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河野钓走水和流水调漂抓口,只要不是激流一样可以很好钓

老谢钓鱼啊 2024-12-21 00:59:25

江河野钓的爱好者众多,因为江河给人一种汹涌澎湃的感觉,能给人一种非常有冲击力的感受,同时江河养殖的鱼儿也能够成长得更大更壮,所以钓鲤鱼、鲫鱼、草鱼、翘嘴等都有非常大的可能性,况且江河在岸边做鱼饵的时候水面飘荡着风都很舒服。

但是大家也普遍发现在江河钓鱼的时候水流走不停,这就造成了钓口抓取的时候很困难,因为水流的原因,浮漂很容易就被带走了,不管是钩鱼还是吃食的动作都瞬间就没了。

而许多老钓鱼人这项技术都称为走水,那么走水在江河是非常普遍存在的,那么怎么在江河这种环境中面对水流过快的问题,特别是抓口的环节,很多新手钓友其实是不会调漂的。

但是抓口还是要会的,那么在江河流动的水中怎么抓口呢?

即使不是激流,一样能够在江河中有收获,一起来看一下吧。

走水对钓的挑战。

首先要弄懂走水是什么,如果是在平地钓鱼,因为静止状态下鱼上浮或者下沉都是比较缓慢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浮漂是刻不容缓的状态,也不需要刻意去把浮漂拉到哪里,这个时候浮漂会自然根据鱼儿吃食的动作轻轻上升或者下沉。

这个时候浮漂上下移动还是比较明显的,并不会出现蒙口的情况,不会给你的抓口造成困难,而在江河野外,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水也是不停向前面的,鱼儿吃食的时候浮漂是随行的,所以要根据水流来吃。

这个时候由于水流向前推动着浮漂,如果鱼儿吸食的力量不足,那么浮漂也不会上升太多,所以许多初学者可能在这一点上适应不过来也比较苦恼。

其实解决这一点也并不难,只需要把浮漂先调高一点,让鱼儿反应过来上升一些,再过一会儿才会发现浮漂被上升了一些,但是这时候也很大概率是已经被鱼儿带走了,所以这种情况是比较蒙口的。

再者就是,即使我们提前知道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调漂呢?

如果强行让我们把浮漂调高,其实这一点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我们不清楚每次要让浮漂调多高,是调一档还是两档,还要考虑到不同鱼种的大小,带空钩入水调整,这个过程既费时间又麻烦。

还有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不同地区的水流速度大概是不一样的,这样也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在钓友出发的时候不知道水流速度有多快,可能是上游发电量不多,但是到了这段觉得流速较快,于是这段水就成为了中等强度的流水区,这样就和之前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了。

如果是中等强度水流的话,不像强流水影响大,所以很多人选择用灯芯绳作为浮漂去调,但是信号远比不上软性漂敏感,因此没有那么敏感,不容易蒙口。

所以每个人都想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新标准,但是这样是不是比较麻烦呢?

所以如果有一种常规,在任何地方,只要知道自己在哪种环境下就能直接拿出来用,不用再纠结该怎么调,那不是更好?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看这些经典的调漂方法。

经典调漂。

第一种是双铅下滑,双铅下滑适合强流水鱼情,有些地区甚至连开车都能不用倒着走,而且就算是这样的情况,我们也照样能够有百分之八十左右地中鱼率,这样我们也能想着提高出很多鱼。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就像知道了秘方一样,到这种地方来找一个合适点,就能钓到很大的鱼。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人不知道怎么调漂,但是对于会的人来说,他知道即使这样效果也很好。

因为窝子下以后,需要将漂轮收回,中间需要放铅在下面,新的铅放完后,收轮子的时候需要注意底部情,这样铅才能更好下滑,还有就是两次加铅的距离需要更远一些,然后氮气依然不变,平顶和扁平孔都可以适用。

第二种是清水调大顶子。

清水指流速一般比较慢的一些清澈宝宝湖泊,这声音有可能是由于发电机问题导致,有可能是这段位置天然就比较清澈,在这些地方选择大头浮漂,天然首选,也是为了提高可视性。

因为在这些地方看不见浮漂,有可能还会发生一些比较危险的事情,所以大头可以避免这个情况,而大头虽然比较重,但是水流毕竟比较慢,所以它们下沉也是相较比较慢。

我们在用大头调的时候,也是像我们之前说的一样。

就是先挂钩子,再底线,再主线,然后将线往上拉一些,这样大头就可以摸着底部,然后慢慢下移,慢慢下移过程中,我们还是适时观察浮漂状态,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第三种是小钩长线,陆地钓可以使用长线短钩,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可以把钩子剪掉一定长度,不能剪得过短,否则偷跑的鱼儿就没有在里面这个空间里,而这样的操作不仅适用于陆地钓,也可以用于近岸浅滩。

因此这三项广泛适用,多种多样,是我们值得借鉴的问题。

走水调漂技术。

轻漂滑铅抓口技术,这是个人总结的小方法,在走水状态下,诱饵下沉时间比较长,有些时候鱼还没游到吃食,浮漂就已经被带走了,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稍稍延迟反应时间。

关键在于我们先默默计算轨迹,在人看来不可控情况下,我们要掌控好两个方向:左侧和右侧,只要控制住左与右,就可以计算出上下!

试想:如果左侧与右侧都有浮力,而上与下又能够自行控制,这样难道还不能很快就学会操作吗?

第一步就是等吃饵,当浮漂向右侧偏移时,就需要开始加铅。

第二步就是调换当吸引力略小,导致浮漂在同一处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及时调整。

第三步就是重复前两步,当左侧与右侧还差三十厘米时,只需立即抛头,再次进行上述调整即可。

由此同时可以控制上下方向,以达到驾驭自如的效果。

0 阅读:3
老谢钓鱼啊

老谢钓鱼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