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于我国在战前准备上的动向也变得越发高度关注了起来。当然,这个所谓的战前准备工作其实是美国单方面提出来的。
美国认为我国正在积极备战,哪怕未来发生战争的概率并没有那么高。但当下的我国也表现出了一番未雨绸缪的姿态。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了,美国为什么会认为我国在积极备战呢?
或者换句话说,美国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在哪里?其实依据来源于三大方面。其一是我国南部战区司令员在最近被换了下来,由原来中部战区司令员接替了南部战区司令员的工作。
南部战区位于一线的战略位置自不多言,但怪就怪在当下的我国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战略,与以往一味采取战略防御的姿态大相径庭。上个月我海军舰艇多方位多角度出动破除岛链封锁。
空军的轰炸机更是到美国阿拉斯加周围溜了个弯。现在南部战区的司令员被换了下来,这说明以后中国的进攻势头可能会更加猛烈。这样一来,中美之间会发生更大范围内的误判情形。
如果升级成大规模战争。这是美国忧心忡忡的局面;其二是我国增加了对粮食和石油矿产资源的进口,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
但其实在战争中用途非常大。或者换句话说,要打仗就一定离不开这些资源。从这里才能看出有些未雨绸缪的意思。俄罗斯在2022年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前时也囤积了大规模的粮食。
美国还借此而特别警告了乌克兰。但乌克兰方面却并未注意到这一点,以至于俄罗斯在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的初期里就占据了十足的优势地位。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说明。
那就是这些商品都是可以常年大量购买的,并不是季节性短缺的商品。现在常年需要进口的商品却表现出了如同季节性短缺商品一般的重要特征。这无疑是不得不让人警惕的一点。
美国察觉情况有变第三个是现役军队的规模正在悄然扩大,退伍老兵的二次返伍和对新兵扩大征兵计划是典型的“两手抓”。众所周知,一旦我国使出了两手抓战略那往往就意味着重要性程度非常之高。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这三方面单独拿出任何一方面来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结合在一起就让美国感到非常忧虑了。其实美国这种心态完全是站在了战争的角度之上来看待当下的变化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说,美国实际上已经把自己代入中国要打仗这个观点了。所以不管是看这三方面中的哪一个方面还是结合起来看,美国都会感觉到中国正在积极备战的真实状态。
也就是说,美国其实是自己骗了自己。美国把因果顺序给倒过来了。如果美国能够摒弃掉中国一定会在未来开战的观点的话,可能美国就不会在综合这三大方面后顺势得出开战的研判。
一句话,美国人考虑问题总是喜欢从最坏的角度出发。我国虽然公然表态过不排除武力统一台湾的可能性,但却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会选择与美国爆发大规模战争。这二者并不绝对关联。
威慑论转为战争论这是因为仅仅是一个俄乌冲突的代理人战争就影响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果中美这两个大国之间爆发了大规模战争,那世界和平与地区局势可见一斑。很可能大国开战不被允许。
或者说大国一旦开战就相当于是把世界毁灭的可能性提高到了50%的几率。这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显然是不公平的。很可能大国开战会促成这些国家的联合,进而公然向中美两国施压。
这种局面有一定的可能性。况且武力统一台湾的代价也很大,不到万不得已我国不会采取武力统一台湾的方式。对于两岸关系而言,最小代价的统一才可以被最广大的两岸民众所接受。
如果说当下我国所做的战争准备确实要在不久的将来应用在台海局势之上,那不就等同于是提前做好了武力统一台湾的准备。美国是如何知道我国已经决定要用武力统一的方式?
这一点无疑是值得商榷的。而且美国的战争论实际上是从以前大打特打的威胁论升级而来。以前美国就爱拿解放军的武力来说事,说让周围国家感受到了强大威慑力。现在又强调战争。
对战争有克制态度这又何尝不是美国在特意造势从而让美国一举占据舆论高地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还没有过像美国一样去主动侵略他国和侵害他国利益的行为。我国一直都采取战略防御的姿态。
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我国也一直都在强调互惠互利。中美两个大国要想完全脱钩实际上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去中国化只能是一个妄想。
但美西方世界却迟迟认识不到这一点。这无疑是非常遗憾的。顺着这个思路说下去,中美之间的合作基点其实要大于对抗基点。因此台海战争也是可以避免的,就看美国会怎么作为了。
如果美国硬要横插一杠,阻挠统一大业的实现。那么中美之间就避免不了开战的可能了。因为中国是被迫出击的,就像抗美援朝一样。如果再结合当下背景来看,爆发战争可能性更小。
因为两大地区冲突仍在进行,并没有结束。新一轮巴以冲突看似是新战争但其实是积怨已深和过去的矛盾冲突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所致。新一轮巴以冲突实际算得上是“新瓶装旧酒”。
而中美之间围绕着台海爆发的战争却无疑是新战争。一般而言,新战争的爆发会很难。俄罗斯在促成克里米亚公投之后,还用了8年的时间来准备特别军事行动。台海战争无疑会更久。
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经济一直没有恢复,和二战前的情况类似。备战备荒,预防三战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