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抗美援朝老兵鲁跃亭,不愿意看打仗片、不吃炸油条——为国而战,老兵的骄傲|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2023-07-25 19:50:17

“最不愿看打仗片,喜欢看国内军事报道,尤其是武器装备升级的新闻,特别讨厌吃炸油条……”

这些习惯,是今年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鲁跃亭转业后养成的。

曾经在战场上能将破烂不堪的枪支快速修好的无畏战士,所属部队的番号仍记得清清楚楚——志愿军29军73师炮39团修械所,这是老兵一辈子的骄傲。

7月21日,一场暴雨过后,在市城区长风小区的民居内,在老人儿子鲁新军的帮助下,记者怀着崇敬之情与老兵鲁跃亭面对面,听他讲述那激情燃烧的无悔青春。

悲战友牺牲在胜利前

鲁跃亭(左)讲述战友的故事。

眼前的老兵出生于1929年时的开封杞县,精气神颇好,除了时光留下的眼花耳背外,没有任何基础病,目光炯炯的他举手投足间仍有军人的风采。果真是乡音无改,老兵一开腔便将记者带入那战旗飘飘的年代。

从小读过私塾的老兵,属于那个年代难得的知识分子。1951年7月,在举国上下同心协力抗美援朝的大背景下,他如愿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学生兵”加上身体不达标,本来想当航空兵的他被分配到武汉兵工厂。1952年7月,他跟随部队入朝。

“我的工作就是将破烂的枪尽可能修好让战士们用,一般都是将十几支破枪拆解后,再用好的零件组装成可以使用的枪……”那个年代,志愿军战士们用的枪支可谓五花八门,不仅样式繁多且老旧不堪。就是在这种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战士硬是打退了敌人一拨又一拨的攻击,用勇气与血肉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长城。“这也是父亲一辈子喜欢看我军武器装备改良升级的原因。”老兵的儿子鲁新军补充道。

“我们修械所的战士是分配到基层连队的,每次战斗,我们就处于一线战场与炊事班之间,不停检修各种枪支。”老兵在接下来回忆中充满着悲伤……

1953年7月,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前,部队首长传达了停战谈判命令。一时间,热爱和平的战士们,在不放松战备的前提下欢欣鼓舞,享受着胜利的喜悦。炊事班一名河南老乡支起油锅炸油条,想给战士们做家乡饭。不料想,即使做了伪装掩体,但仍被卑鄙的敌军调来飞机空袭,老乡当场遇难。看着亲密无间的战友牺牲在胜利前的这一刻,战士们失声痛哭……这种烙在内心深处的悲痛和对战友深切的缅怀,一直深藏在老人的心底。此后,鲁跃亭便不再吃炸油条,至今不变。

赞子承父业家风流传

这些往事的采集,实属不易。因为不太愿意回忆过去的伤悲,加之年事已高,若不是老兵儿子鲁新军的协助,想从老兵口中挖掘出这些故事,几无可能。

“感谢国家没有忘记父亲他们这一代人的浴血奋战。”60岁的鲁新军告诉记者,从他记事开始,父亲绝口不提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事,一直到读高一时,他在家里无意间翻看到父亲穿军装的照片才知道。“遂央求父亲讲讲当年上战场打仗的故事,父亲也是不愿多说,经常说他就是个修枪的,没打过仗,他比那些死去的战友幸运太多了……”

老兵的轻描淡写,却似春雨般滋润着儿子幼小的心灵。令老兵没想到的是,他只言片语讲述的那些战斗往事,却深深影响着儿子。17岁那年,鲁新军如愿到新疆某部服役。“当我得知所服役的部队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时,我记得当时激动得浑身颤抖,那一刻,我真切感觉到了父亲的伟大!”

军人父亲的言传身教,让这名目前已退休的男人更加钦佩父亲。采访中,聊到情深处,这名曾经的义务兵鲁新军感同身受,向其父亲敬礼,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眼眶湿润的鲁跃亭红着眼睛,郑重地给儿子回礼。

愿老兵安康长寿

经历过生死的人将一切都看得很淡。

1965年从部队转业到位于南召深山的“三线厂”长江机械厂工作,老兵鲁跃亭作为该厂开拓先驱者之一继续发着光,他干着老本行,任劳任怨与车间机床打了一辈子交道。

对于过去,他绝口不提;对于工作与生活,他倾情付出、珍惜热爱着。养育的两女一儿也过着幸福安康的平凡生活,他和现已93岁的老伴方敬芝相濡以沫安享晚年。

最开心的事,当属2021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时,相关部门送来了纪念奖章。鲁新军说:“父亲特别高兴,专门让我给他好好拍了一张挂着奖章的照片。”

最高兴自豪的事,依然是看到电视里播出我国武器、航天再创辉煌的新闻,老兵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只是,老兵依然不愿看战争电影、不吃炸油条。

让我们一起为老兵祈福,祝愿他安康吉祥长寿!(全媒体记者 于欢 周梦 文/图)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1 阅读:44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