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婆娑,绿意盎然;白墙青瓦,粼波涟漪……走进杏坛镇新联村自建房风貌提升示范项目样板区,光影交错间岭南水乡的韵味油然而生。让人不禁遐想,住在这样的“桃花源”里那份独有的宁静与美好。
示范项目鸟瞰。
1月20日,顺德区杏坛镇新联村自建房风貌提升示范项目样板房落成暨村民认购协议签订仪式在新联村举行,8栋风格各有特色又和谐统一的自建房风貌提升示范项目样板房揭开面纱。8栋样板间的单栋建筑面积约为263-293㎡,单方造价约为2200元,单栋建设成本约为59-64万元,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树立了“经济而美观”的水乡地区建房样本。
自建房风貌提升,画出未来水乡幸福生活模样
作为首批中签获得认购这8栋样板房项目的幸运村民之一,董国平直呼自己太幸运了。“首批有64人次参与认购的村民,仅有8位村民中签。虽然我有商品房,但是更喜欢住在村里,不仅环境好、空气好,也更和谐、舒适。”看着掩映在优美的乡村环境中,犹如风景画一般的新房子,喜笑颜开的董国平接下来打算把首层出租出去做咖啡馆或其他商业类型的项目,自己装修好二三楼自住。
在居住空间融入岭南特色的水乡渔歌。
新联村位于高新区二期核心区域,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具有独特的水乡生态景观资源和特色传统建筑空间肌理,是高新区二期规划生态绿芯,同时也是现代产业园区实现“产城村”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联村固化小区共836户村民,规划面积为16.34公顷。2023年,顺德区启动新联村自建房示范项目,给予3700万元乡村振兴扶持资金。旨在将其建设成为顺德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地区,打造乡村肌理中水乡风格的自建房样板,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自建房风貌提升试点经验。
一米菜园充满生活气息。
新联村自建房示范项目由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以“水、田、林”为设计要素,以“生活、生产、生态”为设计理念,在居住空间融入岭南特色的水乡渔歌,打造桃花源记中“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意境,让每一个走进新联村的人感受到水乡的亲切。
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李凤禹教授率领团队操刀设计了项目的园林景观,他用“水乡范、田园风、实用性、烟火气”几个关键词点出了新联村自建房示范项目未来水乡幸福生活的模样。
总体方案平面图。
规划上,试点从规划布局源头切入进行提升,打破传统兵营式建筑组团布局,通过优化水系路网、灵活建筑组团布局、打造公共空间、融合周边现状肌理等方式,延续新联村原有的空间格局及水乡特色。
风貌上,试点建筑造型生动,屋顶平坡结合,空间尺度亲切,采用符合岭南气候条件的局部架空、露台等元素,选取当地常见的灰顶、灰墙、木色涂料、镂空砖等,整体风貌与水乡环境相协调。
功能上,试点设计团队对顺德民居展开了充分调研,采集新联村民的使用习惯,结合实际情况配置了电梯、采光井、庭院、车库等功能空间,满足不同业主多种形式的功能需求。
领导嘉宾为中签村民颁发中签协议书,并向村民表达美好祝愿。
久久为功做好做实,打造岭南水乡风貌示范区
2023年顺德区提出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自建房提升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加强自建房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面管控,推动顺德区自建房从“有”向“优”转变,从“量”向“质”提升。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局长陈莉表示,自建房提升专项行动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推动久久为功,接下来会进一步提升、做好做实这项工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提供顺德经验。
美好水乡生活的模样具象化。
下一步,为保障建设品质、控制整体造价、规范施工管理、把握工程进度,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将继续采用代建方式推进小区核心区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障设计方案落地成效,打造岭南水乡风貌示范区。
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健荣,杏坛镇委书记、顺德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杨艳生,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局长陈莉,顺德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局长金辉等为8名中签村民颁发中签协议书,并向村民表达了美好祝愿。
编辑: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