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李梅站在厨房里,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指针已经指向了晚上九点半。孩子的周岁宴刚刚结束,亲朋好友陆续散去,屋子里恢复了宁静。张强正躺在沙发上,抱着手机刷着视频,似乎一切都如常,但李梅的心里却翻江倒海。
“张强,今天咱妈那边给了多少礼金?”李梅故作轻松地问道,一边洗着碗。
“我妈啊,给了2000,还送了一套金手镯,你也看到了。”张强懒懒地回了一句。
“嗯,那其他人呢?大姑姐给了多少?”李梅若无其事地继续追问。
张强皱了皱眉头,似乎有些不耐烦,“大姐?她给了300吧,怎么了?我记得她前几天还提过,最近家里开销大。”
“300?”李梅手中的碗突然一滑,差点掉进水槽里,她迅速稳住,皱起了眉头。
“对啊,300,”张强随口说道,完全没有察觉到妻子的情绪变化,“大姐她有两个孩子,最近她老公生意也不怎么好,给的少点很正常。”
“正常?她可是你亲姐!”李梅忍不住提高了声音,随后又压低了声调,“咱们平时跟她走得近吧?有啥事我不都尽量帮忙,结果她给咱孩子的周岁宴就300块?你看其他人,谁不是1000起步?”
张强放下手机,坐了起来,看着李梅:“这有啥好计较的,300也是心意吧?我姐她又不是抠门的人,平时该帮的也没少帮你吧?”
“可是,礼金才300……我怎么都觉得有点不对劲。”李梅叹了口气,心里那种郁闷的感觉越发强烈。她一直觉得大姑姐是个面子上过得去的人,没想到居然这么“小气”。
张强皱眉看着李梅,语气放缓了些:“梅子,你别想太多了,礼金多少真没啥大不了的。你想想,平时咱们去大姐家吃饭,不是吃喝一顿还带着东西走吗?今天人家来参加孩子的宴会,也算尽力了。”
李梅冷笑了一声:“你真觉得300块尽力了?我不想说的太直白,但你心里也有数吧,咱们平时去她家,带的东西少了?我哪次不是花心思准备礼物?你别说我小气,我就是觉得这个数太刺眼了。”
厨房的水哗啦啦地流着,李梅的情绪也像水流一样逐渐失控。她不满不仅仅是因为那300块,而是觉得自己在这个家族里一直在做出妥协和让步,而现在,她觉得这个小小的礼金数额像是一种“背叛”。
张强站起身,走到厨房门口,看着妻子紧绷的背影,语气有些无奈:“你要真这么在意,下次她孩子的周岁宴咱也给300,礼尚往来不就行了?”
李梅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头盯着张强:“你觉得我应该这么做?”
张强耸耸肩:“我没意见啊,你开心就好。”
李梅心里五味杂陈。这种淡淡的不快像是一根刺扎在她的心头,拔不出来,又痛不欲生。她清楚自己在意的不仅仅是那300块钱,而是觉得大姑姐根本没有把她的孩子放在心上。平时走动那么多次的情谊,难道在这个时候就这么轻描淡写?
“那我就真给她孩子300,到时候别说我小气。”李梅下了决心,语气坚决。
“行,随你吧。”张强摆摆手,回到沙发上继续刷视频,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李梅心里却还在翻腾。她想起自己结婚以来与张丽的种种相处,表面上的和气背后,是否有她没有察觉的冷漠?张丽平时虽说热情,但言谈举止中总是带着一种让李梅不舒服的优越感。如今,这个300块礼金像是点燃了她心中积压已久的某种情绪。
她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一定会“礼尚往来”,看看到时候大姑姐会作何反应。
2
一年过去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张丽孩子的周岁宴。李梅看着手里的红包,里面刚好装了300块钱,和张丽去年给他们的数额一模一样。她心里思索着,这回她可算是“礼尚往来”,既不欠情也不多给。想到这里,李梅稍微松了口气,但隐隐还是有些不安。她不知道这300块钱会引发什么样的反应。
张强开车时瞥了一眼李梅:“你真打算就给300?”
