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
卓云声被戏班班主扛回家的时候,面如菜色,眼神呆滞,神志不清,典型的将死之人的面相。父亲卓天一眼便看出这是听了冥戏,好在及时,若是再晚些估计性命不保,卓天在黄纸上画下符咒,将其燃烧后的灰烬混入清水,喂卓云声服下。
面对父亲,卓云声不敢隐瞒,将事情经过如实告知,可父亲没有生气,反而将一切告诉了他,包括卓家做的事情。
黄河沿岸有一个百乐村,村后有一片荒坟,据说一百年前黄河发大水,百乐村死伤无数,后来幸存下来的人,在村后立了许多衣冠冢纪念逝者。
之后每逢清明和春节前后,村里人都会来此上香,还会请戏班子唱戏。
据说这戏是唱给河神听的,河神听完会保佑村子风调雨顺。时间一到,村里人就会专门去请戏班子,戏班子表演完就会立刻离开,从不在村里逗留。
这些都是卓云声听父亲讲的,卓云声是村里的牧童,自幼丧母,不久前爷爷去世,跟着父亲卓天生活。
卓天是个阴阳先生,精通五行八卦,鬼神之术,十里八村出了白事都会找他帮忙。
又到了一年清明节,卓天请了唱戏班子,并带着全部村民到村后上香。
上完香,卓云声在回去路上发现了一个破棚子,上面还有一个木箱子,应该是之前戏班子唱戏的地方。棚子上还挂着几个木牌,木牌上写着不同的名字,名字下面还有几道划痕,卓云声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觉得无聊便去找小伙伴玩了。
第二天一大早,戏班子就到了。村民们敲锣打鼓,外出迎接。
此时,正在做美梦的卓云声被吵醒,发现是戏班子来了,兴奋不已。
他从未听过戏班子唱戏,包括他的小伙伴都没有听过,不是不想,只是每次戏台都搭好了,家长都会把孩子拉回家。等他们第二天再来的时候,戏班子已经走了。
这次他一定要听戏,想到这卓云声翻身而起,跟着村民来到村口。
只见,伶人们陆陆续续从马车上下来,似是与村民相熟,笑着挥手。
奇怪的是,这些伶人不说话,交流全靠手比划,就连戏班班主跟卓天交流也是用手语。
这些伶人莫不是哑巴?可若是哑巴又如何唱戏?
卓云声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出口询问,“爹,他们是哑巴吗?”
卓天瞪了他一眼,怒斥道:“一边玩去,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卓云声灰溜溜的走了。
众人来到棚子下,忙活着搭建台子,班主取下木牌交给卓天。
卓天接过木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朱砂和宣纸,将木牌放在两张宣纸中间,撒上朱砂,在宣纸的两面比划了几下,突然木牌冒出白烟。白烟散去,木牌的正反面都多了一道划痕。
一切准备就绪,卓天带着村民离开。
卓云声见状,趁人多悄悄躲进一旁的草丛里,他都十二岁了,从没听过戏,这次必须得听一次。
村里人离开后,戏台子也准备妥当,卓云声等了半天却不见伶人开场,不知不觉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卓云声被敲锣声吵醒,想来戏班要开唱了,便打起了精神。
只见班主带着众人在四个方位请神,而戏台下,已经做了满满当当的人静待好戏开唱。
奇怪的是,这些听戏的人,为何从没见过,好像不是村里的人。卓云声疑惑之际,锣声响起,好戏开场了。
第一个登台的是戏班的班主,只见他身着戏服,脸上浓墨重彩化着妆,昂首阔步走上戏台,嘴中咿咿呀呀唱着小曲儿。
卓云声这才发现,原来班主会说话,而且嗓音清脆纯净。
不知不觉,卓云声听得入迷了,竟不自觉从草丛中走出到了台下。
下一秒,班主注意到了台下了卓云声,因为是卓天的儿子,自然有些印象。看到他的瞬间,班主脸色骤变,脚下不注意,差点摔倒。
戏一旦开唱就不能停下,这是戏台上的规矩。
之后,班主一直对着卓云声使眼色,但卓云声的注意力全在戏里,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提醒。
渐渐地,卓云声看懂了这场戏。
这场戏讲的是老太爷嫁女的故事,可女孩嫁的是个死人,这不是结阴婚吗?
因为卓天是个阴阳先生,卓云声自小耳濡目染,多少知道些。
台上锣鼓唢呐齐鸣,哭声越来越阴柔,唱一句都要哭半天。台下的观众也开始纷纷掉眼泪。
阴风阵阵,乌鸦哀鸣,卓云声顿时觉得四周的温度骤降,像是掉进了冰窟窿,意识越来越模糊。
就在这时,卓云声的耳朵被一个黑影揪住,黑影将卓云声拉离了戏台。
“哎哟喂!疼疼疼!谁?谁呀?”
待看清黑影,卓云声一脸震惊。
“爷……爷爷……”看到爷爷,卓云声又惊又喜,爷爷最疼爱他了。可转念一想不久前爷爷不是死了吗?
“兔崽子,你怎么在这听戏。”爷爷一脸气愤,踹了卓云声一脚,指着台上了伶人说,“这是冥戏,是唱给死人的,你快回家找你爹保命!”
听到爷爷的话,卓云声大惊失色,若是如此,那台下那些观众就是鬼啊!想到这,卓云声吓得浑身颤抖,意识模糊倒在地上。
这时台上的班主已经唱完一曲,下了台换了行装,赶到爷孙俩面前。
“麻烦班主将我孙儿带回去。”爷爷恭敬地对班主说道。
班主点头,扛起卓云声回了村。
没多久,卓云声就被送回了村。而此时,卓天正在村里四处找他。
卓天看见卓云声将死的面相,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喂他服下符咒水。
天亮后,戏班已经离开,卓云声也慢慢醒来。
他将昨夜的事情如实交代,卓天没有生气,将一切告诉了他。
一百年前,黄河发大水,百乐村死伤无数。后来那些鬼魂每天夜里都会出现在村子里,鬼哭狼嚎,怨气冲天。村民们被扰得不得安宁。最后,卓云声的爷爷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请戏班子唱冥戏。
冥戏就是唱给死人的戏,通过这种方式,平息鬼魂心中的怨气,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死去的事实。因此每年清明和春节前后,村子里都会请戏班子。
因为唱冥戏的人口中沾了阴气,一旦开口和活人说话,就会阴气入体命不久矣。唱冥戏属于积阴德,百年后受到地府的优待。
棚子里的木牌,称为阴账。每唱一场戏,就要在木牌上划上一道,正面人看,反面鬼看,等他们百年后,将木牌带入棺材,进入地府后木牌就是他们积阴德的证明。
卓家就是负责帮戏班子记阴账的。
卓天表示,卓云声已经长大了,是时候把手艺传给他了,等他学成后,请戏班唱冥戏,记阴账的活就交给他了。
卓云声用心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后,卓云声成了村里新的阴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