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久客还乡的情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抒发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这是一首应制诗,为奉和皇帝旨意而作。诗中对张说巡边的功绩和意义进行了赞扬,同时也展现了国家的军威和边境的形势,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诗人的政治立场。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潇洒坦荡的性情。诗人与袁氏别业的主人并不相识,只是因为喜爱这里的林泉景色而坐下来。他让主人不要为买酒发愁,因为自己囊中有钱,颇有几分豪放不羁的气概。

太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祗。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
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这是一首祭神乐章,具有庄重、肃穆的风格。诗中描述了祭祀的仪式和对神灵的崇敬之情,体现了当时的宗教文化和礼仪制度。
采莲曲
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此诗描写了越州镜湖旁的景色,稽山云雾缭绕,镜水波光粼粼。诗人告诉人们不要以为春天过去百花凋零,在湖中的清流里还有采菱采荷的美景,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寿和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于穆不已,裒对斯臻。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执珽有颙。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这也是一首应制诗,多为歌颂天子的功德和祭祀仪式的庄重。诗中表达了对天子的崇敬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这首诗是贺知章年轻时离别故乡去京城赶考时所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心向远方求取功名的急切心情和对故乡的留恋,以及对亲友的深情,同时也写出了钱塘江畔的优美景色。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
赐宴赋得谟字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同样是应制诗,诗人在诗中对皇帝的圣明和对张说等学士的恩赐进行了赞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当时文人在宫廷文化中的角色和心态。
《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祗俨如在,泰折俟咸亨。
该诗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对道德、诚信的崇尚。诗中强调了柔顺、包容的品德,以及这种品德对万物生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这是一首祭祀时的乐歌,描述了祭祀时的庄重仪式和对神灵的虔诚态度,通过对祭品、音乐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董孝子黯复仇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这首诗讲述了董孝子黯为复仇历经十年辛苦的故事,赞扬了他的孝心和为恩仇而坚持的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念。
答朝士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贺知章在长安时,因南方口音被朝臣嘲笑,他作此诗“回敬”。诗中通过描写家乡的美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同时也委婉地回应了朝臣的嘲笑。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桃李花盛开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文 隐溪书社
素材 中华文学集
图 来源网路及AI生成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