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个故事。
主人公一共两位,一位就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
历史上名气好大勒,评价超级高,什么他的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什么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其实。
总之吧,在文学艺术界很牛叉。
另一位主人公呢?只知道是个秀才,没名没姓!你以为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米芾?此言差矣,主角恰恰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穷秀才!
话说米芾小的时候家境不太好,爹娘省吃俭用花学费让他在私塾好好学写字!可是银子花了不少,三年一点没长进。有一天,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写的好,米芾很虚心就去请教。
这个秀才就说,那就把你写的字拿来我瞅瞅!秀才一看!忽然是眉头紧锁,嗯~哎~~
这位吧,你要真想跟我学写字,行是行,但我有个条件,你呀,得买我的纸。
小米芾一听,买个纸有啥困难的,商铺里面几文钱十几张呢!
秀才又说,我的纸可贵哦。米芾心里说贵能贵哪去?哦,先生,请您开个价啊!
秀才说,我的纸啊,五两纹银一张。
纳尼?你是来抢钱的吗?五两?够我们吃多少顿白米饭的?
米芾又觉得这个秀才字写得又确实好,学字心切。米芾一咬牙给让老爹老妈四处借钱是好不容易的把银子凑足交给秀才。秀才一看,只能买一张啊,好吧,拿去吧,就给了米芾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三天后拿给我看。”
到家,米芾捧着这张用五两银子买来的纸,左看右看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对照字帖,用没蘸墨水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反反复复地琢磨,把一个一个的字印在心里。
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呢,纸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惊讶地问:“怎么还没写?”米芾如梦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说:“我怕弄废了纸。”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三天了,写个字给我看看吧!”米芾抬笔写了个“永”字。秀才一看,字写的遒劲潇洒,便故意问道:“你为什么三年学业不进,三天却能突飞猛进呢?”
米芾想了想说:“因为这张纸贵,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写来,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写。”
“对!”秀才说:“学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说完,挥笔在“永”字后面添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
秀才上京赶考走了,临走送米芾一个小包,叫他走后才打开。米芾送走书生,打开小包。包里不是别的,正是自己买纸的五两银子。
从此,米芾把这五两银子放于书桌上,作为激励自己学习书法的动力,时刻铭记书生的教诲。并认真学习其他书法家的书法结构,运笔力度和运笔技巧。米芾写字后来十分专心,甚至连走路都在思考字的结构和运笔气势。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了我国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这个故事,有没有智慧,您自个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