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报道,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抛出法案,扬言取消美国给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消息一出,国际哗然,中美经贸关系再添变数,局势愈发紧张复杂。
美国给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前身是最惠国待遇。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起初逐年审议中国正常贸易关系。直到2000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指示下,美国国会投票决定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铺平道路。此后,中美贸易迎来大发展,从2000年到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从约500亿美元增长到约5000亿美元,增长了足足10倍。美国消费者得以购买到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这一待遇成为中美贸易稳定的重要基石。
美国(资料图)
但如今,美国却想推翻这一关系。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动作频频。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重新提出《恢复贸易公平法案》,印第安纳州共和党参议员吉姆·班克斯是共同提案人,该法案在众议院也得到两党支持。与此同时,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与纽约州众议员汤姆·索兹一起介绍了类似法案。这些法案核心内容一致,旨在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分阶段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还将终止对低价值中国进口产品的“小额豁免”免税待遇。
根据法案,对自中国进口的非战略商品最低征收35%的关税,战略商品征收100%的关税,且在五年内逐步实施,第一年税率为10%,第二年25%,第四年50%,第五年达到100%。法案还规定,由此产生的税收收入将用于补偿可能因中国报复措施而受损的农民和制造商,以及采购对潜在军事冲突至关重要的关键军需品。
贸易(资料图)
美国政客给出的理由无外乎“损害美国制造业”“保护国家安全”“中国发了财,美国丢了数百万就业”等。穆勒纳尔宣称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掀起了中国进口浪潮,耗尽美国制造业,使美国容易受到“首要对手”的经济“胁迫”。科顿也叫嚷着永久正常贸易地位让中国“发了财”,美国损失数百万就业机会。但这些理由站得住脚吗?
先看制造业,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的占比从1997年的25%降至2019年的17%,这是事实。但将其归咎于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地位,纯属无稽之谈。美国制造业占比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美国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等。美国企业为追求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润,主动将部分制造业外包,这是市场行为,而非中国“逼迫”。再谈就业,美国就业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科技进步、自动化发展等都在改变就业结构,不能简单地将就业岗位流失算到中国头上。
特朗普(资料图)
从经济层面看,美国若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无疑是一把“双刃剑”,甚至对美国自身伤害更大。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去年12月发布的分析报告明确警告,即便中国不采取报复措施,撤销中国这一地位也会导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基线预测出现短期下降,还会损害美国工业部门,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美国消费者长期享受中国的低价商品,一旦加征高额关税,美国消费者生活成本必然大幅上升,推高通胀,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
从国际规则层面讲,最惠国待遇是WTO规则要求每个成员给予其他成员的基本待遇。美国若取消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就相当于宣布双方经贸关系完全脱离WTO框架,这是对多边贸易体系的公然破坏。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如今却要带头破坏规则,其行径实在 hypocritical。
这并非美国政客首次打“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主意。去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在年度报告中就正式建议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穆勒纳尔当时也推出类似法案。如今旧事重提,且两党罕见合作推动,背后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和对华政策的新动向。特朗普上台后,要求内阁评估有关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立法,国会此番动作,很大程度上是在迎合特朗普的意思。
万斯(资料图)
面对美国的无理行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迅速驳斥,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强调,任何此类举动都将损害中美双方的利益,一些美国政客试图倒转历史,将中美经贸关系拖回到冷战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自身的不懈努力,从改革开放到自主创新,从制造业崛起 到产业升级,中国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绝非依赖美国的所谓“恩赐”。
对于美国可能的举措,中国也并非毫无准备。一方面,中国可以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美国遵守规则,停止破坏行为;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加快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中国还应继续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美国(资料图)
美国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法案,目前只是立法程序的开始,要成为法律还需在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和参议院全会通过,然后由总统特朗普签署。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美国此举都已对中美经贸关系乃至全球经济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搞贸易对抗,只会两败俱伤。希望美国政客能认清形势,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回到理性对话与合作的轨道上来 。否则,美国终将自食恶果,而全球经济也将因美国的任性遭受更多不确定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