03-25 16:34:31
小米SU7最近挺火,大街上回头率贼高,不少人嚷嚷着要体验一把“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但热闹归热闹,最近有个说法传开了:小米每卖一台SU7,就要亏个四万多块钱。这消息一出,不少人心里嘀咕:雷总这是要赔本赚吆喝?

小米的造车梦,真能做下去吗?要说这“亏四万”的说法,其实也不算空穴来风。小米汽车确实砸了不少钱进去,自建工厂、搞研发,哪一样都烧钱。造车这行,本来就是个重资产模式,前期投入巨大。小米SU7卖得再火,一时半会儿也cover不了那些成本。就像你开饭馆,装修、租金、人员工资,初期肯定得咬牙撑着,指望一开业就赚得盆满钵满,不太现实。不过,事情也没那么悲观。小米SU7的毛利率,现在大概是18.5%,虽然比不上特斯拉的25%,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开端。

想想看,刚入行的新手,能做到这个水平,已经挺不容易了。而且,小米也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降成本。比如说,提高产能。常州工厂今年优化了一下产线,年产能从15万辆提高到了18万辆。明年目标更高,要交付35万辆。北京亦庄的二期工厂,据说今年三季度就能投产,到时候月产能能突破3万辆。如果这些目标都能实现,小米汽车的年产能就能达到50万辆的水平。产能上去了,规模效应就出来了。

就像你批量生产零件,量越大,单个零件的成本就越低。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产能达到45万辆的时候,单车成本就下降了大约30%。小米要是也能做到这一点,那盈利就指日可待了。还有,电池这块,占了SU7成本的40%左右。小米也在想办法,自己研发CTB电池技术,还跟比亚迪这些供应商合作,降低采购成本。这就像你进货,货比三家,争取拿到最低价,积少成多,也能省下一笔钱。再说了,小米之前在智能化方向砸的钱,现在也开始见效了。硬件复用率提高了,后续车型的研发成本就能被更多销量分摊。

这就像你写了个程序,以后再开发类似的功能,就能直接调用,不用重新写代码,省时省力。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现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华为、比亚迪这些老牌车企,都在智能化和成本控制上发力。小米SU7现在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抓住了年轻人的喜好。但如果后期自研技术没跟上,光靠堆配置,那小米SU7的价格可能就撑不住了。价格降了,利润也就跟着下来了。另一方面,小米的“硬件+软件”生态链,还得继续完善。如果用户愿意为小米的智能服务付费,比如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等,那小米的盈利点就更多了。

这就像苹果,卖硬件赚钱,卖软件和服务也赚钱,两手抓,两手都硬。话说回来,小米汽车能不能在2027年前后实现盈亏平衡?我觉得有希望,但也有挑战。产能爬坡是个大工程,技术降本也需要时间,产品矩阵的扩张更是要谨慎。现在不少人觉得,小米SU7的爆火,有点像“网红”效应。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就像一个演员,靠一部戏走红,很容易,但能不能一直红下去,还得看后续的作品。我们习惯性地将小米的成功归结为“营销做得好”、“粉丝效应强”,但当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会发现,真正决定小米汽车命运的,还是技术、产品和服务。如果小米能把这些做好,就算前期亏点钱,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0 阅读:66

评论列表

南海边一个圈

南海边一个圈

2
2025-03-26 23:18

菊花啥时成了老牌车企?

BabyAmu

BabyAmu

1
2025-03-26 13:17

为了让雷总少亏点,肯请大家别买小米汽车了……

南海边一个圈 回复 03-26 23:18
狗屁不懂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