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之后,军武电影栏目已经很久没有给大家推荐过纪录片了。本期推送,就再次为大家分享一部优秀的国产纪录片作品《里斯本丸沉没》。这既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也是一部中国渔民的英雄史诗。
▲豆瓣评分9.3
这段故事,不但关乎真相,也关乎人性,关乎勇气,关乎海洋。
尘封的历史
“里斯本丸”作为一艘排水量不过7152吨的普通邮船,在名舰云集,海空大战波澜壮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可以说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消耗品,在一般的战争史料当中,充其量不过是某页战损统计数字当中的“之一”而已。
▲里斯本丸
想在它已经沉没数十年之后,从浩瀚的大洋当中还原出历史的真相,光是想想就知道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
导演方励,之所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做这件“大海捞针”之事的初心,也很简单,他在2014年的一次电影拍摄时偶然间从当地的船老大口中知道了当年里斯本丸沉没之后,日军在海上屠杀战俘,而普通的中国渔民则顶着日军的枪炮扫射出海救援的故事……
他觉得70多年来没人能找到这条船,公众对此也一无所知的现状,值得他去开启这项工作。
▲搜索船只的过程
为了定位里斯本丸被击沉后的具体位置,拥有丰富海洋调查经验的方励导演,调来了专业的探测设备,通过声呐定位和无人机探磁的方式,在历史记载的船只沉没地点之外,摸排到了真实的残骸。
▲里斯本丸残骸合成图
找到残骸,虽然非常伟大,但对于还原历史真相而言,也不过是万里长征之中所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还有很多……
为了确定研究方向,方励导演首先于2018年拜访了在该领域的权威军事专家、曾采访过许多盟军战俘、握有宝贵第一手资料的托尼·班纳姆(《里斯本丸沉没》一书的作者)通过班纳姆,里斯本沉没事件有了初始的轮廓。
▲班纳姆评价里斯本丸事件为“三幕式的悲剧”
顺着这条线索,方励导演又探访了英国陆军博物馆,并通过馆藏的信息找到了该事件当中极少数还幸存于世的英国老兵丹尼斯·莫利。
▲里斯本丸上幸存的英国老兵
莫利老人的经历,可以说是当年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战士的标准缩影:年少从军,在还是毛头小伙子的年纪便被派往地球的另一端参加战争,好不容易苦熬到了战争结束,回家一看,早已经是家破人亡、物是人非……不得已,拖着战争留下的痕迹,再次独自讨生活,并且自此再不愿意对晚辈提起自己在战争中的遭遇。
▲对于莫利老人而言,这场战争的经历显然非常不幸
虽然在和平时期的我们看来,莫利的命运已经十分凄惨了,但他毕竟是幸存者,相比于另一些惨遭海上杀害的同僚来说,还是幸运得多,许多战友的后代,自年幼时和父亲一别之后,就是天人两隔……许多人在家族墓园里的位置,仅是空碑一座,空坟一冢。
为了征集更多的线索,方励导演不惜直接找到了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英国最权威的新闻机构来征集幸存者后代的线索,通过方励带去的资料,很多盟军英烈的后代也第一次知道了自己先辈的埋骨之所……
▲这种级别的广告,耗费了方励导演巨额的金钱
通过老兵后代及幸存者们的描述,里斯本丸的故事被一点点拼凑出来。
船舱里的生死较量
对于二战当中的盟军阵营来说,1941年年中到1942年年尾的这段日子,无疑是最为难熬的,放眼望去,哪哪都是战败与溃退……英国在香港的守军也不例外,珍珠港事件之后,已经在中国战场跟中国军民厮杀了整整10年作战经验正值巅峰的日本陆海军很快就击败了养尊处优的英军。将这群昔日大英帝国的远东门面部队变成了阶下囚。
