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化之王到AI破壁人你可能没听过梁文锋,但一定知道他的两个“孩子”:百亿私募幻方量化与估值千亿的DeepSeek。2023年,这位数学极客毅然投身AI,仅用18个月便交出震惊世界的答卷。
用户亲历:会自嘲的AI长什么样?“帮我写年终总结,结尾加个冷笑话。”“抱歉,这个笑话可能比你的KPI还冷。”——R1的互动能力让网友直呼“像真人”。上线20天,其日活突破2000万,甚至因流量过载宕机。
成本杀手如何炼成?
数据蒸馏术:从14.8万亿token中提炼关键信息,模型激活参数仅37B,效率提升40倍。
混合精度黑科技:FP8训练+多层注意力机制,硬件利用率较传统方案提升90%。
开源降维打击:6个蒸馏小模型全部开源,开发者可免费商用。
行业众生相
创业者狂欢:某电商公司用R1替代客服团队,成本从月均20万降至6000元。
巨头焦虑:谷歌紧急将Gemini 2.0设为免费,OpenAI宣布自研AI芯片。
资本博弈:高盛报告称,R1可能让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减少1200亿美元。
未来已来?尽管麦格理质疑R1真实开发成本高达26亿美元,但用户用脚投票:截至2025年2月,DeepSeek已登顶中美应用商店榜首。或许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当AI变得和水电一样便宜,世界才真正进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