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看到地下水,也很少关注它。事实上,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存在方式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自来水时代之前,人们通过地表钻孔、造水井的方式获取地下水,以此作为饮用水源。在当时,一口井,一汪水,便是周边几户人家甚至几十户人家重要的生活用水保障。在岁月的流逝中,一部分井丧失了历史功能,一部分井被保存了下来。

在古代,井水一直是人们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时至今日,古井更多承载的是历史见证价值,但部分古井仍然是生活用水的重要补充。谈到农村用水,井水在过去是常见的,自来水正在逐渐回归。现在农村地区的自来水也很普遍。既然“每个村庄都有自来水”,为什么村民们仍然需要打水井?事实上,有些人是因为他们习惯使用井水,他们不需要花钱。自来水按吨计算,因此他们担心自来水的水质不够好。

此外,自来水有时可能会被切断,这给生活用水带来不便。今天,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5号线彭浏阳路站西侧的八卦井,看一看这里到底有哪些不一样的风景吧。虽然说,提到八卦井,不仅外地的游客对它会感到比较陌生。而且,就连很多工作和生活在武汉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来说,知道这口古井的人也不多。然而,这里却是武汉仅存的百年老井之一,它是居民生活用水来源。

明代武昌城“三台八井九湖十三山”,其中“三台”,指的是梳妆台、望儿台和楚望台。“三台”说起来各有故事。梳妆台,据说是楚王妃嫔梳洗化妆处,因此得名;望儿台,又称龙床台。末代楚王华奎被抱养在宫中,袭封为第九代楚王。后来,有一个名叫华越的宗人向朝廷揭发华奎并不是恭王之子,华奎因此被幽禁在武昌城的贡院内。华奎的母亲思儿心切,便常常站在楚王府后面的山顶土堆上遥望贡院。

所以,后人将此处称为“望儿台”;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西段建“封建亭”,以纪念封土建制。相传因思念远方的父母,朱桢常常登临“封建亭”遥望南京,以寄托思念之情,“楚望台”由此得名。八卦井为武昌古城古井之一,在历史上是武昌居民重要的水源,现存六卦井。井口有一井台,上有古八孙开四个大字。井口直径约有5.0厘米,保存较好,井中尚有泉水。

旧时武昌城内水井众多,民间流传的名井有八口。其中之一,就有八卦并。只不过,这口藏于武汉的古井今已无人使用,它目前为武昌区文物保护单位。然而,随着城市自来水的普及。旧时城市居民非常重要的生活用水来源之一——古井,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退出了属于它的那个历史舞台。尽管如此,属于古井的那段时光,以及与它有关的那些背后的历史,真的不应该被人们所遗忘。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武汉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想要趁着周末或者其它空闲时间,外出游玩,遛娃拍照打卡,欣赏和感受一下与武汉这座城市有关的那些美好。还是说,对于武汉仅存的百年老井,以及与它有关的那些背后的历史故事情有独钟。藏于武汉的八卦井,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并且值得去逛逛的地方。
在这里,需要温馨提示一下,大家可以选择或者换乘武汉地铁 5号线彭浏阳路站下车,在彭浏阳路站右手,就是八卦井及其配套景观的小广场。如果大家对这个地方感兴趣的话,可以先收藏一下。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出发。带着她(他),或者亲朋好友一起,好好的拥抱和感受一下,武汉八卦井所带给大家的这些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和历史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