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普京,流水的美国总统!普京与美国5位总统的“恩怨情仇”

一品文史录 2024-02-27 19:05:21

2月23日,美国对俄罗斯发布了新一轮制裁措施,主要针对俄罗斯的金融机构、军事工业基地以及未来能源生产等重要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普京将如何应对?自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以来,美国已经历任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和拜登等五位总统,可以说是“铁打的普京,流水的美国总统。”

因此很多人玩味地表示,普京一人就可挑战美国政坛。虽然普京对于5位总统的态度各有差别,但俄罗斯政府始终坚持:同美国公民选出的每一届政府展开合作。回顾历史,面对美国历任总统,普京都采取了何种态度?又是如何带领俄罗斯直面美国霸权呢?

克林顿时期的“错觉”

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推动下,庞大的苏联宣告解体。介于当时特殊的背景、独特的文化和政治传统,叶利钦成为了俄罗斯的总统。在叶利钦执政时期,采用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最终选择了政绩出色的普京出来收拾“烂摊子”。普京出身平凡,甚至带有“污渍”。苏联克格勃的出身,让普京没有任何民众基础。同时,在叶利钦的“政治革命斗争”中没有任何贡献,为何叶利钦偏偏选择普京?这主要得益于普京的政治才干和谦逊的品质。2000年,在叶利钦的帮助下,普京登上了俄罗斯政治权力的巅峰,随后开创了长达20多年的“普京时代”,普京与历任美国总统的“交情”由此展开......

最早与普京打交道的美国总统,当属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在普京上台初期,亲美人士叶利钦私下就对克林顿说道:“普京将会成为美国人民的好朋友”。此时的俄罗斯政坛整体都是亲美的,几乎都在向着西方靠拢。初见克林顿时,普京就曾表示:“如今的俄罗斯有着严重的问题,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美国的支持和援助。”这些都给了克林顿一种错觉。

2000年6月,在克林顿访俄期间,克林顿就以增强防范为由,推进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建设,甚至直接表示修改苏联时期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面对克林顿得寸进尺的发言,普京则态度强硬地拒绝,并且毫不客气警告美国:如果美国一意孤行,那么俄罗斯将做出“适当的”、“意想不到”的反应。在会议结束后,美国和俄罗斯的媒体都对外报道称:属于叶利钦的时代结束了,如今的莫斯科换了新主人。

小布什的“亲切朋友”

2001年,由于克林顿与莱文斯基的“拉链门”事件,遭到了美国国会的弹劾,克林顿逐渐被赶下了台。接替克林顿总统宝座的,则是乔治·沃克·布什。小布什上台以后,大力推行“大防御、小武库”的政策,后来甚至单方面退出了《反弹道导弹条约》。至此以后,美国可以公开研究导弹防御系统,这无疑触犯了俄罗斯利益,引发了普京的强烈不满,随后两国进行了谈判。最终在双方的妥协下决定:美俄两国都将销毁手上的核武器。在谈判结束后,小布什亲切地称呼普京为:“我的朋友弗拉基米尔。”普京则公开表示:“小布什是个还不错的家伙。”

911事件发生后,俄罗斯还曾为美国送去源源不断的物资。事后的美国则以保护自身、盟友免受导弹恐怖袭击为由,再次强调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性。凭借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一度压制俄罗斯,占据地面和空间的战略优势。2007年初,小布什政府决定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同时准备派遣导弹专家进入捷克,为导弹防御系统做准备。这一行为激怒了俄罗斯,随后严厉谴责美国的做法是“独裁的帝国主义”,这样的做法只会让美俄陷入“新冷战”。同时普京发出警告:“如果美国方面一意孤行,俄罗斯的导弹将重新瞄准美国的军事基地。”在普京的强硬态度、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支持下,直到小布什的任期结束,美国的这一计划都未落实。

奥巴马时期的针锋相对

2008年,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此时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理,辅助总统梅德韦杰夫。奥巴马政府面对两人,采取了拉一踩一的策略。面对梅德韦杰夫,奥巴马夸他勇敢、有谋略、富有智慧;面对普京时,则说他固执、冥顽不灵,阻碍美俄关系的正常发展,而这使得奥巴马与普京的关系并不融洽。在奥巴马的挑拨离间下,联合国安理会上讨论是否美军要出兵利比亚,俄罗斯竟然投下了赞成票。要知道,当时的利比亚还是俄罗斯的“小弟”。2012年,普京重获俄罗斯总统宝座,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成功,两人便开始了真正的“较量”。普京曾公开评价:“奥巴马像个生意人,太过于精打细算,不能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此时,叙利亚内战成为美俄对抗的外因。在叙利亚问题上,美俄在背后支持不同政府。美国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俄罗斯支持巴沙尔·阿萨德政府。此时的叙利亚是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仅有的盟友,国境内还有俄罗斯的军事基地。对于俄罗斯而言,支持叙利亚政府就是保护自己。在八国峰会上,普京公开谴责叙利亚战场上美军的残暴罪行,这使得峰会的气氛瞬间紧张。

2013年,奥巴马政府对外宣称:叙利亚境内拥有化学武器。普京采用了最明确回应,将俄罗斯的大型反潜舰和登陆舰开赴地中海沿岸,以实际行动向美国表明了态度。随后在俄罗斯的提议下,叙政府交出化学武器并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但美方必须取消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进而推动了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在处理叙利亚的问题上,美俄私下展开了一场新“冷战”,这让美俄关系逐渐复杂化、多元化,克里米亚事件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体现。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发制人,军事威胁导致亲俄派失去政治主导权。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亲俄民众,当地居民组织了一个“脱乌入俄”的公投,最终促使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怀抱,这使得美俄间的矛盾逐步升级。在美国的带领下,西方小弟紧随其后,对俄罗斯展开了制裁。受此影响的俄罗斯举步维艰,普京则保持着对美强硬的态度,“冷而不战”成为了俄美关系的主旋律。

普京称赞特朗普:“是个聪明人”

2016年,当唐纳德·特朗普在总统竞选中意外胜出后,普京便第一时间送上了祝贺。不仅如此,普京还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特朗普:“他(特朗普)是一位聪明、多彩且易冲动的人,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优秀的人”。对于普京大帝,特朗普也有着十足的好感,毕竟他获胜的选票背后,还有着普京的“帮助”。为此,特朗普曾公开写信普京,表明自己是普京的狂热粉丝,还在末尾调皮的署名:“世界上最美的美女”。在特朗普政府的推动下,美俄关系还曾经历短暂的升温期。但在美国国会的“拨乱反正”下,特朗普不得不以强硬态度对待俄罗斯。

拜登时期“降至冰点”

好景不长,“职业政客”乔·拜登上台后,北约加快了东扩的步伐。对于“政治老手”的拜登,普京自然不会太过亲切。这点从拜登竞选获胜后,普京的冷淡态度可见一斑。在拜登政府的支持下,北约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俄罗斯,乌克兰沦为了制裁俄罗斯的“马前卒”,普京大帝不得不利用核武器来延缓北约的脚步,这让美俄关系直接降至冰点。出于利益考虑,在公开场合拜登曾挑衅普京是一位“职业杀手”。面对拜登在言语上的挑衅,普京则淡然一笑表示:“无论拜登在背后怎么谈论我,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从克林顿到如今的拜登,20年来普京一直以合格的“对手”身份,对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同俄罗斯保持亲密友好的外交关系,对我们反对霸权十分有利。当今的世界是和平的时代,我们始终反对单边制裁、强权、霸凌的做法。

0 阅读:3
一品文史录

一品文史录

回顾一段历史,解开历史迷雾,感悟人生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