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钱学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做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许多人相当敬佩。
而钱学森能够在航天事业上得到如此大的成绩,除了他自己的努力拼搏,也离不开背后妻子的支持,而他的妻子就是蒋英。
1919年出生的蒋英,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再加上蒋英作为家里出生的第三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姐姐的陪伴,可以说相当无忧无虑。
不过,蒋英童年也经历了一段寂寞的时光,那时候,蒋英的父母和钱学森的父母关系很好,而钱学森的父母一直有个隐秘的心愿。
他们想要一个女儿,虽然儿子钱学森文质彬彬知书达礼,但是,乖巧可爱的女儿谁不想要呢,不过遗憾的是,钱学森的父母并没有生下女儿。
而蒋英一家的处境和他们截然相反,蒋英的父母一共生养了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却无一例外的都是小姑娘。
两家人一合计,有了一个主意,要不然蒋英的父母送一个女儿给钱学森家抚养吧,这样也圆了钱学森父母的心愿。
况且两家人关系相当亲密,要不然也不会有这种把孩子送给对方抚养的想法,因为关系亲近,即便孩子送给对方抚养了之后也能经常看望。
那么,把哪个孩子送给钱学生家抚养呢?面对这个问题,蒋英的父母很快做出了决定,他们把家中排第三的蒋英过继给了钱学森家。
既然过继了,蒋英也理所应当的把名字改成了钱学英,在钱家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不过,已经开始记事的孩子,去到一个陌生家庭生活,又哪是这么容易的呢?
新的家庭很好,有着温柔的父母,和蔼可亲的哥哥,不过,钱学英却越待越不对劲,她思念自己在家里玩的比较好的姐妹,思念自己的亲人。
而蒋家父母同样发现自己之前想得太简单了,本以为两家人关系亲近,即便把孩子送给钱家,两家人也能频繁走动。
实际上,孩子才送给钱学森家没多久,蒋家父母就后悔了,在日常生活里,无论是吃饭还是闲聊,他们总会想起那个乖巧可爱的三女儿。
思念如同潮水一般,让蒋家父母去找钱家,想要把女儿要回来,而钱学英的郁郁寡欢,同样被钱学森的父母看在眼里,结果几乎是注定的。
钱学森的父母相当爽快的同意了把蒋英还给蒋家,这个时候,钱学森和蒋英短暂的兄妹关系落幕了,不过,这段回忆却是两个人相遇的重要起点。
离开了钱家,蒋英如同欢快的小鸟一般,重新回到了熟悉的人际关系里,生活里有父母相伴,遇到烦心事还能和姐姐妹妹倾诉,简直不要太快活。
蒋英的父亲蒋百里,作为有名的军事家,深切地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读书对命运的改变有多大,因此在抚养孩子时,从来没有轻视孩子的教育。
更加让人惊叹的是,在重视教育的同时,蒋百里同样不会限制孩子的兴趣爱好,因此,蒋英在学习的时候,顺顺利利的开始了音乐之旅。
在蒋英17岁那一年,为了能够在音乐学习上获得更高的造诣,蒋英虽然还未成年,但是还是毅然前往德国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
这段学习的时光里,蒋英的音乐水平飞速进步着,她如饥似渴的在学海里遨游,中间只有22岁那年,因为得了肺病身体实在太过虚弱。
这才短暂休息了两年,身体稍微好点之后,蒋英又继续在瑞士的卢塞恩音乐学院进行学习,不得不说,蒋英在音乐上是极有天赋的。
通过几年学习之后,蒋英一毕业,相当顺利的在学校任教,能够担任老师,这个时候蒋英的知识储备已经可见一斑了。
不过真正让蒋英得到大众关注的事件,还得是蒋英25岁那年参加的万国音乐年会,这个年会上,来自各地的有名音乐家纷纷登台表演。
而蒋英凭借自己的硬实力杀出了重围,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收获了音乐年会第一名的荣誉,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虽然在国外备受人们追捧,但是蒋英却并没有在国外呆一辈子的打算,感觉自己音乐上的学习差不多了之后,17岁离家的蒋英,在27岁那年,再次回到了祖国。
国外有名的音乐演唱家,回到祖国,国内的许多剧院热烈的邀请蒋英前去表演,打响国内的知名度,蒋英五月份的最后一天,决定在上海的兰心大剧院演出。
这次演出,蒋英表演了接近三个小时,台下观众的叫好声连绵不绝,而正是在这个表演上,蒋英再次遇到了自己童年的哥哥,钱学森。
这个时候的两人,在各自的事业都可以说相当的功成名就,钱学森在学术上的成绩为人惊叹,虽然年纪轻轻,但却不容小视。
而蒋英也成为了鼎鼎有名的歌唱家,意气风发的两人,却都有着温柔又有礼貌,会发自内心的为对方着想,随着相处的加深,两个人几乎是顺理成章的走到了一起。
坠入爱河之后,如果想结婚,那一定是要经过父母的同意的,钱学森的父母可以说是求之不得,他们一直想要一个女儿,虽然没成功,但是蒋英成为他们的儿媳妇儿不也是一样的吗?