李梅不假思索地回道:“当然,去年她给我们孩子就300,这不是挺公平的嘛?”
张强叹了口气,稍微放缓了车速:“我觉得这事儿没必要计较那么细,毕竟都是一家人,给多少都无所谓,何必搞得这么尴尬?”
李梅不服气:“一家人更应该彼此体谅吧?你姐去年给得这么少,我心里能不难受吗?现在我不过是还礼,你说我做错了吗?”
张强皱了皱眉:“可你想过没有,万一她真生气了呢?她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有想法。”
“生气?”李梅冷笑一声,“那她当时给我们300的时候,怎么就不怕我生气?既然她不在乎我,我也没必要多在乎她。”
张强想了想,不再继续劝说,他知道李梅心意已决,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她的想法。车子很快驶进了张丽家所在的小区,李梅把红包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是某种象征着她心中的情绪。
周岁宴的场面热闹非凡,亲戚朋友齐聚一堂,孩子的笑声和大人们的寒暄声交织在一起。李梅和张强一走进大厅,就被张丽热情地迎了上来。
“大梅,强子,你们来了!快进来坐,今天人多,热闹!”张丽笑得满脸堆笑,看起来心情很好。
李梅表面上也陪着笑,心里却有些紧张。她把手里的红包递了过去:“这是给孩子的,祝他健康快乐。”
张丽接过红包,目光在李梅的脸上扫过,随即笑着道:“谢谢你们,心意到了就好。”
李梅观察着张丽的反应,虽然她表现得很自然,但那一瞬间的眼神变化并没有逃过李梅的眼睛。张丽只是把红包随手放进了桌上的礼物堆里,并没有拆开,这让李梅心里更紧张了几分。
宴会进行得很顺利,大家吃喝笑谈,其乐融融。然而,李梅的心情却始终没法放松,她总觉得张丽什么时候会发现红包里的钱,继而产生什么反应。她时不时地用余光观察张丽,却看不出任何异样。
直到宴会快要结束时,张丽开始收拾礼物,这时,李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张丽坐在一旁,拆开一个个红包,旁边几个亲戚也在帮忙算着礼金的数额。
“哟,大姐,今天你可发大财了!”其中一个表姐开玩笑道,“大家都给得不少吧!”
张丽微笑着点头:“还行,大家都是看在孩子的面子上,心意到了就好。”
李梅的心跳得飞快,她知道张丽马上就要拆到自己的红包了。果然,张丽拿起了那个装着300块的红包,熟练地撕开封口,数了数里面的钱,表情微微一滞。
那一瞬间,李梅的心仿佛被什么揪住了一样,她盯着张丽的脸,等着她的反应。张丽抬起头,淡淡地笑了一下:“嗯,大家都很有心,谢谢大家。”
张丽虽然没多说什么,但李梅清楚地感觉到她那一瞬间的变化。她知道,张丽肯定已经意识到她只给了300块。宴会结束后,张丽虽然没当面说什么,但李梅能感受到张丽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
张强走到李梅身边,低声道:“看吧,我就说你这么做会有问题,现在气氛都不对了。”
李梅轻哼一声:“她要是真觉得不对劲,那也是她的问题。咱们不过是回礼而已,没什么好怕的。”
宴会散场后,亲戚们纷纷告辞离开。李梅和张强也准备走了,张丽送他们到门口,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微笑,但那笑容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热情。
回家的路上,张强忍不住问:“你觉得大姐刚才的反应正常吗?她肯定是发现了吧?”
李梅无所谓地说:“发现就发现吧,反正我心安理得。她去年给我孩子才300,我为什么要多给她孩子?”
张强沉默了一会儿:“这事儿怕是不会就这么过去。”
果然,几天后,李梅无意中听到一些亲戚在背后议论,说张丽在暗地里提起过这件事。张丽甚至在亲戚面前含蓄地说李梅“心胸狭隘”,觉得她“不懂得大度”。
李梅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什么叫心胸狭隘?她自己才是那个小气的人,凭什么这样说我?”
