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豹纹泥鳅王,网友问咋吃

江设计 2025-01-11 08:52:59

泥鳅王的弟弟也有4两。”

这个配文不看博主之前发的帖子还真不理解,其实就是他在帖子中展示了一条31厘米长的黄金豹纹泥鳅,他称其为“泥鳅王”。可以看到这条所谓的“泥鳅王”真的很特别,且不说这个夸张的体长,主要看它的体色。金色的底色之上有很多不规则排列的黑色豹纹。这条泥鳅的细鳞非常明显,配合这些纹样,有种工艺制品的美感。

而他这次展示的“泥鳅王的弟弟”,看起来也是非常特别,但明显可以看出一些区别。首先根据旁边的卷尺测量,这条鱼的体长差不多25厘米;其次是这条泥鳅的底色似乎更加偏暗橘色一些,没有那么亮眼;最后是它的“豹纹”太多太杂了,密密麻麻美感似乎没有之前说的“泥鳅王”高。

果然有对比才能“吹毛求疵”,其实两条泥鳅都非常好看且难得一见了。毕竟它们都是变异的个体,属于可遇不可求的那种。也不知道现在的变异泥鳅的繁育者是否能控制其性转遗传了,随着技术的成熟,肯定是会越来越便宜的。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泥鳅是便宜不了。有个网友询问了这泥鳅咋吃,博主回复他这条5000元,吃不起的,当然不是说网友吃不起,而是说自己。有别的网友问他为啥这么贵,博主表示品种跟尺寸还有运输费用决定的。

有网友好奇地询问博主这具体是什么品种的泥鳅,博主回复是:“豹纹泥鳅,变异品种。”

博主的回答倒也没错,但不管咋变异,这泥鳅都还是有原生的物种种群的,而这泥鳅显然就是大鳞副泥鳅。

大鳞副泥鳅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是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的鱼类,又称大泥鳅或台湾泥鳅。

大鳞副泥鳅在我国广泛分布,涵盖黑龙江、辽河与海河的中下游,以及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区域,还见于浙江、台湾与闽江水系。它们偏好栖息于湖泊、池塘、稻田及水沟等浅水区域,尤其是底泥较深的地方。这种泥鳅对低氧环境有着出色的适应性,不仅依赖鳃呼吸,还能通过皮肤和肠道进行呼吸。其视觉能力较弱,但触觉和味觉却极为敏锐。

在食性上,大鳞副泥鳅属于杂食性。幼鱼阶段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包括浮游动物、摇蚊幼虫及丝蚯蚓等;随着成长,其食物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多种昆虫、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以及腐殖质;而成体则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它们多在夜间觅食,且在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会停止摄食。

大鳞副泥鳅适应温水环境,生活水温介于10至30℃之间,最适宜的水温为25至27℃。当水温达到30℃时,它们会潜入泥中避暑;而冬季水温降至5℃以下时,则会钻入泥下20至30厘米深处越冬。面对危险,大鳞副泥鳅会迅速躲入泥土中以求自保。即便在河水或坑塘干涸、淤泥皲裂的情况下,大鳞副泥鳅也能在泥中长期存活。这些特征其实都跟寻常的泥鳅差不多。

不过大鳞副泥鳅的数量相对较少,偶尔被抓到还会被人认为是普通的泥鳅,然后惊叹:“怎么会这么大!”

其实大鳞副泥鳅本身体型就大,超过10厘米是最基本的,体重可轻松超过50克。该物种也曾有被记录超过20厘米甚至30厘米的个体,当然这些的大个体是凤毛麟角,因此博主展示的个体确实尺寸非常难得。

确实是变异了

寻常的大鳞副泥鳅就是有这些豹纹的,因此也被称为“胡椒泥鳅”。但是它们原本的体色是灰褐色的,会成金色属于是变异了。金色的变异一般被称为“黄化变异”,实际上并不罕见,在各种鱼类身上都曾发生。

鱼类中出现金色变异个体的一个重要缘由在于遗传变异。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基因突变有可能引起色素合成机制的转变或色素细胞分布的异常,进而催生出金色或是其他色彩的变异体。这类变异既可能是自然环境中自发产生的,也可能因某些外部诱因(例如辐射、化学物质等)而触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环境中自发产生的遗传变异在鱼类中相对较为稀少,且往往难以预测。

我查到是有人在野采的时候抓到过黄化变异的大鳞副泥鳅的,他是泥鳅吧的用户@贴吧用户_a6X1b8D。只是他抓到的个体很瘦,个体很小,确实跟博主展示的个体在观赏性上还是有些差异的。

0 阅读:3
江设计

江设计

家具的详细解说都在这里,欢迎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