蒋英的父母对于这桩婚事也是大力支持,两家人知根知底的,他们也不用担心女儿嫁过去会受委屈,因此在一九四六年的9月17日,蒋英和钱学森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之后,由于钱学森需要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方便之后为祖国做贡献,不得继续回到美国的波士顿进行学习。
才回到祖国没多久的蒋英,又毅然决然的跟随丈夫来到了美国,结婚之后,钱学森家庭幸福,在工作上更是干出了各种亮眼的成就。
不仅成为了美国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还发表了各种让学术界震撼的论文,两人过了很长一段平稳又幸福的日子,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钱学森决定回国。
美国人当时对于钱学森的看重早就流传至今,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轻松的放钱学森回到中国的。
当发现钱学森软硬不吃的时候,他们甚至强行把钱学森软禁拘留了起来,当15天之后,蒋英去接丈夫回家,以往彬彬有礼的丈夫由于非人的折磨已经无法说话。
体重也掉了30斤,看着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丈夫,蒋英几乎落下泪来,要向美国屈服,放弃回国的念头吗?
绝不,在无法回国的那段日子里,蒋英一直支持着钱学森的每一个决定,哪怕美国软硬兼施,夫妻俩也依旧没有改变回到祖国的目标。
这种情况持续了五年之久,直到1955年的时候,钱学森终于找到了机会,可以向祖国求救,那个时候,钱学森的所有信息都被严密监控着。
为了让求救信件能够顺利发出去,蒋英按照钱学森的要求,写信的时候使用了左手,让字迹和平时截然不同,地址也写到了妹妹家,通过妹妹进行信件的转发。
所幸,当时的国家也足够重视这件事情,周恩来总理极为的关注,在国家的施压和帮助下,1955年的9月17日,钱学森和蒋英终于顺利地回到了祖国。
回到祖国之后,钱学森马不停蹄地就投入到了事业中去,蒋英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丈夫,让丈夫安心地工作,在自己的事业上进行了退让。
因此,蒋英没有再选择继续当全国各地飞行的歌唱家,反而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想要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唱歌的好苗子。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蒋英也想让中国的音乐更进一步,因此,把自己在外学习了解到的欧洲音乐发展史,仔仔细细地写成了报告,在中国第一届音乐周独唱音乐会发表了。
1959年的时候,蒋英更是直接被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担任教师,彻底开展了自己在学校的育人之路。
直到1989年的时候,蒋英已经70岁,身体实在是吃不消,这才退休,结束了辛苦的工作。
蒋英和钱学森结婚之后,两个人生下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钱学森忙碌,蒋英自然要负担起儿女的成长教育,儿女也没有辜负蒋英的付出,正直又善良。
虽然妻子不说,但是钱学森知道蒋英为了自己牺牲了多少,放弃了在全国各地当音乐家演出,反而陪伴在自己身边细心的照顾自己和家庭。
有一个这样的妻子,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夫妻俩这一辈子都没闹过红脸,恩恩爱爱羡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