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博物馆、广州博物馆

老刘评旅游 2025-04-06 20:08:41

亳州博物馆是一座亳州市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它以其仿汉城堡式的建筑风格而著称。

亳州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收藏和展示本地文物的场所,还是一个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平台。它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旨在保护和传承亳州的文化遗产。

亳州博物馆也是亳州城市的一张名片,被誉为“文化的芯片”和“历史的底片”。亳州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亳州博物馆陈列名为"穿越五千年——亳州文化寻源",通过八个不同的部分,即序厅、涡河文明、商汤都亳、道源圣地、汉魏风骨、天下望州、亳商市井和近现代亳州,全面展示了亳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姿多彩的文物形态。这些内容包括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石器,汉代的各种瓷器,以及历代的艺术作品等。

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泱泱涡河水先后哺育出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上百位文治武功、彪炳史册的先哲名流。

观众在展厅可以领略到亳州上下五千年历史,欣赏“中国原始第一村”尉迟寺出土的大型陶器,曹操家族墓群出土的银缕玉衣、玉刚卯、铜猪、精美的汉代青瓷罐,造型逼真的隋唐陶俑,宋元瓷器和明代工艺高超的镂空金丝葫芦耳坠等等。

基本陈列共有7个展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分布在一楼展厅。主要陈展文物有龙山文化祭祀用具鸟形神器、七足器、商占卜甲骨、汉代文字砖,宋钧窑天青釉大碗、僧人骨灰罐、棺、赵孟頫“北陇耕云”石刻、洪宪五彩九龙大盘等。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是广州现存明代三大古建筑之一,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为明清广州老城标志。楼体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五层楼阁逐层收减,朱墙绿瓦,造型雄伟。飞檐翘角,似楼似塔,是多层楼阁式建筑,为清代及现代“羊城八景”之一。

广州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示广州地方历史文物。馆内常设展览为“广州历史陈列”展,通过近千件古、近代的图片、资料,使人们从中了解到广州历史发展的概貌与地方文化的特征。

在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排列着不少旧迹斑斑大炮。这是我们所熟知的是四方炮台。四方炮台是建于清朝,是广州城防的重要据点,这里遍布着当年鸦片战争时期的痕迹。

这些大炮绝大部分来自于明朝和清朝。在明朝时期,拥有大炮是非常发达,很多战争都离不开这些威武大炮。这些大炮都是在广东铸造的,写着建于佛山。原来当年佛山市广东的冶铁中心,在佛山的铸造大炮的工匠技术都是非常的出色。清代的铁炮多数是比较厚重和巨大,每一门大炮都重达上千斤。每门大炮都有生产的时间、地点和铸造者姓名。

孙中山遗嘱石刻,孙中山遗嘱是在孙中山去世前所立。共三份,包括《国事篇》、《家事篇》及《致苏联遗书》。前两份遗嘱由孙中山口授,汪精卫笔录。《致苏联遗书》则是由孙中山以英语口授,他的苏联顾问鲍罗廷等笔录。

大新街石额,1997年2月在广州大新街路出土,清乾隆年间的广东籍探花罗文俊书。

广九火车站大楼奠基石,广九铁路是连接广州经深圳至香港九龙的铁路线,全长178.6公里,由英国人设计。1907年动工,1911年建成通车车站大楼一直使用至上世纪70年代,1999年大楼拆除时,这方奠基石由广州博物馆征集,现存放在镇海楼广场西南炮台旁。

这辆出厂编号为“D1-126”的铰接式无轨电车,由上海客车厂生产,因两节车厢之间用转盘连接,被称为“大通道”电车,最大载客量达150余人。又因顶部线缆如两条竖起的“辫子”,广州人亲切地称其为“孖(ma)辫车”。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款电车在广州投入使用,后因其车身长、不够灵活,80年代末开始逐渐被淘汰。现停放在镇海楼东侧明城墙内展示,供市民游客参观。作为广州市最后一辆公交大通道电车,它见证了广州交通事业发展的一段光荣历史,承载了无数老广州人的记忆。

广州博物馆以镇海楼为主楼,旧址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平方米。广州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馆藏由初期的3千多件增至约10万件。

镇海楼内长设有基本陈列《城标·城史》展览,展览分为六大部分。观众进入镇海楼,拾级而上,悠久、深厚的古代广州城市历史在眼前逐层展开:一楼为序厅,主要展现广州城市变迁及人文精神。二楼展示先秦至两汉的相关历史。三楼展示三国两晋至宋元的相关历史。四楼展示明清时期的广州。五楼展示近现代的相关历史。

0 阅读:0
老刘评旅游

老刘评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