▲在刚刚投降时,英军显然还不知道落入日军手里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二战日本对占领区内一切能够搜刮的资源都进行了敲骨吸髓般的压榨,这些具有一定工业劳动技能的白人战俘自然也不例外,日本军方很快决定,将他们塞进“里斯本丸”的货舱里运回国当苦力去。
▲1号舱关海军,2号舱关步兵、信号兵、工程兵,3号舱关炮兵
至于为什么是货舱呢?那自然是因为条件更好的人员住舱是要留给日本人自己居住的,盟军战俘在运输计划当中实际上等同于牲畜一般,也正是因为一路上船舱里恶劣的生活卫生环境和糟糕的饮食供应,使得很多战俘在后续面对海难时只能拖着早已生病的身体进行应对,无形中放大了海难的杀伤效应。
▲3号舱由煤舱改造,安全隐患最多
至于日内瓦公约当中所规定的运输战俘的船只,要做特殊明显标记等规定,在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者眼里,那自然是从来没被考虑过的。就这样,一艘混装了盟军战俘、日本作战人员与作战物资的“里斯本丸”号运输船(这种混装也是当时日本运输战俘的标准操作)便启航由香港出发前往日本本土了。在茫茫大海上等着它的是美国海军的“鲈鱼号”潜水艇。
▲该片的美术风格既照顾了历史,也十分的具有艺术性
1942年9月25日,里斯本丸运载着1816名战俘、778名日军看守从香港出发前往日本,在10月1日航行到浙江舟山附近,由于日军完全不标记战俘运输船只的做法,美军“鲈鱼号”潜水艇在发现目标之后,对其执行了标准作战程序,用鱼雷袭击了它。
随着鱼雷的命中,里斯本丸的船体开始破裂,预感到大事不好的日本指挥层做出了疏散日籍人员、呼叫其余船只救援的标准做法。只不过,和通行的海难处理流程相比,日军的一个举动是例外:他们在选择疏散日本人员的同时,命令士兵用木板和蒙布封死船舱出口,将所有盟军战俘闷在货舱里,以确保这些早已被恶劣的生存环境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战俘,彻底不能在海难时分散逃跑或是进行暴动(这一举动,也大大加剧了战俘舱内的缺氧情况)。
面对疯狂涌入的海水,被困在3号舱中的英国炮兵战俘开始了疯狂自救,他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四人一组不断地轮流向外泵水……尽管每组人的泵水时间只有短短五分钟,但很多人在泵过水之后便再也没能醒来。
在舱内缺氧、无照明、进水速度又远远大于人力泵水速度的情况下,绝望的情绪开始在战俘中蔓延,有些人受不了这种折磨,直接陷入疯癫状态。
在船身逐渐倾斜的情况下,身处1、2号舱的英国战俘,开始焦急地询问自己友军的情况,信号兵们通过捶击船身的方式,用声音发出了摩尔斯电码。通过电码交流,几个舱的战俘简单沟通了一下情况,并互相打气。
就在盟军战俘为了生存而奋力挣扎的时候,日本方面则正在使用拖船将里斯本丸号拖向浅海区,企图将船搁浅以挽回一些损失,在拖曳的过程当中,日军方面的翻译告诉战俘:“再忍一忍,等到了浅海区就会开舱门放你们出去。”
对日本人的说法,已经领教过了其暴虐风格的盟国战俘自然是感到太虚伪了,这个方案默认的逻辑是“日本船只的价值大于盟军生命”……要船先保存下来,日本人才会考虑盟军战俘,而如果船没了,那战俘就算全死了,日本人也毫不在意……
面对困局,盟军战俘在指挥员斯图尔特上校的指挥下,团结起来,开始自救,他们搭起人梯,将拿着一把小刀的同伴从舱底顶了上去,通过不懈努力,小刀终于划开了蒙布,划松了木板……
▲此种景象,足以使任何人终身难忘
最终,随着大家的奋力一顶,战俘们终于突破了日本人设置的舱口障碍。起初, 战俘们还幻想带着翻译和日军交涉,和他们沟通一下目前战俘的困境,企求一个更好的疏散方式,但显然,他们还是低估了日本人的暴虐。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日军指挥官在疏散了大部分日本人之后,居然还留下了一支专门留着防止盟军战俘逃跑的“敢死留守队”,这支日军小队接到了一个死命令:见到甲板上出现盟军就射杀!
