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其实是阻止阶层流动的负面因子

许攸阅览生活 2025-04-13 19:16:39

当市场行情普遍大好的时候,大家赚钱感觉很容易,但是我们要看到,赚的最多的是那些老板,作为生产组织者,他们凭着对市场的判断、商品的分析、销售的达成,获得了高额回报,并且随着商品好卖而不断调高自己商品的价格,但是一线生产作业员工挺多就是涨那么一点薪水或者是加班工资。二者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形成了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低收入人群和中高收入者。

因为市场行情很好,这让老板们更加愿意把得到的利润投入再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有些老板甚至感觉看到了风口,从银行等地方贷款扩大生产。表面上大家赚钱更容易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岗位,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多,但到了一定时候,商品卖不动了,大量的商品积压在那里,而大家手上现金财富都没有多少,因为都变成实物了。

商品堆在库房,而生产线不能停,一停损失更大,怎么办?控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价格,减少员工数量,降低工资标准,这都是路径。

这时候就有一个互相转换的可能了,老板们因为市场商品饱和的原因,利润下降了,收入降低了,资产缩水了,从大的范围来看,以前“有钱的老板”现在的身价和普通人越来越接近了。而仍然拿着没有增长和减少的工资的员工,当使用节约一点、少买一点、多存一点、再等等看等方法,个人积蓄会变得多起来。

不同财富层次的人群开始流动,总体财富因为市场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和购买欲望的升降,在社会总体财富变化不大的大盘子里面被平均了。以前有钱的老板大部分财富都转化成了待在市场售出的商品,以前“没有多少钱”的普通人因为商品价格的下降,购买力提高了,拥有的财富升值了,或许在某一刻不清不楚的就变成了“中产阶层”了。

这个时候,一些老板面对市场变化和自身的生产情况,会采取抑制措施,一个就是减少生产产量,一个就是裁员或者降薪,如果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商品价格在市场总量限制在一定规模时又重新涨价,另一个结果就是普通员工失业或者收入减少,依然和以前一样,购买力没变化,自己的积蓄也没有保值增值。阶层流动在这样背景下走入了死胡同。

我们说任何时期的发展都是向上向好的,之所以出现经营困难和生活艰辛,那都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人类活动发展到今天都是互相交换的结果,而商品的价值就是在这交换行为中得以体现。

我们看当前有很多商品都在降价,比如房子;比如一些奢侈品;比如普通人平时难以触及的“大宗商品”,如汽车、金银首饰等等。这些都是调整财富的方式,而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未来,不是劳动力缺少,而是更多的高学历人才进入市场,工作竞争压力更大,而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必须“严防死守”,需要坚持下去,不然经历这次调整或者说大洗牌过后,一般普通员工将很难找到合适的满意的工作。

话说回来,通过降薪来维持经营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和社会发展规律是相左的,我们需要融入这次变化,从内生力量和现代管理、科技水平等方面提高利润,这才是做大做强做久的法宝。

0 阅读:9
许攸阅览生活

许攸阅览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