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能揍陆逊,街亭之战能败张郃,可惜刘备将此人赐死

阳阳说历史 2025-04-23 22:50:14

最近翻三国史料,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刘备称帝后干过一件后悔事:杀了义子刘封。要是这小子还活着,夷陵之战说不定能扛住陆逊,街亭之战也不至于让马谡坑爹,甚至汉室复兴都有盼头。这话咋讲?咱慢慢唠。

先来说说刘封这人,本事其实不小。他本是罗侯寇氏之子,被刘备收为义子时才二十来岁,跟着刘备入蜀作战,那叫一个勇猛。打益州时,他跟张飞、赵云一路攻城略地,立下不少战功;汉中之战后,又奉命跟孟达一起拿下上庸三郡,妥妥的蜀汉新生代猛将。诸葛亮都曾评价他:刚猛,有大将之风。可为啥刘备非要杀他呢?应该跟关羽败亡和孟达反叛有关。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被徐晃击退,退守麦城时,曾派廖化向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结果刘封以:上庸新定,人心不稳为由,拒绝出兵。后来关羽被杀,荆州丢失,刘备痛心疾首,把这笔账算在了刘封头上。更要命的是,刘封跟孟达关系闹僵,抢了孟达的仪仗队,孟达一怒之下写信给刘备,转头就投降了曹魏,还带着魏军反过来打刘封。刘封兵败逃回成都,这下刘备是真火了:丢了荆州,又折了上庸,加上诸葛亮在旁边嘀咕: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担心他威胁刘禅的位子,刘备一咬牙赐死了刘封。

现在回头看历史,刘备这一刀是不是有点砍得太狠了。咱先假设刘封没被杀,看看他能在关键战役里起啥作用。先说夷陵之战:公元221年刘备伐吴,带的都是啥人?冯习、张南这些中层将领,黄忠已经七十多了,马超病重,赵云被留在江州督粮,真正能打的老将没几个。反观东吴,陆逊虽是书生,但手里有朱然、潘璋这些猛将,又是主场作战。如果刘封还活着,刘备大概率会带他去前线,让他当先锋或者都督前部。刘封打仗猛,又有守上庸的经验,说不定还能在猇亭之战中顶住吴军的突袭,至少不会像冯习、张南那样轻易被分割包围。就算陆逊用火攻,刘封临场应变能力比马良、程畿这些文臣强得多了,说不准能带着部队杀出一条活路,不至于让蜀军全线崩溃。

再看街亭之战: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啥非用马谡不可?那是实在是没人可用啊!关羽、张飞、黄忠、马超都没了,魏延要当疑兵出斜谷,吴懿、高翔这些人资历不够,只能硬着头皮用自己的学生马谡。结果马谡纸上谈兵丢了街亭。要是刘封还活着,诸葛亮会不会用他守街亭?我觉得肯定会。刘封有实战经验,又跟曹魏打过几次仗,让他守街亭,至少知道“当道扎营”的重要性。张郃带五万骑兵来攻,刘封就算打不过,也能依托地形死守几天,等诸葛亮主力回援。这样一来,第一次北伐说不定能保住陇右三郡,蜀汉就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

更关键的是,刘封活着能缓解蜀汉的人才断层问题。刘备死后,蜀汉元老派凋零,荆州派青黄不接,益州派又离心离德。刘封作为义子,身份特殊,既能镇住荆州派的年轻将领,又能让益州士族看到刘备集团的延续性。诸葛亮北伐时,他可以当先锋,也能替诸葛亮分担压力,就像曹魏的曹真、东吴的陆逊那样,成为蜀汉的柱石之臣。说不定等刘禅继位,有刘封在,宦官黄皓也不敢嚣张,朝政不至于烂得那么快。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刘备赐死刘封,本质上是为了刘禅的皇位铺路。在权力面前,亲情从来都是牺牲品。但站在蜀汉的角度看,这一刀砍断的不仅是义子的命,更是蜀汉的未来。如果刘封活着,夷陵之战或许不会败得那么惨,街亭或许不会丢得那么窝囊,诸葛亮北伐时或许能多几分底气。只可惜,政治从来都是残酷的,刘备为了儿子的江山,有可能亲手毁掉了改写历史的棋子。或许刘封到死都没有明白,自己的刚猛在义父眼里,竟成了威胁亲儿子的罪名。如果刘备能多给他一次机会,三国的历史会不会不一样?可惜,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0 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