▲军国主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自己不要命,也要杀了别人,为了杀别人,自己人也是耗材……
眼见盟军战俘爬出的这些日军,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开枪射击,第一轮排枪便打中了盟军战俘里最好的语言学家(翻译)……
战俘们的第一次突围求生,就这样被日军所挫败,退回去的战俘们虽然震惊,但也深刻地明白,再拖下去只能被日本人沉进大海了,于是很快就又发动了第二次突围,第二次突围战俘们算是豁出去了,被日军射死一批,就再冲一批,靠着真正意义上的前赴后继,手无寸铁的战俘们终于冲上了日军留守队员所占据的船台,然后一顿连打带踹,搞死了企图继续杀人的日军。
▲在看到战俘们反杀日军这一段时,B站的网友们不约而同地用弹幕表达了敬意
1、2号舱的战俘们在逃出生天之后,并没有忘记整夜泵水,延缓船只下沉的3号舱的炮兵战友们,他们又冲过去打开了3号舱的封闭门,因此,一些3号舱的战俘得以生还,不幸的是……因为3号舱是煤舱改造的,所以连接甲板和舱底的,仅有一座劣质的木制楼梯,在撤离开始之后不久,木梯断裂,一些整夜泵水,为突围赢得时间的英雄们,永远地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些战俘们唱起了家乡的歌
被中国人阻止的屠杀
历经万难才从船舱逃到大海上的盟军战俘,见四周仍然存在一些救援船只,便想抱住这最后的求生稻草,没想到,即使到了这种时刻,日军还是想杀了他们……在周围船只上的日军士兵,全然不顾自己其实也是这场海难幸存者的身份,开始了轻松地“打靶练习”,一个又一个在水里扑腾的盟军战俘,不断被击中化为身死异国的亡魂……如果事态照此发展下去,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战俘一个也活不了……
然而,就在这炼狱一般的时刻,一群朴实的中国渔民出现了,这些来自东极岛的渔民们划着自己的渔船全速驶向落水的盟军战俘,虽然此时的日军枪手依然在追着落水人员射杀,但渔民们还是无视了风险,将落水的战俘拉上了自己的船只。
这时,奇迹出现了,可能是日本传统的“耻”文化起了作用(干坏事如果没被发现就狠狠干,但是如果被发现了就会感觉很丢人,需要立刻进行伪装),在明白自己的海上屠杀恶行已经被人发现(在海上仅靠临时叫来的拖船,根本没法追上并杀光所有的中国目击证人)的情况下,日军停止了对盟军战俘的射杀行动,转眼成了救援队,用上一秒还在扣扳机的手,将战俘拉上了他们的船,上演了一出极限反转。
在这里,我要再次敬佩这些中国渔民的勇敢与善良,倘若只是个别渔民的行为,日军肯定不在乎多杀两个管闲事的中国人,多击沉两艘船,只有大规模的集体性勇敢,才能让日本人明白,他们杀不完中国人!杀不完这个世界上的善良!
参与救援行动的中国渔民并没有满足于只将盟军拉上船了事,他们冒着巨大的危险,将救上来的盟军战俘,运回了自己的家里,在东极岛上安置了他们,并将自己本已捉襟见肘的食物、药品,分享给这些战俘。让他们的健康状态,从即将见底,恢复到了能够产生一定抵抗力的程度。
▲中国渔民的良善,给盟军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将战俘接回自己村子救治的行为,自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日本人很快就搜寻而来,以重兵包围了东极岛。由于担心日军将愤怒倾泻在帮助自己的渔民身上,盟军战俘决定再次向日军投降,以避免日军得到屠村的借口,就这样,战俘们再次被日军抓获,他们接下来仍然要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前往日占区做苦工,很多战俘再次被抓之后不久,就死于流行传染病。
不幸中的万幸是,三名会说中文的英军战俘,被渔民大胆地隐藏在了东极岛上极其隐蔽的“小孩洞”里,躲过了日军的追捕,并由当地的抗日游击队经六个月辗转护送,穿越整个日占区,将他们送到了位于重庆的英国大使馆。由此,日军对战俘的一系列暴虐行为,得以曝光于天下……
▲三名奇迹般被解救的英国战
观影余波:
作为一部纪录片,方励导演并没有采用完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呈现这个故事,而是采用了类似悬疑片的方法来为我们层层揭秘整个故事的发展,除了中英两国的视角以外,就连日本当事人后代的视角,也被采纳了进来,通过这种方式,观众们得以看到这场屠杀的另一面,看到旧日本军队作为一部狂暴的战争机器,是如何把日本平民职员也裹挟进来的。
并且,这部纪录片里大量普通士兵,普通渔民的家庭故事,也能让观众们亲身感受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很多家属在叙述的时候,我们不会把他们当作是异域万里之外的他乡人,而只会感受到他们可能就是普通的街坊、普通的大爷大妈而已。我印象最深的大爷,就是那个虽然已经行动迟缓,但仍然可以平静清晰地叙述当年救援细节的中国老大爷,他既慈祥,又勇敢,在平凡之中,蕴藏着由发自骨子里的良善所迸发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