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讨薪报警”到“改口和解”:影视行业的舆论操控游戏

绿茶我最爱 2025-04-23 19:49:42

群演维权与剧组推诿:

2025 年 1 月,《造城者》剧组首次被曝拖欠群演工资,多名工作人员在社交平台公开讨薪,称工资已拖欠数月。根据荔枝新闻 4 月 22 日报道,福建亿影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庄鸿勇透露,其所在公司与剧组签订的协议明确约定工资应在拍摄结束后 15-30 天内结算,但演员副导演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导致拖欠长达四个月。

事件曝光后,群演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部分工作人员因工资未结而计划报警或通过社交平台向导演施压。3 月,某影视团队连发两条博文讨薪,称《造城者》剧组拖欠四五个月工资未付。值得注意的是,群演日薪普遍为 70 元基础工资,加上超时补贴,工作时间普遍超过 10 小时,而一线演员单集片酬可达百万元,这种收入差距加剧了公众对剧组的批评。

剧组沉默与当事人反转回应:

4 月 22 日,荔枝新闻报道进一步引发舆论关注,记者致电庄鸿勇时,其再次强调剧组内部责任推诿问题。然而,当天晚间,庄鸿勇突然联系记者称问题已 “妥善解决”,工资已如数结清。这一反转引发公众对事件真实性的质疑,部分网友认为当事人可能受到外部压力而改口,也有人猜测剧组通过私下协商完成赔付。

值得注意的是,剧组在事件发酵期间始终未发布官方声明,仅通过当事人单方面回应处理结果。这种沉默态度被部分网友解读为逃避责任,也有观点认为剧组可能因合同纠纷或资金链问题选择低调处理。

影视劳务纠纷的深层困境

《造城者》欠薪事件折射出影视行业的普遍问题。首先,合同执行不规范现象突出。根据青岛中级人民法院调研,影视投资类合同纠纷中,融资层级复杂、收益分配不透明等问题频发,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权益难以保障。庄鸿勇提到的 “演员副导演与财务部门互相推诿”,正是合同条款模糊、责任划分不清的典型表现。

其次,群演维权渠道有限。横店检察室推出的 “影检通” 平台虽为从业者提供了法律支持,但多数群演通过中介接活,剧组常以 “第三方责任” 为由推卸义务。上海科技影都近期成立的版权服务联盟,虽旨在解决版权纠纷,但对劳务纠纷的覆盖仍不足。

明星责任与舆论监督:

事件引发的另一争议焦点是主演黄晓明、赵丽颖的责任问题。3 月 24 日,黄晓明曾在微博发布剧组 AI 换脸聚餐照,被部分网友质疑 “无视欠薪争议”。尽管照片实为庆祝赵丽颖戏份杀青的策划,但舆论仍将明星与剧组管理问题关联。

公众对明星的期待源于其行业影响力。有观点认为,一线演员应主动关注剧组底层人员待遇,推动行业规范;也有声音强调,制片方责任不应转嫁到演员个人,黄晓明、赵丽颖对此未公开回应,进一步引发猜测。

从个案到行业治理:

《造城者》欠薪事件的解决过程具有典型性。当事人庄鸿勇通过媒体曝光后,工资在短时间内结清,反映出舆论监督的有效性。但更深层的问题需要系统性解决:

合同规范化:影视企业应明确劳务合同条款,建立专用账户确保工资专款专用。

维权机制完善:推广横店 “影检通” 等数字化平台,简化群演维权流程。

行业自律与监管:行政部门需加强对剧组财务的审查,建立欠薪黑名单制度。

争议性总结:资本博弈与底层权益的平衡困局

《造城者》欠薪事件表面是剧组管理问题,实则暴露了影视行业资本运作与基层权益的深层矛盾。一方面,剧组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压缩成本,导致工资拖欠;另一方面,群演等基层从业者缺乏议价能力,维权成本高昂。

事件中,当事人的反转回应、剧组的沉默态度、明星的舆论关联,共同构成了一场复杂的公共关系危机。这不仅考验着影视行业的治理能力,也引发公众对 “流量经济” 下底层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反思。未来,如何在资本逐利与劳工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题。

0 阅读:2
绿茶我最爱

绿茶我最爱

覆盖职场晋升秘籍,亲密关系经营,明星八卦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