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罗非鱼和清道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两种鱼类并不是我国的本土鱼类,但是给我国的本土鱼类带来极大的伤害,在它们生活的水域内,本土鱼类的密度大大减少。

罗非鱼来自埃及,在1946年被当作食用鱼类引进,清道夫则来自南美洲,在1980年被当作观赏鱼类引入。
其实任何鱼类的引进,在当时都有各自的考虑,有些是为了食用,有些是为了观赏,但是在引进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它们进入野外后,对于本土的影响。
罗非鱼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管在污水中,还是在咸淡水中都能生存,并且食性杂不挑食,让它们在我国水域内横行霸道!

而清道夫更厉害,这种外骨骼鱼类在我国属于没有天敌的存在,除了无法食用外,它还会吞食大量鱼类的鱼卵,直接造成孵化的幼鱼大大减少,影响鱼类的种群。
不过罗非鱼和清道夫,这种蚕食本土鱼类生存空间的行为,有可能被遏制。因为它们的天敌总算是到来了,它就是北美大口黑鲈。
我国在1983年引进大口黑鲈苗,并于1985年相继人工繁殖成功,繁殖的鱼苗已被引种到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养殖。
大口黑鲈,是鲈形目棘臀鱼科黑鲈属的鱼类动物。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河流和湖泊中,美国、加拿大等淡水水域亦有分布。
多栖息于沙质或沙泥质且混浊度低的静水环境,尤其喜欢群栖于清澈的缓流水中,对盐度适应性较广。

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捕食小鱼、昆虫等,摄食量较大;幼鱼以食桡足类动物为主。大口黑鲈的繁殖季节在3-6月,4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雌鱼怀卵量为4万-10万粒。
大口黑鲈的肉质紧实,味道鲜美,鱼刺少,常常被作为清蒸鱼食用,是一种高档鱼类,在菜市场常常看到它们的身影。体长可达50公分,偶尔出现巨大个体。
在南方一些养殖罗非鱼的鱼塘内,为了控制成年罗非鱼产卵后的幼鱼生长,以及鱼塘内的小杂鱼,采用大口黑鲈和罗非鱼混养经济效益很高,也不用再投喂小杂鱼。
而大口黑鲈和其它入侵鱼类一样,早已进入野外河道内,并且已经适应了新环境,在南方很多河道内,大口黑鲈已经形成种群。

2020年6月,广西贵港一位钓鱼人在郁江钓获一条一斤左右的美国黑鲈,而郁江正是珠江在广西境内的支流之一。
2023年7月,在珠江的的一条支流中,一位当地钓鱼人遇到了成群的大口黑鲈,连续钓获好几条,最大的一条达到了7斤多。
从这里不难看出,珠江流域内的大口黑鲈早已形成种群,并且珠江流域的气候很适合大口黑鲈的生活,那么能不能利用大口黑鲈,控制珠江流域内的罗非鱼和清道夫的种群呢?
我觉得这是完全可以的,因为珠江内已经出现了大口黑鲈,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让它们减少罗非鱼和清道夫鱼的密度,并无不可,那么大口黑鲈有能力控制它们的种群吗?这要从4个方面开始说起。
1、繁殖方式
任何鱼类只要繁殖能力比较强,那么它就有壮大种群的可能,而大口黑鲈一龄就能产卵,繁殖季节在3-6月,1公斤的雌鱼怀卵量为4-10万粒产卵量非常大。

只有产卵量大,它们的种群才能慢慢发展,因为任何水域内都不是只有一种鱼类,产卵量小的话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然而大口黑鲈不仅产卵量大,鱼卵的孵化率也高,因为它会自己挖坑筑建巢,产卵后鱼卵由雄鱼守护孵化。这种繁殖方式幼崽的成活率很高,有成为珠江“霸主”的可能。
2、食性、大口黑鲈为掠食性鱼类,从孵化的幼苗开始,就以水域内的浮游动物为食,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的局面。
亚成年的大口黑鲈以水域内的小鱼小虾、掉落入水的昆虫等为食,成年的大口黑鲈几乎没有天敌,主要的食物为其它鱼类。

罗非鱼幼年为群居性,这在大口黑鲈眼里几乎是移动的食物,它们会主动发起攻击。清道夫在幼年的时候,也是大口黑鲈的食物来源。
3、体型、大口黑鲈的体型相对来说比较小,成年后也不过30-50公分,这对于肉食性鱼类来说,这个体型有点小了,如果体形能超过1米,那么鱤鱼都要给他让位!
大口黑鲈即使偶有巨型个体,但这并不是它常见的体形,50公分的个体对于控制水域内罗非鱼和清道夫种群来说,稍显无力!

因为成年的罗非鱼体重有几斤,甚至超过10斤,成年的清道夫也在2-3斤左右,大口黑鲈50公分的体形,对于成年的罗非鱼和清道夫构不成威胁。
4、领地意识、
大口黑鲈有一定的领地意识,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因为经常在一片水域内徘徊,被抓捕的几率太大了。捕鱼人可以根据它这个生活习性,专门捕捞,这种生活方式;钓鱼人也可以根据这种方式钓获它们。
很多掠食性鱼类都没有领地观念,比如:黑鱼、翘嘴鱼、鱤鱼等,这些鱼类游到哪里吃到哪里,而大口黑鲈则不同,它是固定在某一片水域内,不做远距离洄游。

如果大口黑鲈没有领地观念,也是游到哪里吃到哪里,那么它们的分布领域也会极广。有可能是大口黑鲈个体比较小,这是它们生存的一个方式。
从这4个方面来说,只能说它们成为霸主的几率,一半一半。它的繁殖方式,以及食物的充足程度占优势,有成为“霸主”的可能,而它的体型和领地意识,又让它容易被捕捞,以及被钓鱼人钓获,所以想要成为霸主很难。
如果捕捞强度小的话,大口黑鲈有可能密度会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口黑鲈的出现,对于珠江内罗非鱼和清道夫的种群,它的大嘴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个体比较小“咬死清道夫,脚踢罗非鱼”的愿望很难实现。
并且大口黑鲈也是入侵鱼类,它适应了新环境,对于珠江内的本土鱼类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具体是福还是祸尚不清楚,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证明,你说呢?你觉得是福还是祸?
参考资料:科学百科《大口黑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