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玫瑰紫天蓝釉蒜头瓶珍品赏析

宇荫说文化 2023-12-25 03:58:01

这件藏品为钧窑玫瑰紫天蓝釉蒜头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钧红釉属我国最早出现的一个铜红釉品种 ,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釉, 因它最初为河南禹州钧窑所烧制,故称“钧红” ,红而且浓,滋润均匀,华而不俗,釉层中有细小的龟裂纹理,此釉在高温焙烧的过程中虽会向下淌流,但色釉一般不脱口,色调红里泛紫,又称“玫瑰紫釉”、“海棠红釉”。 据文献记载,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烧制出钧红釉瓷器 。而随着 钧红釉 瓷器 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可见,钧红釉瓷器的烧制是我国瓷器发展上的关键节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件藏品为宋钧窑玫瑰紫窑变釉蒜头瓶,器型规整,釉水肥厚有光泽,色泽层次感明显,塑形工艺流畅,胎质老火石红包浆老道,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收藏价值。

(高:40cm,腹径:20cm)

钧瓷之美,美在窑变。钧瓷的窑变现象主要指钧釉的各种变化。钧瓷施釉入窑烧成以后,产品上出现不同的色彩、纹路、图画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称之为钧瓷的窑变。钧瓷窑变,一窑中没有釉色完全相同的产品,“钧不成对,窑变无双’’即指此。

(底径:12cm}

钧瓷之美,美在窑变。钧瓷的窑变现象主要指钧釉的各种变化。钧瓷施釉入窑烧成以后,产品上出现不同的色彩、纹路、图画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称之为钧瓷的窑变。钧瓷窑变,一窑中没有釉色完全相同的产品,“钧不成对,窑变无双’’即指此。即使同一件产品上也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色彩纹路,并形成神奇的意境图画,给人以千变万化而神秘莫测的感觉。

钧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主要与其特定的生产制作工艺有关。这里面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窑变现象是这些多变的工艺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

特色

l·独有的原料。钧瓷所用矿物原料均为禹州当地所产,且储藏量很大。这些原料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本身多带有不同的颜色。原料中即使是同一种矿物,由于所处矿床的位置不同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物理和化学性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化学成分的变化,杂质含量的多少,熔融温度的高低等。这些原料为钧窑地区所特有,是钧瓷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也是钧瓷窑变现象的基础。

2·胎质和造型。(1)不同种类、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泥胎,其性质也不相同。胎质可对钧瓷窑变产生影响,主要反映在釉的颜色、开片、高温流动性几个方面。胎中铁、钛含量的多少,影响着钧釉的鲜艳程度和色调的深浅,硅、铝含量的多少对釉的开片有着重要的影响,碱性成分的多少则影响着釉的流动性。(2)钧瓷产品的造型一般都比较简洁、凝练,人物、动物类造型多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以大块的面作为形体;器皿类造型是平滑流畅的曲线、直线形体,稍复杂的造型局部点缀有耳饰、堆塑或雕刻等。所有这些造型的特点,都是为适应钧釉而设计的,能够充分显示窑变釉色之美。有些器皿类造型以乳钉、弦纹、棱角、凹槽等为附饰,加上口部、足部的巧妙处理,通过高温下钧釉的流动、堆积,凡乳钉、弦纹、棱角处釉层较薄,凹槽处釉层较厚,使釉产生多层次不同色调的变化,造成釉面丰富多彩的窑变效果。

3·釉料的化学组成。一个合理的钧釉组成,是钧瓷窑变的基础。钧釉的化学成分经科学分析,基本成分有十几种,并含有40多种微量元素。各化学成分之间具有恰当的比例,十分有利于钧釉窑变现象的产生。钧釉属富含磷的高硅酸质玻璃,在烧成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使釉具有乳光效果并富于窑变,釉面产生出多变的纹路和肌理。釉中的主要着色剂铁和铜对烧成时的气氛变化极为敏感,属多变价元素,随着气氛的变化,其着色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从而赋予钧釉以更为复杂的窑变色彩。

4-釉料的加工。主要指钧瓷釉料加工的粗细程度。釉料的粗细不同,烧成后就会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

5·施釉工艺。钧瓷在施釉时釉层厚度不同,烧成后釉面的窑变效果也就不同。一般情况下,釉层厚时窑变效果好,釉的色彩丰富,乳浊度高,纹路容易形成。釉层稍薄时则釉面变化少。另外,采用不同的上釉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

6-烧成工艺。烧成是钧瓷生产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该工序中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到钧瓷的窑变效果。装窑时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装窑产品的稠密与稀少,烧窑时所用燃料质量的优劣,还原气氛的轻重,烧成温度的高低,烧成时间的长短,住火后冷却速度的快慢,气候的变化以及烧窑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等,所有这些都会使钧瓷产生不同的窑变效果。

(口径:4cm)

由于钧瓷是窑变成色,决非人工所能描绘,历代皇室都把它视为珍宝严加控制,故宋钧传世极为稀少,竟成了连城之宝,身价极高。钧器始贡于五代,北宋徽宗皇帝把钧瓷定为“御用珍品”。宋、元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交通流传到欧洲,按重量和黄金等价;明万历皇帝曾以一百五十金买一钧窑瓶;清高宗乾隆皇帝曾作《钧窑歌》刻于器皿之上,收为宫廷秘宝;佳士得1995年春季香港拍卖会上,一件宋钧玫瑰紫釉鼓钉洗拍卖成交价145万港币;到1999年一件元钧天蓝挂紫红斑折沿盘成交价高达600万港币;一件新仿天青釉鸡心盘, 窑变美妙的“富士霞光盘”拍卖成交价300万港币。故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钧瓷名贵由此可见一斑。如有藏家对藏品感兴趣,欢迎垂询!

0 阅读:10
宇荫说文化

宇荫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