她心中的愤怒越积越多,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3
这场风波持续发酵,李梅无论走到哪里,仿佛总能听到背后有人议论。她愤懑不平,觉得自己不过是礼尚往来,却被说成“小气”。张强对这件事也越来越不满,几次对李梅暗示:“你是不是做得有点过分了?咱们不该这么斤斤计较。”
李梅听了心里更不舒服,她不愿认输,咬着牙反驳:“我过分?她当初只给我们300块,你怎么不说她过分?现在倒说我小气,怎么着,我还不能有点态度了?”
张强无奈地摇摇头:“行行行,你说得都对,但现在问题是,大家都知道了,你俩现在僵成这样,怎么收场?”
这话让李梅陷入了沉默。她不甘心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她也知道,继续这么僵下去,整个家庭的关系可能真的会破裂。矛盾的情绪在她心中盘旋不去。
终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爆发不可避免地来了。大家聚在一起吃饭,本来气氛还算和谐,但当张丽和李梅不期而遇,两人的眼神里都带着一股火药味。
饭桌上,李梅默默夹菜,却故意不跟张丽说话,张丽也故意冷着脸,假装没看见她。旁边的家人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场面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
突然,张丽放下筷子,冷冷地开口:“李梅,咱俩今天把话说清楚吧。你心里到底在不满什么?是不是我去年给你孩子300块的事?”
李梅一听,心里的火气蹭地就上来了:“是啊,既然你提了,那我也不绕弯子。你是我亲大姑姐,平时咱们来往也不少,你孩子周岁宴上,你觉得我应该怎么给?难道不是对等的礼尚往来?”
张丽冷笑了一声:“对等?你可真是心眼小得很啊,李梅,钱代表什么?你非要因为300块钱在这里计较来计较去,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梅的声音提高了:“我心眼小?那你去年给我孩子300块的时候,你的心眼又在哪里?你别跟我说什么钱不重要,那既然钱不重要,你为什么不给多一点?”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辞激烈。周围的家人试图插话调解,但谁也压不住这场争吵。
张丽不甘示弱,冷冷说道:“你真以为我去年是故意给少了?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两个孩子要养,老公生意还不景气,我就是拿不出更多钱。但你呢?你心里一点都不体谅,现在还故意给我孩子300块来‘回敬’,这就叫亲戚?”
李梅听了这话,心里一时有些复杂。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错,但张丽的话也让她无法完全反驳。她低下头,感觉有些委屈,但依旧强硬地说:“我就是觉得公平而已,你别想太多。”
就在两人剑拔弩张时,张强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声音严肃:“行了,够了!你们两个就因为几百块钱闹得这么难看,值得吗?”
他站在两人中间,脸色难看,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愤怒:“我知道你们心里都有不满,但礼金多少不能代表什么。你们是不是都忘了,咱们是家人?这些钱算什么?是比家人的感情还重要吗?”
张丽和李梅都不再说话,气氛一下子凝固了。张强接着说道:“礼金多少算个事儿?最重要的是咱们的亲情,平时该走动还是要走动,钱根本不是衡量感情的标准。你们再这样下去,整个家都要散了。”
李梅看着张强的脸,心里忽然有些动摇。她意识到,或许这场“礼尚往来”的争斗真的不该继续下去了。张丽的脸色也逐渐缓和下来,她轻叹了一口气:“强子说得对,家是最重要的。我也承认,去年确实是我疏忽了,我以后会注意。”
李梅低下头,默默点了点头。张强松了一口气,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好了,咱们以后少计较这些,还是多想想怎么好好过日子吧。”
聚会结束后,李梅独自回到家中,坐在沙发上沉思良久。她想起了过去和张丽相处的种种,突然觉得,这些年的积怨或许并不完全是礼金的问题,而是两人之间缺乏真正的理解。
她拿出手机,发了一条微信给张丽:“姐,抱歉,今天我也有些冲动了,希望以后咱们能好好相处。”
张丽很快回了一句:“没事,过去的事就过去吧。”
李梅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总算轻松了些许。但她也在想,为什么亲情有时会因为这些小事变得如此脆弱?这300块钱,究竟值不值得这么多人纠结?到底是钱的问题,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