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片是电影世界里永不褪色的一抹亮色。
那些血脉偾张的打斗、生死一线的追逐,以及角色在绝境中迸发的意志力,总能让人屏息凝神。
本文精选了6部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动作电影,全程无尿点,看完只想拍腿叫好!
第一部:《勇士》Warrior,2011
豆瓣评分:8.9

酗酒父亲帕迪的两个儿子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次子汤米带着母亲病逝的伤痛从战场归来,以格斗宣泄愤怒。
长子布兰登为守护妻女重返赛场,在房贷压力与中年危机中寻找尊严。
当这对兄弟在MMA决赛相遇,每一次挥拳都裹挟着三十年的家庭创伤 。

这部披着格斗外衣的家庭伦理剧,用擂台上的肌肉碰撞来隐喻原生家庭的情感角力。
汤米选择父亲作教练的举动,实则是给彼此最后的救赎机会——八角笼里的血战,恰似家庭成员间最笨拙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二部:《突袭2:暴徒》The Raid 2: Berandal,2014
豆瓣评分:8.1

警察拉玛卧底黑帮两年,从监狱厮杀到街头混战,在雅加达的罪恶泥潭中越陷越深。
黑帮少主尤科的狂妄野心、日本极道势力的渗透、新兴帮派的崛起,将城市变成修罗场。

本片导演使用长镜头创造的暴力芭蕾,重新定义了动作电影的视觉语法。
泥地群殴戏中,飞溅的污泥与鲜血在慢镜头下呈现出诡异的诗意。
第三部:《怒火攻心》Crank,2006
豆瓣评分:7.5

杀手切弗遭人注射致命毒素,唯有保持肾上腺素飙升才能延缓死亡。
从高速公路摩托车追砍到夜店裸奔,这个将死之人用癫狂姿态完成复仇。

这是一部“不讲道理”的电影。
主角像打不死的蟑螂,剧情逻辑?不存在的!
但正是这种癫狂气质成就了它的独特魅力:第一视角镜头、游戏式分屏和猝不及防的黑色幽默。
第四部:《飓风营救》Taken,2008
豆瓣评分:8.3

退休特工布莱恩为救被绑架的女儿,独闯巴黎黑帮窝点。
96小时内,他靠一部手机、一把手枪,从街头混混直捣人口贩卖集团核心。
每一分钟都关乎女儿的生死,每一场对决都简单粗暴。

主演连姆·尼森凭此片奠定了“营救专业户”的地位。
影片没有复杂反转,但胜在节奏窒息。
布莱恩的招招致命,那句“我会找到你”的威胁,满足了观众对“以暴制暴”的所有想象。
第五部:《恶人传》악인전,2019
豆瓣评分:7.8

黑帮大佬张东秀被连环杀手袭击,与刑警郑泰锡达成协议:谁先抓到凶手,谁就能处置他。
这一黑一白联手追凶,却逐渐发现杀手远比他们想象的变态。

马东锡的拳头,金武烈的执著,再加上变态反派的癫狂,构成了一部反类型犯罪片。
导演将黑帮片的冷硬与警匪片的智斗结合,尤其喜欢张东秀的“以恶制恶”:用帮派手段逼供、以暴徒逻辑复仇。
第六部:《硬核亨利》Хардкор,2015
豆瓣评分:7.7

失忆的亨利为救妻子,在莫斯科街头与机械军团血战。
全程第一视角的镜头让人仿佛置身VR游戏,跑酷、枪战、爆炸应接不暇。
自称盟友的吉米多次“复活”,让亨利陷入更深的阴谋。

本片全程主观镜头,将电子游戏的沉浸感嫁接到电影语言中。
观看时会随着亨利的喘息声起伏,子弹擦过耳畔的声效设计本能闪躲。

有人晕镜头骂它“瞎胡闹”,有人赞它是“动作片革命”。
尽管剧情单薄有如游戏关卡,但创意值得肯定。
结语:以上盘点的这些电影让我们可以在安全距离内体验极致的冒险。
如果小伙伴们对动作题材感兴趣,可以点赞并收藏此片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