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国祚仅存短短十四年,于中国历史中所占比例不及百分之一,其却为中国史上首个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自最初为周王室养马,至发展成为边陲小国,再至最终横扫六国、推翻周朝、称霸天下,历经约七百年,秦人秉持“奋六世之余烈”之精神。可叹公元前 221 年达成天下一统后,秦朝仅存续十四年,便遭遇二世而亡之命运。今时,让我们共同回溯公元前 886 年至公元前 207 年之间大秦的兴衰历程。
公元前 892 年,西周第八位君主周孝王姬辟方登临天子之位。彼时,周朝深受犬戎威胁,为有效制衡犬戎,周孝王决意优化战略装备,遂寻得专业人才非子为其养马。公元前 886 年,非子因养马功绩卓著,获封于秦邑,此秦国得以建立,非子亦成为秦国首位封君,即秦非子。
公元前 771 年,犬戎进击西周,西周末位天子周幽王身死,西周就此覆灭。为抵御犬戎,周幽王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接获号令后,当时的秦国君主秦襄公即刻率兵增援,与前来勤王的诸侯共同击退犬戎。其后,又拥立宜臼上位,东周自此开端,宜臼即为东周首位君主周平王。
公元前 677 年,秦国迁都雍城,正式成为西部实力不容小觑的强国之一。
公元前 660 年,秦穆公继位,此时的东周已然衰落,各诸侯国不再受周天子辖制,纷纷踏上争霸之路,秦国亦在其中。萌生争霸念想后,秦穆公不愿再滞留于西垂,欲东进涉足中原。然当时晋国恰好横亘于秦国东方,若要东进,必须突破其封锁。
公元前 628 年,郑文公与晋文公相继病逝,秦穆公认为此乃偷袭郑国的绝佳时机,遂派兵东出崤山行军。未曾料想,秦军行踪被郑国商人弦高察觉。弦高一面遣人通报郑国,一面伪称自身为郑国使者前来犒赏秦军。秦军将领见此情形,知晓偷袭计划败露,且郑国已有防备,只得退兵回国。岂料回国途中,秦军于崤山地区遭遇晋军埋伏。在崤之战中,秦军全军覆没,连主帅亦被晋国俘获。崤之战失利后,心有不甘的秦穆公又先后发起彭衙之战、王官之战,然在这两场战役中,秦军依旧未能占据优势。至此,秦穆公唯有放弃东进,转攻西戎。战略转变之际,一人引起秦穆公关注,此人名为由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