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海月浅浅原创
阅读契诃夫的《套中人》(也叫《装在套子里的人》),感慨万分。主人公的特点似乎有点夸大其词,但这样的人也不是不存在的,也许就生活在某个地方中。
作品讲述的主人公为别里科夫,四十多岁,希腊语教师。不管什么天气上街,他总是用套鞋、棉大衣、雨伞、墨镜武装自己,连耳朵都要用棉花堵上。
在家里,他也是穿上睡衣,戴上睡帽,把门窗关好。他的房间很小,活像一口箱子。床上已经挂上蚊帐,可他躺在床上,还要把被子拉上来蒙住脑袋,不管自己闷不闷,热不热。
除了行为上给自己套上套子,思想上也是如此。
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做……他的眼里只看得见禁止的事情,坚决去执行。那些模棱两可,不曾出现过的事或行为,总让他担惊受怕,垂头丧气。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
故事中对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害怕变革的性子描述得生动形象,入木三分。
瓦连卡的出现,给别里科夫的生活带来些许改变。她三十多岁,活泼开朗,谈笑风生,是别里科夫学校新来的老师的姐姐。
初次见面,瓦连卡的歌声吸引了别里科夫的注意。
“他挨着她坐下,露出甜滋滋的笑容”,这是文中第一次描述别里科夫的快乐,也是唯一一次。
众人见两人相谈甚欢,都没有对象,便想把两人送作堆。
瓦连卡对别里科夫也许是真心,也许是假意,也许想要通过他,脱离与弟弟一起不太愉快的生活,便默认了与别里科夫一起,两人经常一起散步。
不过,别里科夫却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结婚。
“他时时刻刻在估量将来的义务和责任”,怕以后会闹出乱子。别里科夫为此六神不安,觉也睡不好,与瓦连卡结婚的事,便一直拖着。
有一天,一个画家画了一幅漫画,是瓦连卡挽着穿着套鞋、打着伞的别里科夫的画面,真实又滑稽。
不仅别里科夫收到这幅画,就连城里的教师、官员都人手一份,让别里科夫觉得十分难堪。
正当他烦恼的时候,学校组织郊游,大家都是步行,瓦连卡和弟弟骑着自行车从他们身边经过,非常快活。
要知道,别里科夫最见不得特立独行的人和事。那个年代,骑自行车的人很少,女子骑自行车更少。
别里科夫一脸阴沉的回家,第二天下午,还没到放学的时候,别里科夫便离开学校,去了瓦连卡家里。
家中只有她弟弟在,别里科夫先是说明那张漫画的事情,表示与自己无关,声称自己是正人君子。
这个画面,让我联想到同样是契诃夫的作品《一个文官的死》。那位文官因为在看戏时,打了个喷嚏,把唾沫星子喷到前面的军官脑袋和脖子上,生怕对方怪罪自己,文官便一次次地找到军官道歉,烦不胜烦,最后还将自己作死了。
别里科夫同样是胆小怕事,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才特意去瓦连卡家里说明情况。
另外,别里科夫也非常自以为是。他对瓦连卡的弟弟说:“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认为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完全不成体统的……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姑娘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瓦连卡的弟弟本来就不待见别里科夫,见他说教,干涉自己的私事,更加生气,把别里科夫骂走了。
别里科夫更是滑稽,出了门,站在楼梯口,说要把两人的对话报告校长。
因为别里科夫认为,他们的对话可能被别人偷听到,为了避免闹出乱子,要先报告校长。
瓦连卡的弟弟气得抓住别里科夫的衣领,推了他一把,别里科夫正好就滚到楼下去。
那么巧,瓦连卡和两位夫人回来,看到别里科夫从地上站起来。瓦连卡认出是他,便哈哈大笑。这清脆的笑声,整栋房子的人都听到了。
别里科夫可以说是生如死灰,回到自己家里,躺在床上,再也没起床,一个月后便死去了。
《一个文官的死》里面,男主人公最后是在军官的怒吼中回家,躺在沙发上便死去了。而别里科夫,亦同样如此,死在瓦连卡的笑声中。
一个是因为恐惧,怕被怪罪;另一个也是因为恐惧,怕被笑话。
“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取笑的对象。”
所以,别里科夫没有摔断脖子和腿,而是把自己活活熬死。
多么可悲的一个人物。
故事的背景是沙皇统治时期,统治者不允许反动思想出现,便严密监控和镇压人民,人民活得小心翼翼,生怕惹出大事。
这个故事,主要突出一个主题,人们因循守旧,胆小怕事,期望变革,又不敢变革。
别里科夫只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存在,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让大家都变得与他一样小心翼翼。
所以他死后,人们便觉得松了一口气,仿佛恢复自由一般。
“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
可是,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别里科夫。一个星期还没过去,他们便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活,严峻、无聊、杂乱……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迎来光明和真正的自由。
《套中人》其实采用了《灯光》那篇故事的模式,开篇就通过人物的对话,讲述某些人的故事。
讲述人为中学教师布尔金和兽医伊万内奇,他们出来打猎,误了时辰,便在村长的堆房里过夜。
除了别里科夫,村长的妻子玛芙拉同样是套中人,她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家乡,白天守着炉灶,只有夜间才有自己的时间,在街上走一走。
事实上,伊万内奇和布尔金何尝不也是套中人,只是有些人会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有些人却不愿意承认。
正如伊万内奇说:“我们住在城里,空气污浊,十分拥挤,写些无聊的文章,玩‘文特’,这一切岂不就是套子吗?至于在懒汉、爱打官司的人、无所事事的蠢女人中间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而且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套子吗?”
伊万内奇认为,人人都戴着面具生活,人人都知道别人戴着面具,可是人们明知道如此,依然忍受侮辱和委屈,笑对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有个温暖的小家。
最后,伊万内奇说:“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了!”
可是,布尔金却不想谈论这方面的事情,自顾睡去。伊万内奇反而睡不着了,满腹心事爬起来,坐在门边抽烟。
《套中人》虽然讲述的是沙皇时期俄国的人和事,放在当今社会,其实也是合适的。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缺乏勇气,不想改变,不愿意承认某些事实。
比如别里科夫,玛芙拉,布尔金……
比如现代人,想早起,想运动,想换一份工作,想学一门手艺等等,只有想的份儿,却从来没有为此踏出一步。
可也有一些人,期待着新生活的到来。
也许他会努力改变,朝着新生活奔去。也许他还做不到,但也会默默地等待着,准备着,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朝着目标前进。
人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可能去改变,世界也才有可能改变。
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敢于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因此,我们不仅要敢想,还要敢做,勇敢踏出那一步,才能彻底扭转自己不喜欢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