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中国四年第一次回娘家家里人认不出自己越南媳妇自我怀疑了

于春利讲故事 2025-01-16 15:12:13

一个有温度的归乡之旅

回到家乡,我的心情百感交集。一方面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另一方面却又是对未知的忐忑和恐惧。飞机在落地时,我深吸了一口熟悉的空气,那是我梦寐以求的乡土气息。我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迫不及待地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家乡的小村庄而去。

"姐姐,你终于回来了!"司机一开口,我就听出了他那熟悉的乡音。

"是啊,好久不见了。"我微笑着说。

"听口音,姐姐你是在国外生活了?怎么突然回来了?"司机好奇地问。

"哦,是的,我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我轻声说,"现在可能已经说话带了点外国腔了。"

"哎呀,不会吧!现在姐姐你说话都带了点外国腔了。"司机感叹道,"不过,能回家乡也是件好事儿,现在村里可都盼着你回来呢!"

我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是一阵惆怅。我是否已经变得如此不同?就连一个陌生人都觉得我说话带有外国腔调了。

车子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行驶,我的内心百感交集。路旁的稻田、小河、村落,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我期待着,也忐忑着,不知家人会作何反应。

终于,汽车在家门口停下。我深吸了一口气,拿起行李走向家门。我轻轻地推开门,家里的景象一如既往,仿佛时光从未流逝。母亲正在厨房忙碌,听到动静回过头来,却没有认出我。

"你是谁?"母亲疑惑地问。

我张口结舌,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母亲仔细端详了我一会儿,终于恍然大悟:"是你!是我的宝贝女儿!"她激动地拥抱住我,泪水夺眶而出。

母亲的呼喊很快引来了其他家人。父亲和弟弟妹妹们都被吸引过来,却无一人能认出我来。他们困惑地打量着我,我只能哽咽着解释自己的身份。

"真的是你吗?怎么变化这么大了?"父亲上上下下打量着我,眉头紧锁。

我点点头,难掩内心的忐忑。就在这时,妹妹突然开口了:"姐姐,你怎么说话带那么重的外国腔啊?还穿成那个样子,我差点没认出你来。"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扮,确实与四年前判若两人。我穿着一件时髦的大衣,头发也梳理得整整齐齐,与往日村里女孩们的打扮大相径庭。

弟弟也附和道:"对啊,姐姐你变化太大了,就连吃饭都用筷子,还总是下意识说一些生硬的中文词。"

渐渐地,他们开始相信我就是那个离家多年的女儿和姐姐。父亲紧紧地拥抱着我,喃喃说道:"你都长这么大了,真是让为父感到骄傲。虽然你变化很大,但你永远是我们家的骄傲。"

弟弟妹妹们则好奇地围着我打转,连连问道:"姐姐,你在中国过得可好啊?找到好工作了吗?嫁的是个好人家吧?"

在家里度过了一个欢乐的除夕夜后,我开始感受到与家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我发现自己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上都已经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深影响和熏陶。

比如,吃饭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使用筷子,而家人则仍旧以手抓食物。妹妹看到后开玩笑说:"姐姐,你是不是已经把我们越南人的好习惯都忘了?"

我笑着解释说:"在中国,人们都是用筷子吃饭的,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方式。"

又如,有一次我无意中说出一个汉语词语,引来了家人的一阵哄笑。"姐姐,你说话越来越像外国人了!"弟弟摇着头说。

我也笑着承认:"在中国生活那么久,难免会下意识说一些中文词语。"

除了语言和饮食习惯,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作风也与家人有所不同。他们总是觉得我做事过于理性、条理分明,缺乏一些随性和热情。这些细微的差异,都让我感到自己已经与家人渐行渐远。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弟弟和妹妹在背地里窃窃私语,似乎在评论我的"另类"行为。我的心情顿时无比沮丧,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配得上"越南人"这个身份。

"姐姐她是不是已经完全被同化成中国人了?说话吃饭都跟我们不一样。"妹妹小声说。

"是啊,就连思维方式都变了,做什么事都那么条理分明,一点也不随性。"弟弟附和道。

我默默地走开了,内心无比苦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同化得太深?是不是在潜移默化中,已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根基?我开始怀念起在中国的生活,那里有着与我相似的人,有着与我一致的生活方式。

我开始觉得,自己仿佛已经身在两个世界,在家人眼中是"另类",在中国也只是"外来者"。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开始质疑自己是谁?是一个彻底被同化的"中国人"?还是一个已经与本族文化格格不入的"越南人"?我无比迷茫和困惑。

