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运输暂养术,循环水系统,活体出口,关键步骤详解

晓珍养殖 2025-02-19 20:52:07

扇贝运输暂养术,循环水系统,活体出口,关键步骤详解

扇贝,这种小小的贝类海鲜可是有着不少的独特之处。它的外壳坚硬且形状优美,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在海鲜市场上,扇贝可是很受大家欢迎的美食,可用于做刺身、蒜蓉粉丝蒸扇贝等众多佳肴。扇贝在我国沿海很多地方都有养殖,像辽宁、山东等地沿海养殖扇贝的规模还挺大的,这得得益于那片富饶的海域,水质好、食物来源丰富。

现在很多人想把扇贝运到更远的地方去,特别是活体出口可不容易。这扇贝运输暂养术和循环水系统就是两个关键。

咱们先说说扇贝运输暂养的痛点。在沿海的一些养殖场,比如在广东湛江的养殖户阿强,他养殖了很多扇贝。以前运输扇贝活体到北方的时候,到那边好多扇贝都死了。这是因为路途远,环境变化大,盐度、温度这些都不一样。南方海水盐度低一点,温度相对高一点,到了北方盐度高温度低,扇贝受不住,就死翘翘了。

再加上运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要在海上运输3天甚至更久,没有合适的环境,扇贝就难以存活。这扇贝不像有些不耐活体运输的水产,它需要比较稳定的环境。要是温度变化太剧烈,比如从20摄氏度一下子降到10摄氏度,扇贝就会受惊,身体机能下降。还有盐度方面,扇贝适应的范围比较窄,盐度变化个0.5左右都可能让它有危险。

还有空间限制。如果把大量扇贝堆在一起运输,它们互相挤压,会损伤外壳,外壳损伤后就容易感染病菌。这就像人在狭小拥挤的空间里容易生病一样。

再聊聊扇贝运输暂养术的关键步骤。比如说,在准备运输之前,得先对扇贝进行挑选。时间上得至少提前1个月就开始留意扇贝的健康状态。把那些外壳完整、活力强的扇贝挑出来。像在山东青岛的养殖场,李老板会在上午退潮的时候,亲自去海边查看扇贝的情况,把那些游动积极、闭壳反应快的扇贝留出来准备运输。

在运输前,要对扇贝进行预处理,让它们适应即将到来的运输环境。比如温度的调节,如果是往寒冷的北方运,提前2周就要逐渐降低暂养环境的温度。还有盐度,逐步调整到与目的地相近的水平。

运输过程中,暂养容器的设计很重要。容器不能太小,得给扇贝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互相挤压。一般每升水养1 - 2只扇贝比较合适。而且容器得坚固,在海上颠簸的时候不能破。

那循环水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可太大了。它可以不断地净化和交换水,保证水质。就像南方一些虾类养殖,水质稍微变差虾就容易生病,扇贝也是这样。循环水系统可以把扇贝产生的废物、残渣及时清理出去,加入新鲜的过滤海水。一般来说,循环水系统里的水每1 - 2小时就要完全更换一次,这样才能保证水质的纯净度。

这里再说说循环水系统中不同绿植在扇贝暂养场景中的作用。有一种冷水性绿藻叫石莼,它对扇贝暂养环境有一点点影响。石莼在低温环境下生长比较旺盛,它会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果控制不好它的生长速度,会影响水中营养物质的平衡,进而影响扇贝生长。而在温暖的南方海域,浒苔生长迅速,它如果进入扇贝暂养的水体,会让水质变浑浊,增加水体浑浊度的同时,也容易被扇贝误食,伤害扇贝。还有一些小型的硅藻,虽然量不多,但如果多了也会改变水的酸碱度。所以在循环水系统里,得时刻关注这些绿植的情况。

咱们再看看不同地域在扇贝运输暂养方面的差异。在北方干冷的山东半岛,养殖户在冬季对扇贝进行运输暂养的时候,会特别注意保暖措施。因为北方冬季水温低,在暂养室里,他们会给水体加温,让水温保持在扇贝能适应的5 - 10摄氏度左右。而在南方的福建沿海,夏季温度高,得给暂养的扇贝降温,利用空调外挂机对暂养水体进行降温处理,让水温维持在20 - 22摄氏度。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网友分享的案例。有个网友说他的朋友在福建厦门做扇贝活体出口业务。有一次,他们没有处理好循环水系统的水质,结果扇贝大量死亡。他们一开始以为是温度的问题,后来才发现是水里氨氮含量太高了,原来是过滤系统出了问题。这也告诉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很大的损失。

如果扇贝要运输活体出口,还得考虑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要求。有些国家对进口扇贝的检验检疫标准特别严格,在运输暂养过程中,得确保扇贝没有携带任何病菌。这和在国内运输又不一样。在国内,可能更多关注扇贝的成活率,而在国外出口市场上,质量和安全标准要高很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运输的时间长度。如果是短距离运输,比如在一个城市周边的运输,时间可能就几个小时或者半天,这个时候的暂养要求相对较低。但如果是跨国运输,可能需要2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安排各种手续和运输过程。在这2个月里,扇贝的暂养就更要精心。

说到南北地域差异在扇贝暂养中的体现还不仅仅是温度的问题。像北方养殖场在冬季,扇贝处于休眠期,它们的新陈代谢很慢,在暂养的时候对氧气和食物的需求都很低。而南方一年四季温度都比较合适,扇贝生长比较旺盛,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量相对较大,所以在暂养时饲料的投放量和水质监测的频率都要高一些。

扇贝运输暂养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就是光照。在自然环境下,扇贝有它的光照需求。如果光照太强烈,对扇贝的生长不利。比如在海南的养殖场,夏天的时候阳光很强烈,养殖户们会给扇贝的暂养区域搭建遮阳网,避免强光直射。

扇贝暂养过程中的病害防治也是个重要环节。有时候扇贝会得一些寄生虫病,这种病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如果在南方的养殖场,湿度大,在扇贝暂养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可以定期对暂养水体和一些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一般1 - 2周消毒一次。

再看循环水系统里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对水质的影响很大。如果微生物的种类不合适,比如有害菌太多,就会影响扇贝的健康。在3年前的一个养殖场,由于循环水系统没有做好维护,微生物群落失衡,导致扇贝大量死亡。从那以后这个养殖场就特别重视循环水系统里微生物的监测和调控。

扇贝运输暂养的包装材料也有讲究。要选择那种透气性好、不会伤害扇贝外壳的材料。不能像有些养殖户一开始用的那种很粗糙的塑料袋,扇贝在里面很容易就受伤了。后来采用了一种特制的塑料网箱,网孔大小合适,既能防止扇贝逃逸,又能保证良好的透气性。

扇贝在暂养过程中的摄食情况也很重要。扇贝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暂养的时候,得保证有足够的食物供应。如果是较长时间的暂养,还得根据扇贝的生长阶段调整食物的种类和投放量。比如刚采购来的幼贝和快运输出去的成贝,它们的食物需求是不一样的。

我们还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看扇贝活体运输暂养的重要性。消费者买到的活体扇贝,新鲜度肯定比死的要好很多。就像我在东北的一个朋友,他说他宁愿多花一点钱买活的扇贝回家做,因为口感和新鲜度完全不一样。

说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扇贝活体运输暂养过程中,在保证扇贝存活率和品质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并且降低成本呢?这是个值得大家讨论的话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养殖户的收益,也关系到消费者能不能吃到既新鲜又实惠的扇贝。

0 阅读:0
晓珍养殖

晓珍养殖

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