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蔡垒磊
时常听到有人在抱怨这个问题,但我没见有人说清楚过,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很拧巴,他们的价值观左也不是,右也不行——左了,被人说太自私,太自我,没道德;右了,总是被“欺负”,然后发现“欺负他们的人,似乎也没什么后果”。
这哪行?年轻人需要有人给他们的行为一个纲领,一个理论基础,不能总是被人说两句就哑口无言,然后乖乖听话,乖乖被人欺负。我今天就说清楚这件事,而在此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概念。
你迁就我,我迁就你,无底线/无规则/纯凭主观/纯凭个人良心的那种做法,我们叫遵循“弱价值观”;按规则,按道理,分清情分和本分,有明确的界限去分对错的,我们叫遵循“强价值观”。
当有人说“现代人的道德感越来越弱”的时候,其实他们说的是现代人更愿意遵循强价值观,而不愿意遵循弱价值观了。可道德是主观的,道德也是分群体的,在一个群体里没道德的做法,在另一个群体里很可能稀松平常,比如在老家和在大城市,在老家觉得没道德,没规矩,没教养的事,在大城市可能人人如此;而在大城市觉得没素质,没道德的事,在老家可能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道德,说到底就只是一群人的共识,你换一群人相处,就可能有完全相反的结果。
遵循弱价值观的问题在于,你遵循了,别人不一定遵循;你的标准,未必是别人心里的标准;你觉得做得够了,别人未必觉得够。而当代年轻人又很少用道德去绑架别人,就算绑架了,别人也未必理会,于是经常只能默默吃亏——亏吃多了,人就不会不改变,所以这种价值观很不稳定。
那弱价值观为什么在以前就稳定?因为那是小农经济的价值观,只适用于农耕文明,人口流动不强的时代——彼此知根知底,圈子一样,谁也不敢突破周围那一圈人的共识,因为会口口相传,在周围人那里找不到机会,无法正常社交。但到了真正的现代,陌生人协作大量进行,你再遵循,就是自讨苦吃,因为是陌生人协作,所以别人并不在意打破你或者你那一圈人的共识,说白了,跟你拜拜以后,没有交集,谁认识谁?所以大城市只能讲法律,只能讲强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强价值观,就是现代社会博弈之后的纳什均衡点,是更稳定的。
年轻人从小接受弱价值观的教育长大,进了大城市的社会以后就会非常痛苦——遵循吧,就老吃亏;不遵循吧,自己心里又过不去。所以就得经历痛苦的价值观洗礼,彻底让自己脱胎换骨一遍才行。
我最早开始创业的时候,连开除一个不称职的员工都不敢,明明知道她不合适,但就是拖了一个多礼拜才跟她讲。我总觉得这人我亲自招进来,现在要赶人走是一件很说不出口的事,所以每次鼓起勇气把她喊进办公室,结果又说了一堆工作上的事,完全不能像电视里一样直接让她去人事部办理离职手续,心理压力很大。
但后来就越来越熟练了,因为我发现有一些员工就没什么心理压力,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占公司便宜,丝毫不会觉得“亏欠了我”;他们也会在我刚开始创业,流程不规范的时候,跟我大谈劳动法——离职了死活不交接属于公司的资产;面试的时候,明明都谈好了,但最终放鸽子的,更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在公司偷钱的。
那怎么办呢?纳什均衡点就一定是你也得遵循对等的价值观,你要是还在“我也对你好一点,你也对我好一点”,那公司就不用开了,因为你对人好,别人不对你好,你能把别人怎么样?你根本不能怎么样。那这样是不是对那些想“将心比心”的人不公平?不是不公平,而是你只能这样做,然后其他人也就只能这样来配合你——这才叫稳定的纳什均衡,即在现代社会,发展成这个情况是博弈之下的必然。
所以叫“强价值观”,或者叫更稳定的价值观。
以前父母总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所以要各种讨好,各种给别人办事,各种其他人优先——怎么说呢?这种价值观或许的确曾经让他们获利过,但时代不同了,很多东西不能刻舟求剑,不能直接迁移。现在多个朋友有用吗?有时候也有点用,但更多时候是没用,因为现在的朋友能帮你就看两点,一是你值不值得,即你自身的段位怎么样?你的段位不够,对不起,那你就配不上过于好的机会,因为你还不起这个价值;二是是不是举手之劳?太繁杂的不行,因为会耽误自己的时间,还可能用掉自己的人情。
在以前,朋友帮你确实可能是尽心尽力的,你拿点土特产,说是老家的远亲,都可能尽心尽力帮你搞定事情,为什么?回老家要脸;在固定的朋友圈子里要口碑,这样可以光宗耀祖,获得情绪收益,以及在圈子里的口碑还能兑换到其他有能量的朋友的帮忙,说白了,那是通货。
现在呢?你尽心尽力帮了忙,耽误了自己的事情,给人背了书,最后出问题连累你,最不划算的是,朋友圈很不固定,还没等社会安全感到手,换行业了,换工作了,换交际圈了,不高频互动了,去新的圈子了以往的通货全归零了,帮了也是白帮,还耽误你自己上进——回头你再去找之前的朋友?请往上看两段,对不起,你段位不够,没有帮你的价值了。
所以很多人感慨,说现代人啊,人味越来越淡了。但这是“社会风气”的问题吗?它本质上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是人和人协作模式变化的问题,不是说我们被“西化”了,而是我们要走向现代化,就算没有西方价值观,我们也会创造跟现在西方价值观几乎一样的价值观。如果是这样,那这个可能就会叫“东方现代价值观”了,而我们在农耕文明时代建立起的那些价值观,只能被称为“古代价值观”了。
这篇就是理论总纲,年轻人不要焦虑,也不要被人绑架,就做你想做的,因为你没有错,只是我们的教科书更新得太慢而已。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