也许是看出了我的彷徨,母亲有一天把我单独叫到一旁,温言软语地安慰我。她说,无论我在外面经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在她心里我永远都是她最亲爱的女儿。

"你现在或许已经有了一些与我们不太一样的习惯和想法,但那并不代表你就不再是我们的一分子。"母亲说,她温柔地拉着我的手,"文化的差异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你内心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牵挂。"

我痛哭流涕,把这几年的所思所想全部诉说给母亲听。"母亲,我确实已经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深影响,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都与过去判若两人。有时我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还算是一个'真正的越南人'。"

母亲听后微微一笑,然后郑重地对我说:"亲爱的,文化是可以融合的,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却是永恒不变的。你无论变成什么样子,在我心里你永远都是我的骨肉。"

"你现在所经历的文化差异,只不过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它并不代表你背弃了自己的根,相反,正是因为有了坚实的文化根基,你才能在异国他乡生存并茁壮成长。"母亲继续说道,"你应该为自己能够包容、融合两种文化而感到骄傲,而不是自卑和怀疑。"

从那之后,我变得自信许多。我不再过多地在意家人的一些闲言碎语,也不再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相反,我开始自豪地向他们诉说在中国的种种经历和体会,毫不避讳地展现自己的一切改变。

弟弟妹妹们听了也纷纷表示钦佩。"姐姐你太厉害了,能将两种文化都融会贯通,我们真为你感到骄傲!"妹妹由衷地说。

就这样,我彻底摆脱了之前的自我怀疑,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文化身份。我既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越南人,同时也是一个包容开放、融合中西的"新越南人"。

我对家人说:"你们看,我虽然生活在中国,但我的根还牢牢地扎在越南这片土地上。我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根,我才能在异国他乡自信地生存和发展。"

"你们不应该觉得我已经'另类'了,我只不过是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融合了一些新的文化元素而已。文化是相通的,它们并不对立,而是可以相互借鉴、相得益彰。"我继续道。

家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父亲说,他为有这样一个有文化自信的女儿感到无比骄傲。

除了文化自信,这次经历也让我体会到了包容和开放的重要性。如果我固步自封、坚持只有一种生活方式,那我就无法融入中国的生活,也无法获得家人的理解和认同。

相反,我选择了包容和开放,主动去学习和接纳中国文化,努力让自己在两种文化中自由穿行。正是这种包容开放的心态,让我得以茁壮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融合体"。

我对家人诚恳地说:"如果我依旧固守着村里的生活方式,对外来文化抱有成见,那我就永远无法在异国他乡立足。正是包容和开放,让我能在中国生活得如鱼得水。"

"你们也应该学会包容和开放,不要对陌生的事物怀有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世界接轨,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希冀地对家人说。

家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他们说会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好好学习和接纳新事物,不做守旧的"井底之蛙"。

就这样,通过这次经历,我不仅重拾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也学会了包容和开放的生活态度。这将是我今后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家里度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和家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融洽了。双方都在努力互相理解对方,消除那些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和偏见。

有一次,弟弟看到我在用筷子吃饭,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姐姐,你为什么非要用筷子吃饭呢?用手抓着吃不是更方便吗?"

我笑着解释说:"在中国,人们都习惯用筷子吃饭,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一种生活的细腻和优雅。你要知道,筷子可不仅仅是一种餐具,它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智慧。"

弟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对这个陌生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继续说道:"不过,用手抓着吃也有它的好处,更加亲切自然。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应该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弟弟被我的话说动了,于是开玩笑地说:"好吧,那我们就这样,你用筷子我用手,看哪个吃得更快!"

我们相视一笑,就这样化解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隔阂。从那以后,家人再也不会对我的一些"另类"习惯指手画脚了,他们开始尝试去理解和包容。

"姐姐,中国人过新年是不是要贴对联、放鞭炮啊?那可太有意思了!"妹妹天真地问道。

家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亲身置身于那熙熙攘攘的新春场景之中。而我自己,也被家人娓娓道来的越南文化所深深吸引。

就这样,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都受益匪浅。我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家人则打开了新的视野,对外来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互相取长补短,达到了一种文化的融合和升华。

有一天,我特意找到了妹妹,向她请教越南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越南的手工艺非常精美,可惜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制作了。我怕以后会失传,所以一定要向你好好学习。"我谦逊地说。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 阅读:1
于春利讲故事

于春利讲故事

于春利讲故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