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又一气势磅礴的诗词书法——王昌龄《从军行》墨迹欣赏

禅书愿悟道 2025-03-30 11:04:49

毛主席的书法作品,有大气的,有儒雅的,有飘逸的,有精致的,不一而足,风格多样,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给。

这里,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毛主席又一气势磅礴的诗词书法。这幅书法墨迹,是毛主席于一九六四年二月四日书写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七言绝句《从军行》。

这幅书法墨迹,是毛主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书法大成之时的成熟作品,令观览者心灵震撼,从中感受到伟人指点江山、气吞万里的豪迈气概。

我们来欣赏、学习一下毛主席这一篇墨宝。

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这首《从军行》,是其《从军行七首》组诗中的第四首,也是名气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一首,曾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

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在书写这首诗时,把此诗的第四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写作“不斩楼兰誓不还”,感觉信心更决绝,气势更上一层楼。

毛主席的这篇书作,观览者一看,一种磅礴宏伟的气势,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来。

开始第一个“青”字,草书法度规范纯正,运笔娴熟,字形结体挺健俊朗,点画果断猷劲,墨色浑厚,充满生机活力。

接着的“海”字,侧锋用笔,飘逸流丽,左边的三点水旁,如树叶飘零,三点形态各异;右边的绞转,细劲灵巧,牵丝带出下面的“长云”两个小字,整列字体大小变化悬殊,对比强烈。

“长云”这两个小字,用笔简省,凝练精悍,深得草法精髓。

第一图后面的几个字,书者放开手脚,挥毫泼墨,刷笔而行,点画暗哑滞涩,写出一种苍劲老辣的韵味。

第二图延续第一图的笔法,不追求点画的精致,信笔而书,或重彩浓墨,或轻描淡写,笔触跳跃,点画飞舞。

第三图第一个“不”字,笔锋挺直,斩钉截铁,一笔长撇画,从右上斜插向左下,锐不可当。中间一个大大的枯笔“兰”字,墨尽笔枯,仿佛看到书者现场刷笔重按的力度。

这幅书作,大气磅礴,恢宏瑰丽,非小情小调可比拟,是毛主席后期雄强书风的又一力作。

0 阅读:2
禅书愿悟道

禅书愿悟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