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邀俄重返G7,俄乌问题大局已定,慕安会成乌“黑暗时刻”?

邱震海 2025-02-15 11:11:53

各位朋友,大家好。

北京时间2月14日晚上,今年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简称“慕安会”)正式拉开序幕。

2月14日上午,欧洲部分媒体出现了一个词叫“慕尼黑黑暗时刻重新来临”,这里指的其实就是1938年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该协定在历史上被视为二战的前奏和投降主义的象征。

有些欧洲媒体之所以将昨晚的慕安会与当年的“黑暗时刻”相提并论,主要还是因为特朗普与普京和泽连斯基刚通完电话,俄乌战争结束谈判即将开始。

正如我此前提到的,在此次俄乌谈判进程中,俄罗斯明显占据了上风。因此,一些欧洲媒体感到不满,使用了这一比喻。

这个比喻是否恰当我们另当别论,但至少说明在此次慕安会上,俄乌战争的和平进程将是其中一个重要焦点。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此次慕安会召开后,美国和俄罗斯代表团中的主要领导人或负责人可能会举行会面。

据悉,此次美国方面派出副总统万斯出席会议,俄罗斯方面还不得而知,但泽连斯基一定会出席此次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长已经结束了对爱尔兰的访问,并正对英国展开访问,预计2月15日会抵达慕尼黑出席此次会议。

另外,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可能将在慕安会上,公布特朗普政府所谓的俄乌和平计划的一些细节。

因此,昨晚开始的慕安会备受瞩目,绝非一次普通的会议。

坦率地讲,1963年首届慕安会以来,这个会议已存在六十多年时间。该会议起初是欧美之间在冷战时期的一个跨大西洋安全峰会,近十几年来才开始转型成全球性的安全峰会,其“风头”也一度盖过每年六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峰会。

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中国外长几乎每年都会参加慕安会,但今年的会议有所不同。

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再次出席,另一方面俄乌和平进程开始展开。因此,各方可能在会议上就俄乌问题展开互动,甚至是交锋。

鉴于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可能也是此次峰会的焦点之一。

2022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泽连斯基曾呼吁各方拯救乌克兰的和平,但没想到的是,他发表完该讲话一个星期后,俄乌战争就爆发了。自那之后,泽连斯基每年基本都是以视频通话的形式,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

按照泽连斯基的说法,今年的慕安会尤其重要,所以他要线下参与此次会议,并且他希望能借此机会与万斯举行会谈,说服万斯支持乌克兰。

按照现有情况来看,泽连斯基这个目标可能已经难以实现。

2月13日我已经多次提到,特朗普与普京通话的语气像是一种商量,而与泽连斯基通话更像是通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泽连斯基对此也非常不满,他抱怨特朗普先与普京进行通话达成交易,然后再“通报”他。

如今乌克兰所受到的来自于美国、北约和欧洲方面的援助待遇,与过去已经截然不同,尤其是北约新秘书长吕特上任后,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声调大幅下降。

据悉,此次吕特也会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未来三天在慕安会上的任何最新动态,欢迎持续关注我的文章,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梳理结构,并进行分析和前瞻。

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欧洲各国尚未在解决俄乌问题上进行表态,但大局基本已定,即美国“甩开”北约、欧盟和乌克兰,单独与普京达成协议,北约、乌克兰以及欧洲国家基本上都只是被特朗普“通报”。

但毕竟美国副总统万斯将亲自出席此次会议,万斯如何表达美国的观点,各方如何与其进行公开或私下的互动,其中公开可能产生争执,私下可能产生交易,而这些我们都需加以关注。

另一方面,如果如某些欧洲媒体所言,此次慕安会会迎来“黑暗时刻”,那下一步局势会如何走?

从外表形式来看,此次慕安会与1938年的慕安会截然不同,1938年那次慕安会“黑暗时刻”导致二战爆发,但此次至少在阶段性、策略性上结束了一场战争。

那这场战争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将如何展开?

显然,新的世界格局对乌克兰、美国传统盟友,也就是欧洲和北约来说都是不利的。

那新的战略格局有利于谁呢?

答案自然是特朗普和普京,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否则就不会出现特朗普与普京先达成一致的意见,再向乌克兰进行通报的情况。

然而,目前最让人关心、担忧和最值得讨论的问题是,特朗普和普京关系愈发紧密,在解决俄乌战争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管是特朗普团队还是美国其他战略精英,一路以来都希望美国能够“拉俄抗中”,这个策略未来是否会逐步实施?俄罗斯方面又会如何看待、考虑、回应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不管是普京还是特朗普都不会承认美国“拉俄抗中”这个策略,未来还需通过观察他们互动的蛛丝马迹来得出结论。

当然,特朗普团队内部也存在“三心二意”,“三心”即特朗普的心、其鹰派团队的心和马斯克的心。“二意”则是观察特朗普和他的盟友如何相处,然后才是和中国如何相处。

言归正传,美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态度大幅度倾向俄罗斯,未来战争结束后,美俄关系可能会进一步走近,所以欧洲才说“黑暗时刻”来临。

2月14日我看到,德国等欧洲媒体提到,这样的谈判无异于让乌克兰无条件投降。所以俄乌局势下一步到底会如何走,令我们十分关注。

2月13日,特朗普提出,希望重新将俄罗斯纳入西方七国集团首脑峰会(G7)。

大家知道,1999年,现在的G7原本还是G8,有俄罗斯参加的G8持续了15年,直到2014年发生克里米亚风波,其他工业国家才将俄罗斯驱逐出去。

现在,特朗普提出要让俄罗斯回到G7框架,使之重新成为八国成员之一,谁又能否认其中是否隐含特朗普的战略意图呢?

