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特朗普
本期话题,特朗普再次打起贸易战,中国出3招反制手段!对美国以牙还牙,同时宣布对美国加征关税。
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政府再次掀起了新的贸易波澜。白宫发布了一份所谓的“事实清单”,借芬太尼问题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宣称要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到了2月5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突然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于800美元商品的“小额豁免”政策。
美国国内企业已经受到波及,尤其是在那些依赖低价进口商品的中小企业身上。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这一政策简直是雪上加霜。加征关税看似为了打击芬太尼流入美国,实则隐藏着更深的政治考量。
图为美国进口商品
要知道特朗普这一次的对华加征关税,与过去的贸易战明显不同。在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战往往是为了强调经济问题,比如贸易逆差、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转让等。当时的贸易战借口更多围绕着美国在经济贸易和产业竞争方面的诉求,旨在通过关税手段迫使中国在贸易顺差规模、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以及技术转让政策等方面做出改变,以维护美国在全球贸易和产业格局中的经济利益和技术优势地位。
这一次,特朗普政府拿出了芬太尼作为借口,发动了新一轮的关税战。但是这个借口明显站不住脚,芬太尼问题是美国社会的一大毒瘤,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社会问题,但细细分析,背后的真正动机却不那么简单。
图为美国海关警备
而中国早在2019年就率先将所有芬太尼类物质纳入管控,成为全球首个这样做的国家。根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等禁毒部门的报告,自2019年9月以来,美方未再查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然而,美国仍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加征关税,这一理由显然是无稽之谈。
随着美国国内矛盾加深,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陷入了更多的争议。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因芬太尼等合成阿片类药物过量致死的人数持续攀升。芬太尼滥用问题在一些州呈现爆发式增长,部分地区的死亡率同比增长超过了30%。
然而,政府的应对措施似乎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例如,之前一名非裔青年因持有少量大麻被判处18个月监禁,而同期一名白人青年持有等量大麻,仅被判处6个月社区服务。这一量刑差异被媒体曝光后,激起了社会各界对司法系统在禁毒相关案件中存在种族歧视的质疑。对少数族裔的过度打压,反而忽视了其他地区流通的真实情况。这种做法不仅没有缓解问题,更是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分裂。
图为美墨边境墙
政治层面上,关于财政预算、移民政策等诸多议题上,国内意见不统一,导致政府决策效率低下,许多关乎民生的政策无法有效推行。当地时间2月3日,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对特朗普在美墨边境实施的移民限制提起诉讼,指出这些措施阻止了移民在边境寻求庇护,违反了美国法律和国际协议。
特朗普就职首日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签署行政令要求采取加强人员和资源部署、增加物理屏障等措施,制止所有非法移民入境。这一诉讼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强硬移民政策引发的争议,背后是不同政治理念及党派立场的碰撞,也是两党在移民政策对立的一种外在表现。
这些多方面的国内矛盾交织,使得特朗普政府急需寻找替罪羊来转移民众视线,而芬太尼问题就被其当作了发动贸易战的幌子。在此背景下,中国迅速看准时局,采取了精准的应对策略。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迅速且有力地采取了三招反制措施,精准打击到了美国的“七寸”。
图为中国石化企业
首先,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此外,还将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的关税。美国一直力图推动液化天然气出口,以期提振经济,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对美国这个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加征关税,中国精准打击了美国相关产业的利益,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气出口方面。而中国也有其他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基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其次,中国开始在多个领域进行管控。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钨、碲、铋、钼等物品实施出口管制,并将美国的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美国能源企业会失去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机会,必然会影响到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损失更加显著。因美纳公司本来在基因测序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失去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后,它的技术进展和市场扩展速度都会放缓,逐渐失去全球竞争优势。
图为DeepSeek APP
最后,中国对谷歌展开了反垄断调查。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浏览器、操作系统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一旦调查结果认定其存在垄断行为,并进行相应处罚,这可能会重新塑造美国科技产业的竞争格局,比如,近期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推出了两款大模型——DeepSeek-V3和DeepSeek-R1,成本低廉,性能与OpenAI相当。这将会对美国科技巨头构成制约,并可能改变全球市场格局,特别是在互联网和高科技领域。
正如古人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场全球博弈中,只有深刻理解对手和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复杂局面中把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