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无名无姓的小人物,栽过大跟头,竟然还笑到了最后

读红楼解红楼 2025-04-07 22:38:37

红楼梦里有一个几乎连真实姓名曹雪芹都没有交代的小角色,却隐隐地藏在红楼梦的背面,与贾雨村的一生发生了紧密关联。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里出场的门子,这个门子并没有什么背景,最早他只是葫芦庙里的一个小沙弥,而贾雨村曾在葫芦庙借住,两人因此认识。

当然,门子能在应天府衙门任职,并非靠贾雨村之力,而是为了生存,自己想的办法。他之所以离开了葫芦庙,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葫芦庙当年着了火,被烧了,他无处安身。一个是他本心不在出家修行,耐不得清凉。所以,在寺庙被烧后,他既没有等待寺庙重建,也没有去别的寺庙修行,而是蓄发还俗了。

这里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小沙弥在葫芦庙时原本就不是为了做和尚,而是为了生存,就像贾雨村暂住在葫芦庙里一样,也只是因为可以免费吃住,不用花钱。

再一个是小沙弥心思十分活泛,很懂得随机应变。既然葫芦庙被烧,就赶紧给自己找下家。思来想去,虽然做和尚有吃有住,但太清苦了些,年轻人自然熬不住,还不如去世路上找个差事做做。

其实从这里,我们应该就能看出来,这个小沙弥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心眼活,懂得审时度势,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有着很强的生存能力。

从小沙弥到门子,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为了谋生,只不过身在佛门,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和是是非非,而一旦从佛门到了衙门,可以说是从最清净的地方到了最喧嚣的地方,不懂生存法则的话,这份工作可不那么好做。

离开葫芦庙很容易,即便不着火,你要还俗,也没人拦着你。但想进衙门,没点手段和功夫,就是做门子,估计这差事也不那么容易谋。

因此,小沙弥能做门子,足以说明,他是有两把刷子的,毕竟这工作还是比较体面的,在过去,属于吃皇粮,而且面对老百姓,还可以狐假虎威,耍耍威风。

门子在贾雨村上任应天府之前,多年来的工作和生活应该还不错,至少能填饱肚子,大家也都相安无事,而门子也生财有道,把自己家房子租了出去,这也是一份收入。

租门子房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拐卖英莲的拐子,门子认识英莲,所以知道原委,但他并没有去做什么,对他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少管闲事多活几年,多好啊。

一直到这里,门子这个人都还是比较清醒的,他很聪明,所以不愁找不到工作,不愁赚不到钱,也从来不去管乱七八糟的闲事,哪怕这闲事里有他认识的人。

对门子来说,生活中的很多事,其实都跟他无关,可以不必过问。俗话说得好啊,穷则独善其身,对于普通人来说,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如果你能力达不到,还整天到处帮这个助那个,结果自己家过得一团糟,甚至妻离子散的,那也不是什么本事啊。

但贾雨村的出现,让门子犯了糊涂,也许是贾雨村的身份,让聪明的门子觉得自己有利可图,甚至觉得自己翻身的机会来了。

所以,在贾雨村断案时,门子罕见地出手了。这要是在过去,如果大老爷完全是不认识的陌生人,门子绝不会蹚这个浑水,甚至还会等着看大老爷笑话也未可知。

但如今堂上坐的大老爷,可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旧相识,是曾在葫芦庙暂住的落魄书生贾雨村,昔日他们应该关系很熟,甚至没少交流。

所以,当时的门子,在认出贾雨村后,内心一定是十分激动的。亲人啊,终于把你盼来了。没想到我一个小小的门子,竟然跟堂上威风凛凛的大老爷是旧相识,是贫贱之交,多好的机会啊。

只要我稍稍出出力,表表忠心,或者把过去的事提一提,那大老爷还不得把我往上提一提,做他的心腹啊。一想到这,心里就美滋滋,好像大好的前程,已经在前面向他招手了。

因此,门子完全是出于好意的给贾雨村使了个眼色,及时阻止了贾雨村的发签拿人的莽撞行为。他目的有二,一是告诉贾雨村这个案子背后的原委,一个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借机跟贾雨村相认啊。

门子哪里会想到,他原本以为自己及时交上的“投名状”会得到贾雨村的赏识和重用,却疏忽了一点,他还当贾雨村是过去的那个落魄书生看待呢,可贾雨村早已今时不同往日了。

他在官场跌过一次跟头了,这次能够官复原职,是因为他通过林如海抱上了贾府这棵大树,他可不想再跌一次跟头,没有背景的他,也跌不起了,再跌一次估计就回到起点了。

所以,此时的贾雨村,是十分谨慎的,门子对他来说,的确是旧相识,但他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对,贾雨村对他自然是留了心思存了防备的,因为他知道贾雨村过去贫贱之事,而这正是贾雨村此时最忌讳的。

门子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以门子的卑微身份,面对尊贵的知府大老爷时,因为自己知道案情缘由而端着架子故作聪明地在贾雨村面前充大尾巴狼。

即便门子不提昔日贫贱事,以门子与贾雨村相认以及说明案子的前因后果时的那种夸夸其谈耍小聪明的姿态,甚至还对着贾雨村多次冷笑,贾雨村不赶他走,都是给他留了情面了,更不要说重用他了。

门子怎么说也在官场外围混了好几年,却始终没有明白一个道理:永远不要与已经混好了的朋友谈交情,因为他早已跟你不是一个阶层和圈子。

更何况,即便贾雨村还是过去的那个落魄书生,门子还是过去的小沙弥,两人本也不在一个阶层。只是两人不同的人生境遇和经历,偶然在葫芦庙里有了一段交集罢了。

门子不是输在工作经验上,论职场经验,他也算是个老油条了,他输在了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上。过去那么多年他一直都没事,却没想到,贾雨村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对他来说,贾雨村是旧相识,旧相识做了知府大老爷,还认出了他,这不正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吗?只是,他所期待的改变命运,与最后贾雨村施加给他的改变命运,完全不是一回事罢了。

过去有句话说,伴君如伴虎,对于很多文臣武将来说,帝王之心深不可测,不要随意揣测圣心,万一自己琢磨错了,轻则抄家,重则问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而对门子来说,知府大老爷的心你也别妄自揣测啊,尤其是如果他还是你的熟人和朋友,正因你对他的过去太了解,所以留你在身边,对他来说,如鲠在喉,如芒在背,那是不除不快的。

门子在衙门多年,没想到贾雨村一出现,他很快就翻了船。生活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熟人作案,才是真的下手狠毒,一剑封喉,让你意想不到,毫无还击之力。

当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间风水轮流转。以门子的聪明和世故,当他被贾雨村找个由头远远地充发了之后,想必一定对其恨之入骨。我待你如旧相识,对你掏心掏肺,为你出谋划策,没想到你过河拆桥,釜底抽薪,那咱们走着瞧!

按照脂砚斋批语提示,日后贾雨村沦为阶下囚时,很可能门子迎来了人生的高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个昔日被贾雨村瞧不上的门子,终于满血杀回来了。这也正应了甄士隐解注的好了歌里的那句话: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 阅读:1
读红楼解红楼

读红楼解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