而如果存在这样的意图,特朗普针对的对象显然是中国。

当然我们肯定信任俄罗斯朋友,我不相信也不认为俄罗斯会完全放弃中国。

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对中国而言,我们应对思考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避免将国家利益放在某一个国家身上。

虽然我们主张与西方国家建立良好关系,这是基于现实考虑,因为这有利于我国发展。但是,我们绝不会天真到为了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而损害甚至放弃我们的国家利益,这点对俄罗斯也适用。

美国是否在“拉俄抗中”,现在是一个开放的问题,当事人不会承认,旁观者可能会解读过渡,而我也是抱着非常客观中立的态度,同时合乎逻辑来进行前瞻性分析。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尽管西方国家可能会对俄乌战争结束的方式存在诸多不满,但这次慕安会依旧非常关键。无论是其公开声明还是私下的各种政策表述或互动,都令人非常关注。

第二,我们需关注中美俄三国之间的博弈和互动格局如何展开,尤其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以及与中国之间将形成何种关系。

第三,我们要关注一个迹象,就是特朗普上台后,某种程度上对中国与美国盟友的关系是有利的。

当然,中美关系可以展现另一番的互动。正如我之前所说,如果我们能展现出足够的“霸气”、“江湖气”和“匪气”,那么我们是能够利用这一点的,在这我就不再展开了。

前面我提到,中国外长正在英国展开访问。据悉,这次中国外长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了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上一次中英战略对话还是7年前。

众所周知,在十几年前的卡梅伦时代,中英关系被称为“黄金十年”。后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变化,包括地缘战略形势的变化等,英国跟随美国步伐,导致中英关系以及中欧关系全面恶化。

坦率地说,特朗普上台以来,对于中国与美国盟友的接近是有益的,包括与韩国和日本的关系。

此外,还有消息传出,中日韩三国的外长可能会在三月下旬举行会晤,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迹象。

与此同时,美国也一直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比如2月13日印度总理莫迪访问美国,这是自特朗普当选不足一个月以来,第三个访问美国的外国领导人。

特朗普尚未访问过任何国家,他非常繁忙,但他可以选择邀请或拒绝哪些人访美。

而在邀请名单中,第一个是2月4日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他是美国在中东最铁杆的盟友;第二个是日本首相石破茂;第三个就是印度总理莫迪。

同样地,为何特朗普不邀请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英国首相斯塔默呢?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当然,可以说这是偶然的,总会存在轻重缓急和先来后到的考虑,但印度对美国极其重要。

莫迪可谓是特朗普的老朋友了,自2014年6月上台以来,莫迪担任印度总理已近11年。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中,莫迪与特朗普的关系颇为融洽,尤其是在2018年,特朗普将美国的“亚太战略”硬生生改成了“印太战略”,将印度纳入其中。

同时,美国的亚太战略司令部也相应地改为了印太司令部。

当然,印度并未完全投入美国的怀抱。另外,据说莫迪此次访美,还会继续讨论和巩固美日印澳四国联盟。

此前,鲁比奥在正式上任国务卿后的首次公开外事活动,即为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峰会。

此次印度与美国的对话,除了上述议题外,还将探讨其他事项,以进一步提升印度在美“印太战略”中的地位。

当然,我刚才提到印度并未完全倒向美国,主要是指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后,印度的立场与中国更为接近,但不是完全一致。

印度从未谴责过俄罗斯,也未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是一场侵略,一直用“特别军事行动”来描述。

鉴于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就导致印度目前成为了美俄两国同时拉拢的对象。

当然,美印之间的双边科技和经贸关系也不言而喻,因此这次访问显得尤为关键。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上台不仅对美国和各国的双边关系产生影响,也对俄乌战争的结束起到了关键作用。

至于俄乌战争结束的方式是否符合人们的期望,另当别论。

但新的世界格局,在原本已经呼之欲出的基础之上,现在像泥球一样又被重新捏了一下,这个端倪才刚刚开始。

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正式展开,除了要关注会上各国围绕俄乌战争的立场,以及由此展开的互动交锋之外,我还建议大家关注这个像泥球般的、正在被重新塑造的新国际秩序,是如何呼之欲出的。

有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随时关注我的文章。

2 阅读:399

评论列表

xbyf

xbyf

2025-02-16 11:30

深度分析:俄乌战争我们收获了什么? 这个世界只有中美俄三家棋手,其余都是棋子,只有中美俄坐在餐桌上,其余都在菜单上。 身为国人,只有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才能坐在餐桌上。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垃圾时间,赢家输家已经明朗。输家无需置疑,欧洲和乌克兰。赢家是谁? 有人说是老美,你见过赢家急于离开牌桌吗?特朗普结束俄乌战争的心情比京子还要迫切。欧洲和乌克兰怎么说是老美的小弟,自家小弟被人打了,老大无能为力,本身就是失败。 有人说是俄罗斯,毕竟一对46坚持了三年,乌东四州已经收入囊中,但遭受了全面制裁,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翻身,有得有失。 真正的赢家是谁?其实是我们啊(微笑)。俄乌战争反而让世人见识到我们的实力,我们挺谁谁就赢。京子只要不傻,就知道在最困难的时候,谁帮助过他。 三年前俄乌战争爆发,看过本人帖子的网友还记得,精准预言了如今的结果。1.俄不会输。2.保持中立,使我们利益最大化。3.俄乌战争会进入垃圾时间,表演式开战,直至谈判结束战争。 本人的下一个预言:小泽司机下台流亡或受审,板上钉钉。

邱震海

邱震海

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有30年媒体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