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棉服春节卖爆,年轻人捧红了新款式,商家半年卖600万

电商在线 2024-02-19 10:50:24

不发抖才是真的香。

文/姜雪芬

编辑/郑亚文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加厚棉服特别好卖。陈伟祥说,平时店里一个月能卖出1万多套棉服,这段时间流量翻倍,不到一个月就卖出了2万多套。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陈伟祥生意最忙的时候。一到腊月,纯色加厚棉服就成了店里大爆款,尤其受中老年群体的喜欢,“他们宅在家里穿棉服,把棉服当睡衣穿,外出逛街也穿”。棉服一度成为一些没有暖气的地方的“省服”,湖南、江西、浙江人特别爱穿。

他发现,这两年,年轻人也开始“要温度不要风度了”。甭管是大城市上班的“艾丽丝”,还是写字楼里的“艾瑞克”,回家都得变成“翠花”“二狗子”。

在没有暖气、取暖靠抖的老家,他们穿上长辈们的加厚棉服,不发抖才是真的香。

棉服年年卖爆

天气越冷,棉服越好卖。前段时间,全国各地大降温,下雨又下雪,返乡过年的人,除了购买各种取暖神器,还盯上了保暖棉服。陈伟祥店铺的订单上涨,来下单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专门购买中老年加厚棉服。

别看有些年轻人嘴上嚷着“棉服太丑了不时尚”,但是他们下起单来可痛快了。春节前后,他们不仅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各买一套加厚棉服,还会给自己买一套,这样全家都穿新棉服,既暖和又有过年的氛围感。

陈伟祥的店里,中老年棉服每年冬天都卖得很火爆,春节期间尤其畅销。靠这款产品, “什么也不会做”的他,在电商行业里闯荡了10多年,不仅养活自己,还成功更吸引两个弟弟加入团队,三兄弟合伙创业。

陈伟祥今年33岁,是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从小行动不方便,长大后找工作受阻。10多年前,老家附近的一所高校去往义乌工商学院学习,回来后在学校里推出了电商创业班创新项目,招收学生。想到创业做电商“不用到处走”,坐在电脑前就能赚钱养活自己,陈伟祥果断报名,成为了这所学校第一届电商专业班的学生。

入学不久,他就开了网店,专门卖当地的睡衣。老家附近的普宁是中国著名的睡衣产业带,当地睡衣厂家数量庞大。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厂家会出现压货,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他想把这些货 “放到网上试一下”有没有销路。

那时候他认为,睡衣要想销量好,首先得好看。他每天都到市场上研究年轻人喜欢的颜色、材质、图案,陆续采购了上千款睡衣。早几年网店生意很好做,“基本上挂什么都能卖出去,七八十元一套情侣款睡衣非常受欢迎,一场活动下来能卖出1000多套” 。

卖了4年睡衣,陈伟祥发现一个问题:店里的睡衣适合春、夏、秋季穿,到了冬天几乎没有订单。

为了在冬天也有生意做,他盯上了厚棉服。

棉服也要创新,半年卖出800万元

陈伟祥采购了一批年轻款棉服和少量中老年棉服,前者颜色鲜艳,还带有图案,后者走纯色简约风,售价100多元一套。到了冬天,他发现中老年棉服卖得很快,一个月能卖出上千套。到了年底,天气冷,销量翻倍涨。

他从9月开始卖棉服,一直卖到第二年2月,不到半年卖出约2万套,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中老年追求性价比,不喜欢花里胡哨的装饰,对棉服的要求只有“保暖”。第二年,陈伟祥将纯色中老年棉服作为店内主打款,加大了灰色和紫色棉服的采购量,同时在推广产品上也加大了投入,店铺销售额迎来翻倍增涨。

生意蒸蒸日上,他的两个弟弟看好哥哥的网店,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公司,三兄弟一起研究款式、发货、网店运营。2018年,他们的棉服生意迎来了销量高峰。

乘着电商平台扶持产业带商家之风,以及网友越来越关注产地源头好货,店内的棉服销量飙升,卖出去8万多套,当年销售额突破了600万元。

但好景不长。这之后陈伟祥采取了激进策略,在推广上加大投入,认为在年底销售旺季时能多赚一些。但是受疫情影响,经常发不出去货,1000多个订单要排到到半个月后才能发,春节后他一算,忙活了大半年,“没赚到钱”。

陈伟祥意识到,品质才是打动消费者最重要的因素,推广只是锦上添花。

传统棉服的口袋多是竖着的,考虑到人体习惯插兜习惯,他们和工厂沟通改进设计,将口袋做成斜着的,更方便。有买家反馈父母怕冷,穿着棉服感觉领口直钻风,他们又在棉服领口处加上了毛领。

以前的棉服是长毛绒材质,上了年纪的人不喜欢长毛绒,觉得穿着不好看,于是他们又在材质上加以改进,换成了牛奶绒。

几番改进下,陈伟祥的棉服生意又走上了爬坡路,即便遇到暖冬,一年也能卖出去500多万元。

穿啥样不重要,过节和家人在一起开心

一套棉服售价100多元,比几千元的羽绒服便宜,但是依然有人觉得不值,他们吐槽衣服不好看,如果单纯是为了暖和,市场上也有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棉服。

陈伟祥已经卖了10多年棉服。虽然卖中老年棉服,不用过于关注花里胡哨的外表,但是他对于材质品质有要求。劣质丝棉材质成本低,但是洗过几次后棉服的保暖性会变差,为了做好口碑,他都是采购优质丝绵填充的棉服。

春节期间,店铺流量翻倍,订单也上涨,一天能卖出500多套棉服。看到收到货的买家发来在家里穿着新棉服,和家人一起的照片,他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18岁那年第一次接触电商的场景——他在网店里花10多元买了一包茶叶,但终究没有在线下见面,担心商家收了钱不发货,他选择了“货到付款”。

如今的他已是电商达人,靠开网店兄弟三人在老家盖了一栋5层楼的房子,逢年过节时,家人一起回到老家聚一聚,享受温馨的团聚时光。

这几年,他发现中老年棉服的消费人群里,还多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春节时回到老家,脱下“美丽冻人”的时装,换上了长辈们喜欢的厚棉服、大花袄,看着十分接地气。没有了大城市里的时尚,但是整个人更放松、自在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年穿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穿着和乡亲们一样的棉服,身上暖和,心里也高兴。

0 阅读:25